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前言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相似文献   

2.
梁鹏 《教书育人》2008,(4):32-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最能突显《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中考考试说明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  相似文献   

3.
《教育艺术》2020,(4):F0003-F0003
《语文导报》原名《作文导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703/(F),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师范大学主办,是面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及学生家长的语文教辅读物。内容广泛涉及语文学习各个方面,定位明确,栏目丰富,适合中小学语文课内辅助和课外学习之用。《语文导报》共七个版,分别为《语文导报·小低版》《语文导报·小中版》《语文导报·小高版》《语文导报·初中版》《语文导报·中考版》《语文导报·高中版》《语文导报·教师版》。《语文导报·小低版》小学一、二年级专用,针对学生特点量身定做,配合统编教材设计栏目,以鼓励学生"爱说乐写"为原则,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写话的能力,引导学生会观察、重感悟、爱表达,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活思维。主要栏目有课文一点通、字词句运用、蒙童"识大家"、科普童话、缤纷童诗等。  相似文献   

4.
高三的语文备考,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努力构建高三大语文观,在课堂中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并开创探究式、研究性的学习.这样就能打破高三沉闷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兴趣,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王华 《河北教育》2007,(7):32-34
A案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相似文献   

6.
俞丽冰 《考试周刊》2012,(83):37-37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慢慢感受、领悟;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读说为主线,组织各项训练活动。因此,真正的阅读教学是要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7.
自读课文作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设计游记类自读课文教学时,应明确其编排的价值,探寻其教学策略,梳理其内在隐含的知识体系,挖掘其丰富多元的语文要素,真正将自主阅读落到实处,体现自主发展,以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中发挥自读课文教学的作用,真正实现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童趣》教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理念:与生活接轨,提高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注重开辟与文本相关的语文资源,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动,人格得以感化。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贯穿其间、渗透其中的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真正认识“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确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观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2.
马赞 《中国教师》2013,(19):17-19
《中国教师》:语文是一门文科,在大家的印象中,学好语文可能主要依靠多读、多背、多写。课标中提出语文教育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您是如何引导中小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黄宗耀 《云南教育》2008,(10):14-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这里的“自主语文实践活动”,也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其语文学习潜能,激发其语义学习兴趣,培养其语文学习的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片面认为课堂上只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便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便成为课堂的主人,加之课前预列指导不到位,课堂上组织教学义缺乏动态的调控能力,导致语文自主学习误入歧途。笔者对语文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辨析,同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矫正策略,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14.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思想的理论依据。所以,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一线语文教师要通过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来给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以确保学生在自主求知、独立思考探究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促使学生在完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获得健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和要求。同时,《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了学生自主、合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呢?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学的《太阳》一课可以让我们得到不少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沈维芳 《双语学习》2007,(8M):74-7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课题。我们课题组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构建了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本人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掀起了新一轮有目标、有计划的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到底有多少新的理念和新的提法,课程专家、语文教师纷纷撰文写书加以解读、讨论。纵观《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认为“课标”倡导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平等对话、现代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八大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