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78年,斯霞老师在年近70岁,从教51年时,拍摄了我国小学界第一部教学电影《我们爱老师》。那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和极佳的教学效果,受到教育部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下面我们节选其精彩片段,与广大读者共赏,并以此来表达我们对斯霞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2.
《我们爱老师》(第一册)一课要理解的词有“辛勤”、“关心”等。课堂上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 (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教师可带学生到公园参观。) 师:“辛勤”是什么意思? 生:“辛”就是辛苦。 师:那么“勤”呢?  相似文献   

3.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谈到这样一件事情:她读二年级的孙女向她请教:"钊"字怎么组词?斯霞老师就问:课文中是怎么讲的?孙女回答:是"李大钊"的"钊".她略一思索就说:你就组"王大钊"吧.可是孙女还是皱着眉头说:老师要求用"钊"字组三个词呢!"笔者在此暂且不论这啼笑皆非的结果,也不谈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4.
北辛村小学一年级教师韩钰 ,在曲沃实验区小有名气 ,我们教研员约定3月7日去听她一节课 ,不巧下起了小雨。我们依然按时到课。真巧 ,是天意的安排 ,还是韩老师随机应变?她讲的课文是《雨点》。上课了 ,我们和老师、学生同时进入了角色。师 :同学们 ,你们看看外面的天气 ,再看看课本 ,今天我们学哪一篇课文好呢?学生纷纷向外张望 ,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大多数学生说 :老师 ,学《雨点》吧!师巧妙地利用难得的天时 ,把学生引入学习课文的最佳情景之中 ,学生也很机灵 ,他们也知道老师今天可能要讲《雨点》。韩老师不死扣教材顺序 ,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5.
“斯霞老师,您是千千万万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共和国基础教育的见证,是一座教育的富矿,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研究。您和您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崔峦)《我们爱老师》是二十多年前江苏省教育局委托江苏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教学影片。下面,我就撷取几个绝佳的“镜头”,与同行共同来欣赏。镜头一:“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师:“关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生:老师教育我们上课要用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师: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学习。老师还在哪些地方关心你们呢?生:有一次,我把手放在嘴里,斯老师…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请大家伸出手指跟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学生书空。师:(《识字1》是三组描写秋天景物的四字词语,请同学们先试着读一读。读词语之前,谁想提醒大家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覃旦君 《湖北教育》2003,(11):32-33
片段一 师:同学们上学快一年了,到现在为止,教我们班课的老师你们都认识吗? 众生:认识! 师:那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师:下面我要出示一些照片,同学们看清楚了就告诉老师,照片上的人是谁?或者说,这是谁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在全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优质课评选会议上,执教了《对诱惑说"不"》课例。情境再现师:面对生活中这形形色色的不良诱惑,我们用什么办法去拒绝它呢?接下来,让我们进行一次现场采访。教师出示课件:用什么方法对诱惑说"不"?师: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可以向谁展开采访?生:可以向我们的老师展开采访。师:对,通过采访老师,让老师告诉你对诱惑说"不"的方法,好吗?  相似文献   

9.
1978年,斯霞老师在年近70岁,从教51年时,拍摄了我国小学界第一部教学电影《我们爱老师》。那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和极佳的教学效果,受到教育部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下面我们节选其精彩片段,与广大读者共赏,并以此来表达我们对斯霞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0.
师:老师给你们唱一首歌,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以及其中的故事。(师深情地演唱《丁香花》) 生(甲):这首歌叫《丁香花》,讴歌的是一位乡村女教师。她扎根乡村,无私奉献,积劳成疾。她死后,她的学生在她的坟前唱的就是这首歌,并在坟上盖满了丁香花。  相似文献   

11.
饶海峰 《江西教育》2011,(11):35-35
<正>【片段】师:这篇课文有些字是比较难读或难写的。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请你拿出笔,把这些字在书上做好记号。(生准备)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来当当小老师?生:我觉得"剖鱼"的"剖"比较难读。师:这样就是小老师了吗?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的?生:下面我领读,"剖","剖鱼"的"剖"。(其他学生跟读)师:你不抽查一下吗?生(笑):请你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2.
周洁 《小学生》2013,(4):72-72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第一课时的读就是第一读和第二读的问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同时,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心声、文意。怎样的教学才真正使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到位"?我们先来看一位老师执教的《"闪光的金子"》的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诱发情感期待读师:同学们,知道老师叫什么?(徐大娟)怎么知道的?有老师的本家吗?怎么记住"徐"字呢?(学生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3.
案例及问题这是一位老师执教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3课《昼夜交替的解释》课堂教学片段:(学生观看太阳东升西落的动画。)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清晨太阳升起,傍晚太阳落下。师:太阳清晨从东边升起、傍晚又从西边落下的现象,我们叫它昼夜交替现象。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稍一迟疑间,已有几位学生在下边抢嘴:"地球自转"。老师点一位举手的学生回答。)生:是地球自转引起的。师:还有其他观点吗?  相似文献   

14.
师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板书)“话题作文” ,大家一起读一遍。生 :(齐读)师 :你们读了这个题目之后有什么疑问?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我们过去的作文有什么区别?话题作文怎样写……评析】话题作文是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作文形式 ,教者首先激疑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 :什么是话题作文呢?大家一起学习几篇文章。生朗读第一篇文章 :《会说话的眼睛》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会说话的眼睛》 ;谢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生朗读第二篇文章 :《她真像妈妈》)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  相似文献   

15.
(师生问好后,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冯骥才"三个大字。)师:认识冯骥才吗?他是《珍珠鸟》这篇文章的作者,当代著名作家,这是冯骥才的照片和介绍。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珍珠鸟,同时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提问。有问就会有答,有答则应有评。因为答问有对、有错、有不完整、不严密、不充分等不同情况,所以评价也应有所不同。由于答案的预定性和答问内容的不可预测性,答问评价有时便成了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有时甚至是整体素质的自然而真实的展现。本文以斯霞老师《我们爱老师》(小学一年级)一课中“祖国”一词的教学为例,分析一下其中所包含的答问评价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孙建锋 《云南教育》2003,(28):16-1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的教与学,需要在理论的天空中打雷,更需要在实践的田野里落雨。让我们走进实践、走进学生,共同分享他们的个性化阅读。[案例一](《群鸟学艺》)师:如果说《群鸟学艺》中的凤凰是一位老师,群鸟是她的学生,那么,凤凰是一位好老师吗?她的学生呢?请大家仔细默读课文,从课文中读出你的想法来。十分钟以后,大家交流各自的看法,好吗?(同学们仔细地默读,认真地批注,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写下了异彩纷呈的读书体会。)师:请自由发表自己的读书体会,让大家共同分享,好吗?生1:凤凰是一位好老师。表现在她…  相似文献   

18.
让我们走进张敏老师《北京的春节》一课,看"文学如何滋养孩子们的童年"。首先,张老师选择了一个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小学语文教材中老舍的作品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以人教版为例,就有7篇之多。编者为什么如此偏爱老  相似文献   

19.
教坛新秀     
《小学青年教师》2009,(1):F0002-F0002
主要业绩 江苏省语文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玄武区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中队辅导员。《我们爱老师》《白鹭》两节课分别获得第七届、第九届江苏省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月光启蒙》一课获2008年南京市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詹天佑》《桂花雨》等课拍摄了教学录像,《九寨沟》《珍珠鸟》《白鹭》等多篇教学设计获奖,有十余篇论文获省、市级奖或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20.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栏目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看,因为看《动物世界》能学到很多知识。老师这儿有一段《动物世界》的片断,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视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