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正真空三极管在电子工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它是谁发明的吗?它是美国科学家德福雷斯特发明的。德福雷斯特于1873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他父亲是一名教师,对他非常严格,可小德福雷斯特学习成绩一般,表现平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发明无线电的马可尼,并向马可尼请教了一些无线电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1 科学背景 射电天文学利用射电望远镜在无线电波段"观察"天体.传统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3个主要部分——反射面、接收机和指向装置.来自太空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极其微弱.70年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还翻不动一页书.阅读宇宙边缘的信息需要大口径望远镜,由于自重和风载引起的形变,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只能做到100米.  相似文献   

3.
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费雷思特在研究真空二级管的时候,随意放进了一根悬空的金属丝,和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都不接在一起.他发现,在这第三个电极上,很小的电压变化会引起阳极电流的大幅度涨落.他干脆把这种新的器件称为“真空三极管”.  相似文献   

4.
目前无线电监测技术己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无线电监测技术中包括信号调制识别和定位。信号调制识别和参数估计的基本任务是在多信号环境和有噪声干扰的条件下确定出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和其信号参数,从而为进一步分析和处理信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调制通信系统及软件无线电的飞速发展使得信号调制自动识别成为通信等多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结合信号调制自动识别的现状,对几种典型的自动识别方武给予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某主动型雷达空空导弹中制导采用无线电修正+惯性制导,采用的无线电修正信号,也称为射频信号,飞机系统除设置了无线电修正信号空间辐射通道外,还设置了无线电修正信号检查通道,它主要是完成机载雷达与导弹无线电设备频率的对准,协调信道编码、信息加密等算法的对准。射频信号在导弹完成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为了保证飞机装备部队后,能够对无线电修正信息通道进行外场检查和定期维护,提出了定量测试某型导弹射无线电修正信号通道的原理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频无线电信号在海洋的传播与接收问题,本文基于Fresnel反射原理,建立了海洋表面高频无线电信号传播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在海洋表面海浪的不同湍急程度下,陆地一点发出的低于MUF的多跳高频无线电在海洋表面与电离层之间的最大跳数。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考虑生活中实际船体与信号源的通讯问题,基于上述情况生成船与信号的通讯模型。该模型对高频无线电信号在海洋环境中的传播问题以及实际生活中海上船体对陆地高频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和通讯问题的优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蜀新  彭子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70-673,688,689
1科学背景 射电天文学利用射电望远镜在无线电波段“观察”天体。传统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3个主要部分——反射面、接收机和指向装置。来自太空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极其微弱,70年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还翻不动一页书。阅读宇宙边缘的信息需要大口径望远镜,由于自重和风载引起的形变.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只能做到100米。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初,人们在发明了传送电码信息的无线电报之后,又发明了传送语音的无线电话.继而人们想到:无线电既然能传送语音,那么它应该也能传送音乐.1906年,美国的费森登教授在一次无线电通信实验时,在世界上首次用调制的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附近许多无线电通信电台都接收到了信号.但普通公众不可能拥有无线电台,要真正实现无线电广播,还需要一种普通公众都能拥有的、专门用于收听声音信号的无线电接收机,即收音机.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初,人们在发明了传送电码信息的无线电报之后,又发明了传送语音的无线电话.继而人们想到:无线电既然能传送语音,那么它应该也能传送音乐. 1906年,美国的费森登教授在一次无线电通信实验时,在世界上首次用调制的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附近许多无线电通信电台都接收到了信号.但普通公众不可能拥有无线电台,要真正实现无线电广播,还需要一种普通公众都能拥有的、专门用于收听声音信号的无线电接收机,即收音机.  相似文献   

11.
章勇 《知识窗》2012,(8X):18-19
<正>一、三极管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内容及学习意义如图1所示,三极管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电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把电流放大转换成电压放大,即对交流信号电压起放大与倒相的作用。它是三极管构成模拟电路的一个典型应用,是电子技术基础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理解并掌握这一原理,是学习和运用晶体管电路及电子技术的入门。  相似文献   

12.
短波发射机是一种能够发射短波无线电信号的设备,主要的用途是电报、电话、低速数据通信以及广播等领域。一般的我们所说的短波发射机其主要的作用就是进行相互之间的通信,在短波发射机上接入JCZ5高压真空接触器能够实现对电器的自动化控制。本文就从JCZ5高压真空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入手,对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仔细的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解决措施,确保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可靠和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于无线电弱信号检测的算法有线性和非线性算法两类,但是其都存在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叠加抗噪的无线电弱信号检测模型。首先对含噪无线电信号进行时域叠加后取平均,以抵消部分噪声,然后对上述去噪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并利用分组的方式进行频域叠加操作,最后用前部分数据对未知的后续数据进行线性预测,以提高弱信号检测的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能有效的提取含噪无线电信号中的弱信号,且相比较随机共振法而言,具有较高的弱信号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朱高峰 《学会》2003,(11):20-21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从 19世纪西方开始的 ,它的历史也就是一百多年。从通信技术来讲 ,19世纪上半叶发明了电报 ,到 19世纪下半叶发明了电话 ,开始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到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有了无线电。 2 0世纪上半叶在发达国家普及了电话 ,到了 2 0世纪下半叶开始有了程控电话交换机 ,有了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应该说通信技术在当代的信息技术里边是发展的比较早的 ,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六七十年的历史了。与此同时 ,发明了无线电以后 ,有了无线电广播 ,到 2 0世纪的上半叶发明了电视 ,后来又有了彩色电视 ,2 0世纪下半叶又发…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人类在寻找地外文明的过程中,仍把注意力集中到外星人所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上。然而,除了无线电信号外,外星文明还有哪些活动能让人类捕捉它们的蛛丝马迹?科学家们做了大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超宽带(UWB)信号发射、接收预处理电路的实现方法,天线阵把各辐射单元的部分信号在空间相干叠加的可能性与天线冲击的超宽带无线电探测脉冲形成器的优点结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二次大战后,半导体科学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1947年巴丁(Bardeen)等几位科学家发明了第一个晶体三级管,发明时的晶体三级管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但是它确实有三极管的功能。1966年第一台由半导体晶体管组成的计算机其功能,远远不如我们现在花几块钱就能够买到的仅具有加减乘除功能的计算器。但是,由于发明了三极管,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大规模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18.
英国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充气球,能够堵往需要修理的管道,当球进入管道随着液体或气体流到需要的部位后,按照无线电信号打开压缩气钢瓶的阀门,球就会充气膨胀到直径等于管道直径为止,从而把管道死死堵住,发出另一个信号气体就会从球中自动放出,从而使石油或气体重新流动。这种充气球塞在英国北海油田水下管道中已试用成功。公司技术经理说,这种无线电信号是保密的。迄今为止,人们认为在钢铁管道中不能通过无线电信号,而我们试验成功了。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在各种信息技术中信息的传输及通信起着支撑作用.而对于信息的传输,数字通信已成为重要手段.因此信号的调制方式也由模拟方式持续,广泛地向数字方式转化.本文根据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信号的数字调制方式的一种--最小移频键控(MSK)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实现MSK调制与解调的方法以及研究和分析了最小移频键控(MSK)的工作原理.通过计算最小移频键控信号的单边功率谱密度函数,并将它与常见的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信号的单边功率谱函数进行比较,得出了最小移频键控在功率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并简单介绍了MSK仿真.  相似文献   

20.
马尔腾·施密特(1929~)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无线电天文学家无法确认来源的无线电波一直在不断增多。人们孜孜不倦地审视地球上最大的反射望远镜所得到的摄像底片,希望从中发现星体或星系的踪迹。1960年,托马斯·马修斯和阿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