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星 《儿童音乐》2024,(1):65-66+69
<正>一、歌曲创作背景《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儿童歌曲。孙涛作词,富林作曲。“阿凡提”是新疆维吾尔族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是尊称而非人名,意为“老师”或“有知识的人”,是智慧、欢乐的化身,代表着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正义感,所以,小朋友从小就励志成为少年阿凡提。“阿凡提的故事”是出色的民间创作故事之一,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民间艺术形象”之列。  相似文献   

2.
从维吾尔族"蓝提盘"原意看,"蓝提盘"在维语中意指笑话.维吾尔族通常把"阿凡提的故事"称为"阿凡提蓝提盘",在维吾尔族中一提到"蓝提盘",大家都知道这是指阿凡提笑话.从民间文学的分类看,可分三类民间故事、民间诗歌、民间曲艺和戏曲.笑话属民间故事之列,笑话是民间故事中一种短小的饱含讽刺幽默意味的体裁.从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看,称"阿凡提笑话"比称"阿凡提故事"更准确、更合理、更科学.  相似文献   

3.
阿凡提故事形式短小,结构单纯,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其幽默与讽刺是最主要的艺术特征。(一)探究阿凡提故事的幽默与讽刺,首先需要搞清楚这两个词的概念。对于“幽默”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这是一个音译的外来词,是二十年代林语堂从英语 Humor(或 Humour)一词翻译过来的。这个词在英语词典中含义比较广泛,有滑稽、谐谑、有趣;(天生的)脾气;(一时的)兴致、心情、心向等意思。我国《辞海》中对“幽默”的解释是:“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方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人们一般把英国人的解释作为广义的幽默,我国的解释作为狭义的幽默。不管是哪一  相似文献   

4.
种金子     
在阿凡提的故事中,有一则叫做《种金子》。这个故事说: 阿凡提借来几两金子,坐在沙滩上细细地筛了起来。皇帝打猎从这里经过,看见阿凡提的举动很奇怪,便问阿凡提在干什么。“陛下,我正在种金子哩!”皇帝听了十分惊奇,又问道:“种了金子后会有收成吗?”阿凡提说:“会的,到了大礼拜的时候,就可以来割,把长出来的金子收回来。”皇帝听后就眼红了。他连忙陪着笑脸跟阿凡提商量合伙种金子:  相似文献   

5.
<正>幽默,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品,人们因幽默而欢跃,如果我们的生活缺少幽默,生活就会死板,就会干巴巴,没有生机。民主主义思想家列宁曾经说过,幽默是一种健康优美的品质,有幽默的地方,就会充满乐观活跃的气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幽默语言则会让学生乐于接受数学知识,能够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疲劳感,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愉悦的感觉。因此,怎样在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6.
从前,新疆有个阿凡提,他机智过人,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阿凡提常骑着毛驴帮人家干活儿。他一边干活儿,一边给大伙儿讲故事、说笑话。他说的笑话呀,大多是讽刺国王的,常常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忘记了疲劳。 国王听说阿凡提骂他,非常生气,于是就派人把阿凡提抓来,关进大牢,准备定个罪名杀掉他。不过,国王自以为是,他听说阿凡提很...  相似文献   

7.
在《智慧的葫芦——阿凡提的故事》中,阿凡提是一个没有失误的正面喜剧英雄。这是一个善于同国王交往并勇于代表民意揭露国王贪酷的人物。作品常用的喜剧手法是反常比较法、反转法、引申法,以此来结构自己的喜剧故事。幽默诙谐的语言是阿凡提故事成功的奥秘之一。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模糊语义现象甚为普遍,本文以深受人们喜爱的维吾尔族传奇人物阿凡提为对象,通过对《阿凡提故事大全》中模糊词的分析,力图阐述模糊词在语义表达上所起到的意想不到的作用,并探讨模糊词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陈铁 《家教指南》2003,(5):63-63
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家长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方法一:故事法对年龄较小又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是非常喜欢的,会使孩子从声情并茂中了解情节,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读书的欲望。如:小芳上小学四年级了,就是不爱看书,他妈妈就采取了每天晚上给她讲一个阿凡提的故事的方法。这样讲了两周后,小芳一到晚上就要妈妈给她讲故事,这时她妈妈就拿出一本阿凡提的故事书,对小芳说:“我讲的故事全在这书里,里面精彩的故事多得很呢。你要想知道…  相似文献   

10.
林革 《初中生》2002,(34):30-31
在民间故事中,阿凡提是聪明和机智的象征,阿凡提智斗巴依财主的许多传说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阿凡提利用有理数乘方的知识智斗巴依财主的故事,颇有意味,  相似文献   

11.
季丽清 《河北教育》2002,(12):30-30
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虽然“双基”扎实,但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的现象。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之,我们也要利用学过的知识去服务于生活,让数学与生活拉上钩。教师应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复习多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阿凡提赶羊”的故事:巴依老爷吩咐阿凡提把新买的羊赶进围墙外一个长8米,宽4米的长方形羊圈,可它面积太小,怎么办呢?阿凡提很聪明,一分钱也没有花,利用原有材料改了一下,面积就变大了,羊也赶了进去。你们动脑筋想想他是怎…  相似文献   

12.
美国民间幽默故事艺术技巧初谈张明美国人对幽默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幽默故事。这种幽默故事的特点是结构松散,离题跑辙,具有口语化风格民间幽默。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在《如何讲故事》一文中曾指出:“故事有多种,可最难讲的只一种──幽默的故事。幽默故事(theh...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模糊语义现象甚为普遍,本文以深受人们喜爱的维吾尔族传奇人物阿凡提为对象,通过对《阿凡提故事大全》中模糊词的分析,力图阐述模糊词在语义表达上所起到的意想不到的作用,并探讨模糊词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推荐者的话     
在人们看来,生活是实的,而故事往往是虚的。一般来说,虚和假有相似之处。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总离不开故事呢?读了这篇《走进故事》,我豁然明白了许多。原来,故事与生活同样重要,它能弥补生活,同时也能改变生活。而且,我还感到,故事是生活的一部分,倘如没有故事,那我们的生活将是不堪设想的。只有把故事和生活融为一体,我们的人生才会虚实相生,五彩缤纷。当然,故事虽然是虚假的,但它的内核必须是真实的,只有这样的故事才能与生活相融推荐者的话@宋万芳$湖北保康县店垭镇榔榆沟学校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人皆知阿凡提非常聪明,但是国王却很不服气,他很想为难阿凡提,使阿凡提出洋相.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池塘里的水是多少桶吗?"阿凡提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如果桶跟池塘一样大,那么就只有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的一半大,那么就有两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十分之一大,那么就有十桶水……"国王听后不得不说:"阿凡提,你果真很聪明!"  相似文献   

16.
孙立春 《家教世界》2013,(12):272-273
幽默在我们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可以消除人们内心的疲惫和生活的烦恼。幽默的形式有好多种,通常人们会通过电视或网络看一些小品、相声或者搞笑视频来获取幽默的来源,这也是最常见的幽默方式—言语幽默。然而,现在有许多学者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始分析幽默的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此,本文也尝试这从关联的角度来分析小品《相亲2》言语幽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与读书     
生活离不开幽默 ,如果没有幽默 ,生活将会多么枯涩和乏味 !在繁忙和紧张的工作之余 ,我特别喜欢看幽默小品 ,听幽默相声 ,疲劳藉此以消除 ,烦恼因之而化解。我也特别喜欢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 ,听他们讲几个幽默段子 ,简直就是难得的精神享受。尤其是那些体现人类高雅意趣和空灵智慧的幽默文学作品 ,读起来更是有一种“炎夏时节 ,凉风拂面”的快感 !近日读书 ,不少文章已经淡忘 ,有两个幽默故事却深深地印入脑海之中。其一是讲有一次郭沫若问漫画家廖冰兄 :“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 ,自称为兄呢 ?”站在一旁的画家王琦代为解释 :“其妹名冰 ,…  相似文献   

18.
每当听过一堂好课 ,人们往往会说 :“这堂课真有味道 ,听起来真过隐 !”看来 ,课上得是否有味道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笔者认为 ,政治课要上得有“味道” ,就得灵活运用幽默语言 ,使教学充满趣味 ;就得巧妙地运用情感熏陶 ,使教学饱含情味 ;就得切忌全盘授予 ,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使教学具有韵味。一、课要上得充满趣味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 ,课堂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 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 ,从中得出结论 :学生最喜欢有幽默感的老师。如果政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也能巧妙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 ,就能使教…  相似文献   

19.
(一)问:看了《阿凡提的故事》和有关阿凡提的电影后,我们都感到阿凡提是一个聪明、勇敢的人。在历史上真的有阿凡提这个人吗? 答:阿凡提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原名叫霍加·纳斯列丁,也叫纳斯列丁·阿凡提。阿凡提和霍加都是称号,就是“先生”或“老师”的意思。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他生于一二○八年,死于一二八四年,在土耳其生活了七十六年。他当过伊斯兰清真寺主特公众礼拜的领拜人,是个神学家。阿凡提死后葬在土耳其的阿尔谢希尔城,直到现在,他的坟墓还在。  相似文献   

20.
分羊     
从前有个农民,他有17只羊。临终前,他要把羊分给三个儿子。他说:“长子得12,次子得13,三子得19,不许把羊杀死分。”三个儿子分配不开了,便去请教阿凡提。聪明的阿凡提牵着一只羊,来到农民家,羊就变成18只了。于是长子分12,得9只;次子分13,得6只,三子分19,得2只。三个人一共分去17只,剩下的一只羊阿凡提又牵回去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它不仅在民间流传,在今天数学天地里也占有一席之地。人们在解这类题时,常采用“借一还一法”。其实,像这类题不运用“借一还一法”也能解出答案。首先将这几个分数相加通分,若分子之和等于老人临终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