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大陆为中心,围绕一省或数省的一些经濟圈正在形成或將要形成,主要有八個区域: 一、“广东一港澳经济圈”。其輪廓已日漸清晰。香港已經進入同華南地區一體化的過程。該經濟圈擴大一些,可以將海南、廣西、新加坡包含在内,成為“南海經濟圈”。二、“福建一臺灣經濟圈”。由於海峽兩岸經貿往來日益擴大,這個經濟圈已經初步盛開,迅速成長,它其實是在特殊條件下的國內區域性經濟圖。三、由以上兩經濟圈融合,組成一個更大的經濟圈。包括廣東、福建、臺灣、香港、澳門、廣西、海南、新加坡在内,有人稱為“中國經濟圈”,或  相似文献   

2.
近年來,關於港、澳、臺灣和中國大陸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在這些地區的學術界不時泛起熱烈討論,港、臺舆大陸的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關於中國人經濟圍的主張,諸如“中國人共同體”、“中國圈”、“大中華共同體”、“中國經濟圈”、“亞洲華人共同市場”、“中國經濟協作系統”等構想紛紛出現。引起了三地官、產、學界的共同關注。 關於大中華經濟圈等類似構想,何以近幾年成為港、臺與大陸學界的熱門話題呢? 進入80年代後,世界經濟發展格局中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集團化趋勢加  相似文献   

3.
漫谈沙漠     
世界上沙漠的總面積,要佔到整個陸地的十五分之一,這是一個多麽龐大的面積啊!在亞洲有着世界上第二大沙漠的中亞細亞沙漠。它是以我國新疆的羅布泊爲中心,西面起自蘇聯的裏海,東面經過新疆到達青海,東北包括蒙古,横貫了中亞有三千二百餘公里之多。它的整個區域是在一個  相似文献   

4.
專利權利要求中採用參數範圍限定技術特徵是較為普遍的現象。本文認爲,依據限定方式和作用的不同,應當將參數範圍區分為個體性參數範圍和整體性參數範圍。個體性參數範圍中的每一個參數都可以獨立產生技術效果,可以單獨地限定一個實施例;而整體性參數範圍內的個體參數不能獨立產生技術效果,參數範圍內的參數集合整體上限定一個技術特徵。區分個體性參數範圍和整體性參數範圍關係到新穎性和創造性的評價。由於對參數範圍不作區分,現行《審查指南》中涉及參數範圍的權利要求的新穎性和創造性的規定不適用整體性參數範圍的情形。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來,隨著亞太經濟的崛起,世界經濟增長中心已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條件下,沿海已初步形成五個城市帶區域,即京津塘、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膠東半島、遼東半岛城市帶。這些城市帶中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已經從作為地區和國家經濟、商貿、金融、科技、文化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開始向着國際化城市的功能轉變。可以预見,随着這五個城市帶的發展,2l世紀必將在我國沿海形成大國際城市帶的新格局。然而,目前這一初具規模的大國際城市帶在閩東南地區卻却出現斷層,這不懂將使  相似文献   

6.
我們先講第一個問題,全國森林是如何分佈的? 如果按照森林集中的區域來分,可以分為六個區: 第一是東北森林區。這個區域包括東北各省,主要的有鴨綠江、圖們江、松花江、牡丹江、拉林河等流域,以及大小興安嶺。拿東北森林的貯蓄量來說,幾乎佔全國三分之二,而且東北地区水陸運輸  相似文献   

7.
一、歷史的退却 戰後,美國在亞洲保持和擴張勢力的努力曾幾次遇到挫折,因而出現了幾次明顯的退却。頭次是1949年中國革命的勝利,以及接下來的侵朝戰争的失敗;第二次是70年代初侵越戰争的失敗;第三次是70代末伊朗革命,美國影響被逐出伊朗。除了這些明顯的政治、軍事上的退却以外,還有一種範圍更廣的經濟上的退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亞洲各國遭受嚴重破壞,經濟有待復興。美國趁此機會,憑借戰争中大為膨脹的經濟實力向亞洲國家  相似文献   

8.
伴隨中國經濟建設的每一次高潮和發展,我國文化都曾出現過相應的建設高潮。這種經濟舆文化的交互影響,既反映了人類文化的自身規律,同時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之必然。今天,處於世紀之交的中國人民,正以昂揚的斗志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體制到意識形態都處在轉軌的過程之中,它必然給我們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帶來巨大深刻的變化。而文化觀念的轉變、更新;文化環境的建設;文化價值的評,包括文化本身的現代化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成為熱門話題。很顯然,市場經濟建設必須要有一個舆之相適應的文化環境,不然,經濟建設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健康  相似文献   

9.
平原省     
平原省是一個新建的省區,位於黄河下流的兩岸,是劃出舊河南省的北部,河北省的南部和山東省的西部而建立的。它處在冀、魯、豫、晉四省之間,是四省往來的要衝。省區的形狀約略成為三角形,其四周的境界,大致是西依太行山脈,東接運河和其相連續的湖泊,遙与山東丘陵地相接,南以黃河及舊的魯豫省界為界,這些大致都有天然的界線,但是在北面則和河北省成為一連續的平原。由於這一地區位於華北大平原的中樞,在歷史上常  相似文献   

10.
中國的專利制度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它的建立和發展對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技術創新以及企業積極加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中國《專利法》經過1992年和2000年兩次修改,擴大了專利權的保護範圍,提高了專利權的保護水平,使之與世界貿易組織下的丁RIPS協議的要求相一致,為中國最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相似文献   

11.
我們的國家在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三年來順利地完成了經濟的恢復与改造,經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等偉大的政治運動,基本上肅清了舊社會的污毒,掃清了建設道路上的障礙,今天,即將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這個建設將從根本土改變我們國家的面貌,徹底清除歷史上留下來的貧困和落後,使我們成為一個富强繁榮和先進的國家,引導我們走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會上,在15國領導人共同見证下,各國貿易部長簽署了RCEP協定。這標誌着當前世界上人□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潜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啓航。  相似文献   

13.
專利權是無形財產權,作為一項民事權利,其與有形財產權相比具有顯著的差異。有形財產權的客體是看得見、摸得到的財產,其保護範圍是確定的。而專利權屬於智力成果權,是無形的,這就需要法律對其保護範圍予以界定。對此,我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對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範圍作出了明文規定。然而,在司法實踐中,不同的人對法律規定仍會存有不同的理解與認識。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就  相似文献   

14.
改革以來所有制結構變動是我國國民經濟最重要和最深刻的變化之一。這一變化的主綫是國有經濟比重迅速下降和多種經濟成份并存格局的形成。以工業為例,1978—1993年在工業總產值中,國有工業比重由77.6%下降到43.1%,集體工業比重由22.4%上升到38.4%,個體私營經濟和其他經濟類型從無到有,1993年二者比重分别為8.3%和10.2%。  相似文献   

15.
我強大的人民解放軍,繼解放海南島的偉大勝利以后,又於五月十七日,渡海解放了舟山羣島。舟山羣島羅列於杭州灣口,南起六横島,北迄大戢山,大小島嶼兩百多個,總面積一千五百五十四平方公里。全島居民有四十多萬人。內中以舟山島為最大,其次為岱山、衢山、長塗山、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山、六横島等。舟山羣島的解放,重要性是很大的,我們現在就它的經濟、航海和海防三方面來談一談。 [一]經濟方面:舟山羣島是我国最大的漁場。我国海岸以杭州灣為天然的分野,以南為岩岸,以北為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學為了纪念五四,曾於五月五、六、七日由理學院和工學院各系舉辦了科學展覽會,招待人民解放軍、郊區農民和附近工人、學生、市民參觀,向工農兵大众介紹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識,幫助他們了解自然规律,掌握生產鬥爭的知識;更好地担負起今后經濟建设的主要任務。化學系的展览內容,主要是關於空氣、水和糧食的一些基本知識,他們还编了說明书,現在發表在這里,以便在全國範圍內傳播。  相似文献   

17.
“厦門特區增創新優勢”科技月談會於1994年6月28日晚在厦門賓館舉行,出席中國未來研究會國際經濟委員會成立大會的部分專家、學者出席了月談會,省委常委、厦門市委書記石兆彬、省人大副主仟洪華生、省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瑞堯、厦門市副市長何立峰等到會聽取專家意見並講了話。月談會山省科協,書記處書記鄭永欽主持。2日下午和30日晚上專家們繼續座談。國家體改委原副主任童大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開放所带來的這場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結構性大轉型中,民營高科技企業無疑充當了某種誘發性晶核的作用。的確,圍繞着民營高科技企業的出現與迅速發展,我國的科技體制與經濟體制發生了急劇而深刻的變化。今天,在中國改革進入一個以企業改革為核心的新階段後,一些發達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學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從來沒有像它今天這樣的重大。羅馬尼亞人民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所作的巨大的創造性的努力,需要有嚴格的科學基礎。科學繼續不斷的發展,在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保證技術上的進步,以及從多方面發展國家文化——所有這些都成了社會主義建設客觀上的需要。 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秩序的建立為科學與  相似文献   

20.
埃及是阿拉伯聯盟(包括伊拉克、沙特阿拉伯、敍利亞、黎巴嫩、也門)各國中最大的一個,是非洲的一個古國,是一個熱帶國家。它的面積有一百萬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九百萬,其中百分之九十信奉回教。它位置在非洲的東北角(包括亞洲的西奈半島),正好是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交接點上。埃及南部的蘇丹地區,原來亦是埃及的領土,可是在英帝國主義壓力下,於一八九九年由埃、英兩國簽訂了協定,由兩國共管。埃及境內的蘇彝士運河,長一百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