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科技的内涵及其服务于实践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科技是体育科学和体育技术的总称。体育科学是揭示体育领域内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体育技术是改变或控制环境的手段或活动,体育科技应用于实践是由多角色综合努力、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体育科学研究、体育技术发明创新、体育实践应用是体育科技服务于运动的实践的途径。当前存在的重要问题是:体育科学研究不够深入,体育技术发明创新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2.
崔春山  金昱  慕宝贵 《体育世界》2012,(12):117-118
竞技体育.生活体育.学校体育是21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主要内容的话,学校体育和生活体育的连接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体育和生活体育的相互连接会增加并扩散中国体育人口和体育市场,这会更加丰富多彩的确保中国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并完善中国的竞技体育,生活体育,学校体育.因此本研究利用学校体育和生活体育的概念采探索并摸索学校体育和生活体育的连接可能性并提高中国体育的量和质,同时为相互连接提供理论性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解读体育空间的概念,归纳体育空间的特点,划分体育空间的类型。认为:体育空间借助物质呈现,通过时间界定,遵循心理轨迹,分为学校体育空间、职团体育空间、社区体育空间、娱乐体育空间、休闲体育空间、康复体育空间、实体体育空间、体育心理空间、体育实践空间、体育经验空间等几种形式。整体上表现出新旧体育空间的更迭、多重体育空间的重构与融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当前体育电视化的弊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视体育传播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将体育及其文化等内容制作为电视体育作品,即体育消息、体育评论、体育专题、体育竞赛现场直播或实况转播、体育纪录片等,把现实体育转化为电视媒体文本的过程就是体育的电视化。体育的电视化拉近了现代人与体育的距离,改变了现代人与体育的关系。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弊端,如电视转播特权支配体育、体育暴力得到渲染、盲目追求娱乐化、破坏了体育传播的平衡、扭曲大众的体育观等。  相似文献   

5.
换一个角度看学校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教师、班级主任或学校领导往往把体育与教学对立起来,认为体育影响教学质量,体育尖子影响升学率,因而不愿组织体育活动,不准体育尖子参加体育竞赛。笔者分管体育工作五年,就此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体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体育教学既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所以学校体育也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是衡量学校工作的标准之一,离开体育工作或体育工作抓得不好,学校工作就不全面、不正常。不重视体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也长足的进步,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体育纠纷。体育纠纷,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以及解决与体育相关的各种事务中,各种体育活动主体之间发生的,以体育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体育纠纷从法律性质来分,分为体育民事纠纷、体育行政纠纷、体育刑事纠  相似文献   

7.
李欣 《四川体育科学》2022,(1):22-26+30
为使我国通过学生体育消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服务产品而促进学生体育参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整理并分析发达国家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特征,找出发达国家学生体育参与发展过程中促进学生体育消费的优势所在,以此对我国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提出建议。发达国家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优势:政府对学生体育消费的财政投入扶持学生体育消费;多元化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吸引学生体育消费;学校体育联盟赛事活动促进学生体育消费;职业体育赛事推动学生体育消费;家庭体育带动学生体育消费。建议:加强政策建设、财政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加强学校在学生体育消费中的空间打造;加强体育赛事活动的消费价值;注重家庭体育文化建设,提高学生体育消费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辽宁体育科技》为全国公开发行的体育科研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以科技为先导,宣传省内外体育科研成果,提供国内外最新体育科技信息;同时,也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广泛进行体育学术交流的园地。它是体育系统各级领导、体育工作者、教练员、运幼员、体育教师、科研人员及关心支持体育肓事业的各界人士的良师益友。其栏目设有:探索与争鸣、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基础科学、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教练园地等。  相似文献   

9.
民俗体育是指在体育中能够体现某一民俗活动功能和文化意蕴的体育。民间体育是在民众中开展的、非官方的体育。传统体育是指人类历史上已创造并衍传至今,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民族体育是反映和承载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为民众共同享用的民族整体的体育文化。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关系错综复杂,民间体育包含民俗体育,传统体育包含民俗体育,而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与民族体育以及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交叉、重叠。  相似文献   

10.
体育艺术化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典云 《体育学刊》2011,18(2):37-40
体育艺术化不是将体育转变为艺术,而是实现体育价值多元化,强化其审美价值。体育艺术化的具体途径包括体育表层的艺术化、本体层的艺术化和内核层的艺术化。体育融合艺术丰富了体育的表现形式,充实了体育的文化内涵,是体育表层的艺术化;在发现体育美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规则等手段创造和强化体育美,排除破坏体育美的因素是体育本体的艺术化;体育艺术的创作是体育内核层的艺术化,体育艺术的创作是使稍纵即逝的体育美成为永恒的艺术美,拓展了体育美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0,(2):I0001-I0002
说明:博士生招生人数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我校博士研究生考试初试科目只提供科目大纲,不另指定参考书目。2001体育基本理论与体育社会学体育理论: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简史(欧美国家体育发展史、中国体育发展史);体育的构成要素;体育的社会设置;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体育功能;体育的基本领域;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文化;体育社会热点问题与体育治理;体育工作;体育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思考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关系。研究发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起巩固和加强作用,是学校体育的延续,二者可在终身体育体系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大力发展社会体育,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统一在“生涯体育”的体系中,重视“生涯体育环境”的充实完善,注重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我国现阶段应从发展“终身体育”的高度,重视“终身体育环境”的充实完善,重视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努力发展社会体育。  相似文献   

14.
竞技体育在成就"中国崛起"的同时陷入了发展困境,竞技体育的转型发展呼唤竞技体育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公共服务是竞技体育的应有之义。竞技体育精彩赛事、竞技体育场馆设施、竞技体育精神理念和竞技体育明星效应是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体现,竞技体育从资源垄断、体育管理、计划体育、精英体育向资源共享、体育治理、市场体育、群众体育进行转型发展是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价值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徐烨  罗仁光  朱琳 《体育科技》2012,(4):141-146
对贵州省黔西南州体育中考概况、体育中考的社会认知度、体育中考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认为,体育中考政策促进了黔西南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的发展,但由于近两年体育中考成绩以等级制方式呈现,体育中考对学校体育促进作用十分有限。最后,提出改革对策,为进一步完善体育中考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论体育美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体育美育界定的理论基础上,阐述了体育美育的功能,并认为体育美育功能具有多元性。进而指出:体育美不仅是一种体育的价值追求,更有实践的可能性;倡导体育美育既是体育科学与哲学的需要,更是我国体育现代化实践的必然要求;体育美的三种主要形态是讨论体育美育实践问题的依据。因此,加强体育美育的研究对于当代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美体育慈善事业比较研究,借鉴美国体育慈善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国体育慈善工作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发展我国体育慈善的对策。结论:中国体育慈善意识薄弱;体育慈善资源整合不足;体育慈善品牌建设缺乏;体育慈善基金的双重管理;体育慈善组织过度行政化;体育慈善相关法规政策滞后等。建议:培育体育慈善意识,塑造体育慈善文化;加强体育慈善组织制度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度;健全体育慈善组织募捐机制,增强募捐能力;健全体育慈善相关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态体育、体育可持续发展、体育生态、体育环境、体育生态文明和学校体育等方面,对体育现象的生态性进行论述,为体育生态的深入研究提高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考察少数民族村落的体育非正式制度,探究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机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筹划规则、体育参与资格、体育礼仪规范、体育动作规则、体育器具规范、体育服饰规范、体育禁忌、体育奖惩规则等。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目标价值有:约束体育行为,维护公正公平;规范动作程式,固化体育内涵;追怀祖先圣贤,祭祀本土神灵。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借助民间组织权威和社会舆论等软控制手段,规范村民的体育行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机理:生存环境的变化是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环境变化引起体育生活方式的改变,继而引起体育价值观的改变,最终引导体育非正式制度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变迁。  相似文献   

20.
向静 《体育世界》2014,(2):43-44
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播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主要途径,在大力弘扬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体育强国概念被提出。体育强国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与社会体育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体育强国与社会体育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推进体育强国在推进文化改革、社会繁荣和国家发展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慎重将体育强国与体育精神、体育文化融合起来,以社会体育为基础推动体育强国,以体育强国为动力发展社会体育,努力将我们体育大国迈向世界体育强国的愿望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