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心意六合拳内称“守洞尘技”或“守洞老技”,属于内家拳。是取鸡、熊、猴、鹰、马、鹞、燕、龙、虎、蛇十种动物形态演变而成的拳法。特点是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身成六式(鸡腿、熊膀,龙身、鹰捉、虎抱头、雷声)与内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相结合,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合一,是专门研究技击之拳术,所以心意拳择徒谨慎、门规森严,历代能得到真传者极少。  相似文献   

2.
马雷石 《精武》2006,(4):28-29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雷声,必须在前五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的基础上,以身法的高度统一、贯为一气为总体法则,可打通人体经脉,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在心意的作用下,丹田滚动鼓荡于肺,震之于喉, 发之于口而成雷声。心意门内,闻声可知其内外五行顺否,丹田内劲充  相似文献   

3.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鹰捉,必须在鸡腿、龙身、熊膀的基础上,方可盘出鹰捉之内劲。因鸡腿为使下三节贯穿一气,龙身、熊膀为使中节贯穿。下、中节劲贯穿,方可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鹰捉之内劲来。如单独盘练鹰捉,则如无源之水。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可见鹰捉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心意六合刀     
朱伯伦 《武当》2012,(9):25-28
心意六合刀传统套路,由河南著名心意六合拳名家、漯河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漯河心意六合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李洳波先生所传。笔者多次与李洳波先生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共同认为,这套传统刀术套路确属心意门内之刀术。无论步法身法和刀法均未脱离"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六形(式)合一"以及"把把不离鹰捉,步步不离鸡腿"南派心意六合拳的性征和特点。正如李洳波先生所说:"朴实无华,简单易学。"笔者刍荛之见,该套刀虽然具备历来刀术的劈  相似文献   

5.
《精武》2006,(3):20-21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鹰捉,必须在鸡腿、龙身、熊膀的基础上,方可盘出鹰捉之内劲。因鸡腿为使下三节贯穿一气、龙身、熊膀为使中节贯穿。下、中节劲贯穿,方可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鹰捉之内劲来。如单独盘练鹰捉,则如无源之水。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可见鹰捉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心意六合门的六艺之五虎抱头,为心拳身法总体法则之一。头可领全身之劲,鸡腿、龙身、熊膀、鹰捉必须在虎抱头的领起全身之劲,才能发出心拳的整体内劲。拳经云:头颅起枕骨,讲的是在盘艺时,必须脑后枕骨上起方可领起全身之劲。但起不是僵硬的起,拳经云:软脖颈,身如碑,三  相似文献   

7.
马雷石 《精武》2005,(12):19-21
心意六合拳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是用来练内外三合及浑身六面(上下、前后、左右)整体内劲的,始终贯穿于心意六合拳的每一把艺中。不明六艺,就无法盘出心意拳的整体爆发劲来,盘会十大真形、四把捶、十二大势也只是做做体操而已。六艺在此拳法中非常重要。六艺中每一艺以“十字手”起势,而以按把、虎扑、雷声收势,下不赘述。  相似文献   

8.
心意六合拳在盘艺时必须做到以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六艺为身法,使内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相合,上下贯为一气,取自然界中鸡、熊、鹰、龙、虎、蛇、马、燕、鹞、猴等十种动物的灵性及本能,心意诚于中,肢体行于外,以心意指挥行动,行动  相似文献   

9.
十大真形是心意六合拳的典型之作,是取龙、虎、鹰、鹞、燕、猴、马、蛇、猫、鸡十种动物的灵性与本能,象其形而取其意,立法为拳。重在取其内在的劲意,万不可取其外行而成拳,如是那心意六合拳的十大真形的真字内涵全失。《水氏家传武术谱》日:拳有十大真形,龙、虎、鹰、鹞、燕、猴、马、蛇、猫、鸡。说法:龙有搜骨之法,虎有纵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九、"心意" 心意六合拳以枪法化拳法,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作身法,取世间十种动物之灵性与本能和十二大势八身作为训练手段,以心意为宗旨,以六合为基本要求,称六合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取义,完善了拳学体系,参赞天地化育,融入随心所欲变化无方的心意之理,遂名曰心意六合拳.  相似文献   

11.
心意六合拳身法六艺之六——雷声,是心意六合门的独特身法。通过心意的作用,内五行紧密结合外五行,在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内外五行配合下高度集中,统一协调,顺成一气,丹田滚动,鼓荡于肺,震之于喉,从口中喷出而成雷声。雷声是六艺身法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朱伯伦 《武当》2006,(11):3-7
顾名思义,“十大真形连环剑”来自于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演绎衍化。其行剑运走、劲意劲力变化,除具备心意六合拳的“六形(式)合一”(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勇猛剽悍等共性,同时亦具备着“短兵之帅”———剑之劈撩点刺、挑挂云带、旋拧洗格等异征。演练时,剑  相似文献   

13.
马雷石 《精武》2007,(5):7-9
心意六合拳的八样身法必须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为基础,在盘出内外相合及上下、前后、左右浑身六面整体内劲的基础上,方可盘练变化的八样中节身法——身型是定形的,但身法是变化的,如手“型”、步“型”是定型的外型,而手法、步法是活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朱伯伦 《武当》2014,(1):29-31
四门八打是以十大形实战动作为基础的套路,它起落跌宕,舒卷大方,非常精简干练。同时突出了心意六合拳"六形(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合一"以及"六艺[恨天无把(塌无意)、恨地无环(地翻天)、曲断中节、拉锚断绳、翻弓断弦、勒马停风]之劲意"。风格上较完整地保留了姬龙峰所传拳法的原风原貌,古朴苍道,拳法简捷精粹,博大雄浑,不尚花架,  相似文献   

15.
马雷石  李昌 《精武》2005,(11):22-23
心意六合拳是由明末山西平阳府蒲州(蒲东)诸冯(今山西运城市永济县尊村)人氏姬际可(字龙峰)祖师,以枪法化拳法,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作身法,取世间诸动物之灵性与本能,创出的一种内外兼修的内家拳。  相似文献   

16.
买建军 《精武》2009,(6):43-43
以六合为法,以模仿动物龙、虎、熊、鸡、蛇、猴、马、鹞、猫、燕的形态和捕食及搏击动作为基础,以心之发动为意,意之所向为拳的心意六合拳,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心意六合拳名家买西山老师学习心意六合拳,至今仍感到心意六合拳是一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优秀拳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生命的追求,习武健身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时尚。如何才能习练好心意六合拳呢?本人就多年习练心意六合拳的经历和感受,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鸡腿、龙身、熊膀之力,从下向上合为一个整体力,而心意六合门的六艺之鹰捉则是手的上三节梢节发出的关键。拳经云:鹰有捉拿之精,起如虎扑,落如鹰捉物,手落似佛眉是也,踩者如置物足下是也,脚落如石碾物,即是落如鹰捉是也。发作要鹰捉勇猛,起手如闪电,打人如迅雷,鹰捉燕,鹞钻林,狮搏兔。起手三心相对,不动如书生,动之如龙虎。起手如箭钻,  相似文献   

18.
形意拳前身曾叫“六合拳”和“心意六合拳”,但本文所介绍的“六合拳”乃不同于上述,这里所说的“六合拳”乃尚云祥先生独创且亲传于我父李文彬的“六合拳”。尚云祥先生说:形意是先有拳而后有器械,有何拳套路,就有何器械套路。先生晚年教我父及其女尚之蓉老师练“六合”刀棍等器械时,就先教了这趟“六合拳”。这套“六合拳”较难练,它突出双手握拳,用小臂作斧刃发劈劲,是“似斧属金”的真正劈拳(现流传把俯掌发的所谓劈劲的“鹰捉”叫劈拳是错误的)。正因为这个劈拳不用肩、肘、手关节发劲打人,而用肘、手之间的小臂发劲,击法上就有独到之处,它已超出了“七拳”。此外,还有进步劈、退步劈和回身劈,其应用价值也就越高。这趟拳只有十一式,虽动作少,  相似文献   

19.
八极拳是广为流传的优秀传统拳术,它以雄健暴猛的风格和挨、崩、挤、靠的贴身技击特点而著称于世。拳名八极者,乃取拳中八大招之出手起脚无所不用其极也。行拳必内存八意,外具八形,劲发八面。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也;八形者:即龙、虎、熊、猴、燕、犬、鹰、鹑也;八面者:八方也。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外具八形始堪进退,应敌身体中正,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稳重厚实健立而搏人。八  相似文献   

20.
陈同林  高飞  磊石 《武当》2000,(5):18-20
心意六合拳以六艺为本,熊膀乃其中实用秘技之一。熊膀在心意六合拳中是功法之意,就是要促使两膀下垂,两肘沉裹。膀是人体三节之中梢节之根本。心意六合拳中上三节根节中取意熊膀。拳谱云:“熊有战斗之精,熊膀发劲有千钧之力,其掌势不可挡。”雄壮有力的双膀挥之可将石碑撞碎,其意甚威,雄健威猛,又有提膀护喉,依肘护肋之顾法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