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与乡镇学校学业成就的差异是教育均衡的衡量指标之一。基于东部J市S区17所初中学校4747名七年级学生的数据,探究城乡初中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对学业成就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城市学生的学业成就、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均显著优于乡镇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正向显著作用于学业成就,对乡镇学生的影响更大;外部学习动机负向作用于学生学业成就,对城市学生的影响显著,对乡镇学生的影响不显著;自信心对城乡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相对均衡。统筹教育资源配置、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正确养育观念和建立学业预警机制是促进城乡初中生学业成就均衡发展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随机整体分层抽样的300名农村初中生为被试,采用学业成就归因(MMCS)量表和中文版考试焦虑量表(TAI)进行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考试焦虑的问卷调查,探讨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特点、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倾向于内归因,存在性别及年级间的差异。(2)当前初中生考试焦虑状况良好,年级差异显著。(3)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的相关。为引导初中生合理归因、保持适宜考试焦虑,提出相应的教育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251名四~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元认知、学习动机鸟数学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元认知、学习动机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其中元认知中的监测、调整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元认知与学习动机总体相关显著。元认知与数学学业成就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与数学学业成就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元认知中的计划、监测、调节与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监测与学习动机相关最高;元认知中的监测对学习动机、数学学业成就存在显著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初中生数学焦虑,发现:(1)初中生数学焦虑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2)初中生数学焦虑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从得分趋势来看,女生数学焦虑略高于男生.(3)不同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数学焦虑存在显著的差异,高数学学业成就初中生的数学焦虑显著低于中、低等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中等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显著低于低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  相似文献   

5.
借助考试焦虑量表,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索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目标量表,探讨考试焦虑潜在类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学生考试焦虑存在明显的分组特征,可划分为低考试焦虑组、中考试焦虑组、高考试焦虑组3类;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考试焦虑,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容易滋生考试焦虑;社会支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负向预测中考试焦虑组和高考试焦虑组,成就目标正向预测中考试焦虑组和高考试焦虑组。可通过营造平等互助的和谐家庭氛围、引导学生表达与排解消极情绪、树立指向素养发展的成就目标等方式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5,(12):53-58
采用低学业成就的实验组、高学业成就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方式,文章考察了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n=69)与对照组(n=74)前测结果差异显著,后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差量之间有显著差异,中、低学业成就学生前后测差异显著——这说明参考微课程设计要素设计的微课程是改善数学学业成就的有效手段,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7.
智力与性格因素影响小学生学业成就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心理测量量表对294名小学生的智力与性格因素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作了相关分析、差异检验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小学生的学业成就既与其智力水平具有显著相关,也与其性格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是其智力因素与性格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高学业成就被试与低学业成就被试在智力因素和性格因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在影响学业成就的心理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智力、进取性、知识性、自觉性、敏捷性、独立性和情绪活动的强烈性七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小学生感恩倾向及其与学业成就、问题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感恩量表、学业成就问卷、网络成瘾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对410名深圳市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小学生感恩倾向及其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1)深圳市小学生的感恩倾向较为强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祖国(社会)、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和感恩自然;(2)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性别差异不显著,除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感恩显著高于高年级外,其他感恩维度的年级差异不显著;(3)小学生的感恩倾向与其学业成就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成就情绪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文修订版的数学成就情绪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探讨高二学生5种数学成就情绪的强度大小、性别差异及学业水平差异。结果表明:高二学生数学成就情绪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焦虑、自豪、羞愧、愉快、愤怒;高二学生仅在焦虑情绪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同学业水平组学生在5种数学成就情绪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描述统计结果显示,高学业水平组学生在积极情绪上高于低水平组学生,而在消极情绪上低于低水平组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学习能力倾向测验与多重成就测验联合筛查学业低成就学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被试同时施测学习能力倾向测验和多重成就测验,同时获取教师提名的学业低成就者名单以及所有被试的期中测验成绩;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两测验联合筛查结果与教师提名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学业低成就组与匹配的学业成就达成组在期中测验成绩上的差异。结论:应用学习能力倾向测验和多重成就测验的联合筛查法与教师提名法的相关显著,低成就组与学业达成组之间的期中测验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初步证明了这两套测验用于学生低成就筛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周柳根 《职教通讯》2012,(30):44-47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职校生考试焦虑的特点,分析职校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取向及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职校生的考试焦虑水平较高,大多数学生存在中等以上程度的考试焦虑;职校女生的考试焦虑极其显著高于男生;三个年级学生的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一、二年级学生考试焦虑显著高于三年级学生;职校生考试焦虑与成绩目标有显著正相关,与回避失败有非常显著正相关,与一般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职校生成就目标取向中的"回避失败"、自我效能感中的"一般性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筛选10~ 12岁低学业成就学生144名,采用问卷法,揭示低学业成就学生在学习策略各维度上的发展与性别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和家长参与对低学业成就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1)10~ 12岁低学业成就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均不显著;(2)而不同的学习策略间差异显著,社会性策略得分显著高于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得分;(3)家长参与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对10~ 12岁低学业成就学生学习策略影响显著,首先,在元认知策略上,家长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教师的支持性帮助的预测效果显著;其次,在认知策略上,教师的支持性帮助和家长的认知参与的预测效果显著;在社会性策略上,家长的认知参与和教师的高期望感知的预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应用数学元认知问卷和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测试卷,以203名高中生为被试对象,测量研究了数学元认知、学业成就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中生数学元认知知识水平较高,元认知体验水平略低,元认知监控能力较差,数学问题意识淡薄,提问能力较差;数学元认知、学业成就与数学问题提出三者显著相关,元认知、学业成就与提问水平和总体提问能力呈正相关,学业成就与提问意识呈负相关;高、中、低元认知组之间以及高、中、低学业成就组之间,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都呈显著差异,其中高元认知组与高学业成就组的提问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4.
选取小学2~6年级学生共285人为被试,采用儿童数学焦虑量表(MASC)和小学数学元认知问卷(QPMAM)进行调查,将被试最近两次大型数学测验的平均分作为儿童数学学业成就的效标.探查儿童的数学焦虑,数学元认知和数学学业成就3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学焦虑和数学学业成就存在负向相关.(2)中等、高数学焦虑组儿童数学学业成就显著低于低数学焦虑组,中等、高数学焦虑组儿童数学元认知水平显著低于低数学焦虑组.(3)数学元认知在数学焦虑和数学学业成就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Z省42,643名八年级学生为被试,考查学生感知的教师自主支持、数学焦虑对数学学业成就的作用机制,并探索上述机制在不同能力水平、不同性别群体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教师自主支持对学生数学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数学焦虑在教师自主支持和数学学业成就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上述作用机制在不同能力水平、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教学的建议有: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教师自主支持;及时关注学生的数学焦虑情绪,并通过适当的教师自主支持予以消解;关注教师自主支持、数学焦虑对数学学业成就作用机制的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16.
自学考试学员学业成就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自考学员学业成就以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发现影响自考学员学业成就的因素包括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地区、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学业自我效能七个方面。依据分析结果,本提出发展及改进自学考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心理因素对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手段与方法,对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发展特点及其综合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控制性观念,缺乏元认知调节能力及系统的认知结构是导致学业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智力水平与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因果关系。非智力因素、原有认知结构在直接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产生显著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继平  高玲 《教育研究》2005,26(1):63-68
经过对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的2 267名3-6年级小学生进行学习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学习归因和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学生与中年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和师生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和师生关系方面,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显著;学习效能感、焦虑程度、师生情感关系和地位关系能够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9.
心理因素对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手段与方法,对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发展特点及其综合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控制性观念,缺乏元认知调节能力及系统的认知结构是导致学业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智力水平与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因果关系.非智力因素、原有认知结构在直接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产生显著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低学业成就学生问题是当前中国教育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差异、学校管理失策、社会分层的影响等是造成学生低学业成就的主要社会因素。国家和政府应该多关注低学业成就学生群体,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平等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