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资本账户开放主要指资本账户各项目下货币可自由兑换,也包括一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对外开放,但并不等于取消所有资本账户管制。随着我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全面加速,加速资本账户开放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可以借助自贸区内资本账户自由化改革试点,分阶段、有步骤地培育资本市场工具、放松资本账户交易管制,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等各项金融制度改革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逐步实现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和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资本账户开放主要指资本账户各项目下货币可自由兑换,也包括一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对外开放,但并不等于取消所有资本账户管制。随着我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全面加速,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已成为大势所趋。对此,我国可以借助自贸区内资本账户自由化改革试点,分阶段、有步骤地培育资本市场工具,放松资本账户交易管制,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等各项金融制度改革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和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资本账户开放过程,是一个逐渐放松资本管制,允许居民与非居民持有跨境资产及从事跨境资产交易,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过程,但又不是完全放任跨境资本的自由兑换与流动,而是一种有管理的资本兑换与流动。资本账户开放一方面有利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不同国家(地区)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动因不同。本文从加速并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融入金融全球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推进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出发,通过评价我国金融安全的形势,从资本的非法流入和流出、隐性不良资产、从业人员的素质、入世对我国金融安全的挑战、资本账户的开放、国际游资、金融装备、金融法制建设、金融监管等九个方面指出了我国金融安全的不足;从而提出了通过深化改革、审慎开放、严格监管来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三大措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有关资本账户自由化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经验研究充满着争议。但从中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资本账户自由化增长效应存在国别差异,金融发展与制度质量等基础性因素是导致差异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自由化也对金融发展和制度建设具有促进作用。这对我们的启示是,我国既要重视资本账户开放的制度前提,也要注意利用其开放对制度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政府应妥善协调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关系,积极渐进地推动资本账户自由化。  相似文献   

6.
电力市场环境下,市场参与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风险,电力金融产品是各市场主体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本文指出了电力金融产品市场应包括股票、债券等长期资本市场和期货、期权等短期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分析了电力远期、电力期货、电力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作用及其不足,指出了我国电力资本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开放中的资本账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研究货币危机的博弈论分析框架(Metz模型)的修正,可探讨本币升值与开放中资本账户管理之关系.研究表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资本账户开放度越高则本币升值压力越大,反之升值压力则越小;当资本账户开放度不变时,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则本币升值压力越小,反之升值压力则越大.这一结论相当程度决定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我国资本账户管理的基本原则:(1)拟维持资本账户开放度不变时,应加快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步伐;(2)拟稳步提高资本账户开放度时,应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关于资本流动、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管理措施;(3)尽快建立起有效的东亚汇率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资本账户的开放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风险。资本账户自由化危及到金融系统的稳定;资本账户开放为国际投机资本打开了方便之门;国际投机资本妨碍东道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风险资本的大量流入和流出极大地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我国作为经济大国。积极稳妥的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资本账户的可自由兑换。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了资本账户自由化的风险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成基金表示,一系列加强中港两地合作的政策一方面是从香港地区经济利益出发,增加香港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敞口,稳定香港金融局势,增强香港金融环境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推进内地的资本市场开放,通过香港市场打通境内外融资、投资等各项渠道,将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自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迄今已经17年。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问题,理论界的观点有较大分歧,主要表现在"是否应该加速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具备了相关条件以及开放之后的风险能否控制"等方面。该文分析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现状,提出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是大势所趋,资本项目开放不等于门户洞开,要认真比较资本项目中的各子项目开放的利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资本项目开放次序,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控制风险手段,进行宏观审慎管理,从而有效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风险,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深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运用SVAR模型,选取2008-2019年期间以股价和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和我国银行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利率市场化、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且对资产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冲击作用;此外,以股价和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利率市场化、资产价格两方面提出建议:增强商业银行定价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资本市场监控,建立有效监控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自由化需要各方成熟条件的配合,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的完全放开和人民币汇率已达均衡水平是人民币自由化的必要条件。但从目前我国金融制度的设计来看,上述条件还未完备,首先利率市场化尚在逐步的推进之中,作为利率市场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存贷款利率的完全放开还有待时日;资本的账户开放尚在政策的考量之中,其次政策的出台还需兼顾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配合。这就决定了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应该是一个渐行渐进的缓慢过程,否则过快的政策决定会招致更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与自由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 ,中国的资本市场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必然会产生泡沫经济、汇率的大幅度波动及投机盛行 ,进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因此 ,加快金融防范体系的建设 :一是要重构金融市场的微观基础 ;二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三是实行灵活的管制措施 ;四是积极推进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如英、美、日等国利率制度经历了由自由到管制,再到自由的漫长过程,反映了资源配置方式的变迁。本从理论上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途径的三个基本结论:培养真正的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企业;提高政府利用利率调控金融市场的能力;实现利率市场化要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包括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健全的金融资产价格体系、完善的国内银行组织体系、健全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等。与此同时,将会面临如下风险,包括短期资本流动风险、货币替代与资本外逃风险、金融危机的传染风险、丧失货币政策自主性风险、银行体系脆弱性风险等。在分析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以及所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对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有重要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基础,并不是货币主义、哈耶克学派和弗莱堡学派的简单相加,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基础是一个体系,它由一般基础,具体根据和技术基础三个层次构成,在一个层次的理论中,无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处于核心的地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论证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而几个具体理论根据则论证了管制的不合理性,分析金融学则解决了自由化过程中金融商品的价格决定难题。  相似文献   

17.
资本账户自由化进程中的资本管制不同于未开放资本账户前的资本管制。开放资本账户后的资本管制主要适应国际与国内金融形势的变化,减慢国际资本快速流动与突然性逆转对本国金融体系的冲击,防止本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和防范他国金融危机对本国的传染。适应性资本管制强调金融监管当局根据国内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监管方式,以适应资本账户开放的新情况。适应性资本管制主要是通过市场手段,力求在不损害资本流动效率的前提下,减缓资本流出入的剧烈波动对本国货币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金价格双轨制传导效应不显著的实证结论,着重分析资金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的相关因素。提出加快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内在联系、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应对措施;提出正确对待双轨制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方式、动态把握两种资金价格转换时机的改革策略;提出引人不受利率管制的新的金融产品、充分监管、建立市场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现存的房地产金融体制,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是防止房价大起大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根本出路。改革措施应该包括:引进先进的融资工具和模式;发展稳定的金融市场;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房价;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加强房地产金融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