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在大众传媒中基本上是一种正面、阳光、崇高的形象,为广大社会成员高度认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等隐喻都在诠释着教师形象的伟大,这种具有"圣化"色彩的教师形象往往使我们对教师产生一种片面的理解,"高""大""全"成为他们的标签。然而,近年来,我们开始怀疑、质问、迷茫,关于教育行业的负面报道逐渐增多:教师强奸学生、校长桃色事件、乱收费、乱摊派、招生黑幕、教师殴打学生……以至于一旦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报道,我都怀疑新闻工作者们是否有渎职的嫌疑。教师的形象已经从神坛走到了人间。  相似文献   

2.
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常常听人们把教师誉为"红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抑或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隔30年,当我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16年之后,恍然发现教师形象不知何时已经褪去了光环。如今在人们眼里,教师只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别的职业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近年,媒体上屡屡能看到体罚或骚扰学生,招生考试中营私舞弊,收礼或有偿补课,地震中独自逃命等颠覆师表形象的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3.
冯佳菊 《青海教育》2011,(11):23-23
不管是何种教育,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认为首先应该注意自身的修养,这里所谓的修养,就是指自己的形象。这个形象问题包括"出面""出口"和"出手"。这是最直接、最经常地影响着学生的三个方面。所谓的"出面"就是指仪表、神态、举止。  相似文献   

4.
"教师""团队""成长"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因为团队而获得成长,二是团队因为教师的成长而获得不断提升,教师与教师,团队与教师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一个团队好比是一个森林,每一位教师就是森林里的每一种植物,把自然界的"共生效应"运用到团队管理中,幼儿园才会成为充满生机的绿色森林氧吧。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的感情表达"声""形""神"是组织教学的一个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声""形""神"的效能,使其起到潜移默化和引导指令的作用。一、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声""声"指的是教师的语言声调,甚至包括非语言的哨声、掌声。  相似文献   

6.
朱永新提出教师专业发展"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1]的确,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读书应成为教师生活的必需,但教师并非都能体悟读书之内蕴,我们需要追问读书的几个问题:教师在坚持读书吗?教师怎样才会坚持读书?教师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该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工作态度常常是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心智模式的反映。真正热爱教育的教师,必定热爱生活,必定开放、宽容,必定具有专注、创新、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因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治标的办法解决本质问题。"十不准""责任状""八条规定"都只是帮助我们澄清底线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不会读书、不会思考、不会表达等种种问题。教师如何应对?紧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自创"藕断丝连""蜻蜓点水""鹦鹉学舌""添油加酱"四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静心""静气",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又是为学生做表率;学生的"静思""静听""静神"既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又是一种智慧与灵性的体现。语文教学不应一味追求场面热闹,而要在"动静相宜"中达成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会偶见"超常生",常见"学困生",也会遭遇"问题生"。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这是提高我们自身能力、发展我们自己的极好机会,是谓"三生有幸"。一、如何对待"超常生""超常生"是指天资聪颖、智力超群的学生。据专家统计,智力超常者只占人口总数的1%~2%,所以学生人群中"超常生"为数不多。孟子曾经说过:"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相似文献   

11.
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我的第一感觉是:教育,该站起来了!教育该如何站起来?须有健硕的灵魂。何为教育的灵魂?吴非告诉我们,其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有一群愿意"做真正的教师""做会思考有思想的教师""做伟大的老师"的教师;二是有一群有"怀疑精神"、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听""说""读"的不断重视,"写"——笔头英语,特别是写作,却被忽视,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头疼难题。在平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会精心组织大量的"听""说""读"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林介平 《考试周刊》2011,(24):29-30
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均说明了早在古代,人们就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如今,当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发生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面对教育教学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应该对当前的“教学反思”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能列出很多。然而,归根到底,无外"德"才"二字。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才为师之本,德为师之魂。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好教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风范、精湛的教育艺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近年来,重庆市深入开展"树优良师德师风、做人民满意教师"活动,精心组织"感动重庆十佳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对山村教育倾注满腔热忱的曹瑾、让山里娃放飞梦想的刘红廷等一大批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这一新理念的提出,给了学习主体——学生更多的发现、探究的机会。那么,如何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呢?我们认为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  相似文献   

16.
"草根化"的教育科研,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是一种本着"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问题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师自觉化、个性化的教学研究。农村学校教育科研主体的"草根化"。开展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必然需要投身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然而,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成才之路》2011,(28):50-50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对学生"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我认为"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王克坚 《上海教育》2011,(14):41-41
教师对课标的把握是一个感知、理解、内化、升华的渐进过程,因此在不同的阶段我们提出了不同的研究主题,帮助教师厘清"学什么""怎么学。"研究"学什么"。由于教师对课标的认识还一知半解,如何帮助教师进一步厘清教学目标是内化课标的关键所在。我们组织教师解读课程标准,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来理解内涵,并达成共识:我们的教学既要夯实基础,更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既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和方法,更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其间研究的东西很多,  相似文献   

19.
转型课堂的特征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为主"。这三句话是从概念上来讲的。从宝山区"追求学生表述、研讨和提问的课堂"的实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以学定教"是讲教师教的活动的出发点,"先学后教"是讲教和学的先后顺序,"以学为主"是从时间上来描述学的重要性。这三句话对转型课堂的概括非常准确精要,对帮助老师们理解转型课堂的内涵和特征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20.
王秀文 《成才之路》2011,(3):93-I002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是对各个学习环节和内容的一种引导,更是让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一、忌含糊应对,重真情激励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言,过去我们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为单一,或以笼统的"很好!"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回答;或以"你说错了!""不对,谁来说?"这类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