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教育领域中,女性领导以其特有的性别特征、情感方式、心理素质、自身品质,使她们在工作上具有男性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男性领导无法替代的作用,凸显了女校长特有的领导魅力:具有更细的观察力、更浓的亲和力、更强的凝聚力、更大的感召力。当然,女校长在发挥  相似文献   

2.
朱俊 《教育》2013,(12):26-27
在中国,中学女性校长,在儒家思想濡染下的现实环境中,要承担着比男性校长更多的困难和压力,需要面对更多的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因而工作的难度往往更大;所以,更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才能将女性独特的形象、特有的优势带到学校管理活动和工作需要中去,从而成为一名成功的女性领导。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女性聚集,园长大多为女性,女性管理女性。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有一定难度。我认为女园长要做好领导工作,首先要善于知己,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扬长避短,这是女园长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般地说,女性具有温柔、机敏、热情、善解人意等特征,这使她们容易体察到下属的各种心情和变化,能够体谅下属,关心他人。她们的专制主义思想少,暴躁脾气少,善于听取部下的意见,这些是很多男性所不及的。但是,女性的感情既丰富又脆弱,常常会在闲言碎语和责难面前沉沦、退却。这就要注意培养自己具…  相似文献   

4.
张莉莉  郑新蓉 《中国教师》2011,(5):12-14,26
《世界经理人》杂志曾于2007年发布《女性领导力调查》报告,其中显示性别对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大,即女性和男性同样拥有成为卓越领导者的才能。但是当我们将视线投向边远的山区,投向少数民族地区,投向贫困地区的时候,这一调查的结论似乎显得有些苍白,在那里女性仍然是弱势群体,女性领导仍然极度缺乏,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女校长、女性中层领导更是凤毛麟角。什么是制约她们发展的桎梏,怎样帮助她们发展自我,如何使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以及在以女性为主要力量的教育界如何使之发挥天然的优势,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成人教育中,对于女性学员,我们要因势利导,既让她们看到学习中的不利因素,更要让她们看到自身的学习优势,这对于提高女性成人学员学习效益和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女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现代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女性领导越发的干练、独立和果敢,大有与男性领导并驾齐驱的趋势。然而,她们在享受光环与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释放与管理自身的压力,已经成为现代女性领导工作和生活之外的第三大人生课题。因此,探讨现代女性领导的压力管理对于改善其生存状态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女性领导艺术是指女性领导在领导活动各个环节中的领导技能技巧和领导风格,它属于方法论范畴。相对男性领导而言,她们的领导行为显示出性别优势、双性化转变、角色冲突平衡的特殊性,并使女性领导艺术具有鲜明的非权力影响力色彩。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一批德才兼备的女性领导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她们以自已特有的优势及崭新的领导风格被教职工所认同、接受。但是,作为女性,要想成优秀的、高品位的领导干部,必须艰苦炼,不仅要进一步加强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创造健康、和谐的思想氛围,而且还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全方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领导风格。  相似文献   

9.
非营利组织在妇女反贫困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较男性更易陷于贫困,她们通常是贫困中的最贫困者,因此,推动妇女反贫困十分必要。由于政府在妇女反贫困实践中有着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就需要非营利组织利用特有的优势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士性“走上社会”到“回归家庭”,士性在家庭和社会之间面对双重的压力,在家庭和社会之间女性究竞会选择何去何从呢?本文通过自编问卷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试图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对于女性角色的认知状态和角色期望,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探讨在女性关于自身未来发展中男性期望还是女性自身期望更能左右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文化观的碰撞历史是妇女的血泪,现实是妇女的迷惘。而知识女性,因为产生了觉醒意识,更感受到现实的残酷。她们试图于荆棘丛中探出妇女解放的路来。为此她们忧虑,她们恐惧,她们产生种种理想的幻觉,这就是她们的“精神黑洞”(任菀《寻找“自己的天空”》)。妇女们的优秀群体知识女性的先锋─—当代女性作家试图剖析并打开“精神黑洞”。女性作家们在经过“鞭挞男性”、“蔑视男性”、“关怀男性”再到“寻找社会病根”的探寻历程后,把目光放到了女性自身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上。传统文化把女性定位在从属于婚姻契约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女性又面临新的人生困境。她们在获得事业的成功时,作为一个女人自然而然的简单的幸福却难以实现。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知识女性面临双重压力,从而比男性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以至于心力交瘁。为此,要改变社会对女性的价值认知,改变传统的家庭模式,同时也要求广大知识女性改变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13.
刻在教坛上的脚印──记丰镇市顺城街小学校长贺秀珍子宜贺秀珍,像我见过的许多中小学女校长、女教师一样.精明强干、快嘴快舌,走起路来疾步如风,阐说某个事理时又那样地不厌其烦,娓娓道来。她把女性的某些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们像料理经营一个家庭那样料理着一...  相似文献   

14.
一说起“女校长”,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将她们想象成“女强人”的样子:不苟言笑,雷厉风行。于是敬而畏之,畏而远之。的确,她们是女性中的强人。她们不只是一校之长,有的还是省、市人大代表、劳动模范、特级教师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尽管身上有着许许多多耀眼的光环,但还是遮不住她们与生俱来的亲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师范教育的实际需要,女性班主任在班主任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女性班主任在工作中以细心和耐心,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由此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班主任,但是她们的心理较男性更敏感、脆弱、情绪化,所以在面对生活、工作的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矛盾、困惑时,更容易表现出心理失衡。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寻找合适的调适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对女性班主任而言,既是对自己的关爱,也是对工作的负责。  相似文献   

16.
论女性心理与柔性化领导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柔性化领导方式成为适应现代领导实践要求的领导方式,而女性领导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女性领导比男性领导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较强的协调能力、较高的忍耐力和责任感,善于进行共情式领导,刚柔相济,能够以柔克刚。女性领导要有效地实施柔性化领导,就要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重视调控组织成员的情绪情感;加强人际沟通与协调,团结合作;提高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贺慧 《湖南教育》2009,(3):36-37
最近的一篇报道说:“过去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目前相当多学校的女性教职工人数已占到80%。在教育管理领域,女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女教师,现在各地的女校长也占有了相当的比重。女校长与教育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女校长越多,对我们的教育来说,是好事也是幸事。女校长的工作如何?她们的困惑在哪里?该如何改进和提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我们祝愿。众多女校长生成的教育风景线。会更加靓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当今高校女校长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女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领导观、方圆兼容的领导艺术和正确的自我观,并在高校的领导工作中注重发挥女校长的优势和规避特点中的不足,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从"男性化"看1918年后英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国,女性开始要求获得跟男性一样的平等对待."男性化"一词很好地概括了当时女性的行为:她们开始在各个方面学习男性,要求享有男性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她们要求走出家庭,参与到男人的社交中去.在二三十年代,她们的呼声在社会的诸多方面得到了显现:女权运动迎来了新的高潮,违背传统审美的"摩登女郎"走上街头,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也昭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这一期间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变化,构成了那个时代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学女校长多,她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女校长在工作、生活中也遇到了很多不顺心的事,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女校长的心理障碍1.自认为女校长不如男校长。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女不如男",不少女校长也受此影响,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男校长,进而限制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感觉难以适应工作,甘当别人的助手。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要与方方面面打交道,要与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