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660名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时间管理倾向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平均分为38.41),在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p<0.05),主观幸福感个别维度在性别因素上差异显著(p<0.05),有的达到了极其显著(p<0.01);2、高中生的整体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平均分为142.39),是否独生子女及年级因素对部分维度导致显著差异;3、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r=0.492);其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福建省46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采用青少年宽恕心理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分析、探讨了高中生宽恕心理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生宽恕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现状良好,但在各纬度上均表现出不平衡性;(2)高中生宽恕自己和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宽恕他人与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3)高中生友谊和自由对宽恕自己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我县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事实依据,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我市苍南中学、龙港二高和职业中专445名高中生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我市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重点高中的学生最高;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不存在专业差异;独生子女学生在学校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上高于非独生子女;高中生对学业成绩越满意幸福感越强;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湖南省长沙市281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高中生对自身主观幸福感的评价较积极;(2)除“健康关注”、“负性情感”维度外,省示范性学校和较好学校高中生在其余7个维度及单项目总体幸福感上的得分明显高于一般学校;(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4)取样高中生在“健康关注”维度的得分出现了学校与性别的交互作用,省示范性学校女生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较好学校男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学校,省示范性学校女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学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以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量表法以146名高中生为被试研究了主观幸福感、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内控个体比外控个体体验的幸福存在显著差异,而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对主观幸福感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结论:(1)相关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2)内控的个体比外控的个体体验更多的幸福,而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3)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对主观幸福感的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且社会支持的作用要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前,主观幸福感已经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哈尔滨三所中学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运用t检验、F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男生,重点中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一般中学学生,男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大于女生,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大于一般中学学生,重点中学学生体会到的主观支持明显高于一般中学学生,男生的自责心理明显重于女生,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主观幸福感、学习压力、主观支持和自责方面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学习压力、自责、解决问题、主观支持四因素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林琳  柯晓扬  袁忠霞 《文教资料》2013,(25):133-134
为了探讨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南通市某校的30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男女生在应对方式和总体幸福感上并未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年级及文理科上的差异,主观幸福感量表各分量表得分与应对方式量表的两个分量表得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这说明高中生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高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总量表对516名高中生进行间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要显著高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公正世界信念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3)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的效应值为18%,即负性生活事件在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同时,还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地震灾区高中生外向性、社会期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简版量表的外向性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地震灾区的13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震后灾区高中生的外向性、社会期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外向性和社会期望之间存在微弱正相关;层次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期望可以调节外向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论:震后灾区高中生的外向性、社会期望对其主观幸福感都存在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且社会期望在外向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还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气质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高中男生在负性情感上的得分要明显高于女生,而在正性情感上的得分要明显低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逐渐降低,高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高二学生,高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高三学生;气质是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济南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采用问卷法对592名高中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随着年级增高,高中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逐渐下降.(2)女生的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3)多元方差分析表明,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四个维度上,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逐年下降.(4)女生在精力维度上,以及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维度上主观幸福感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2.
魏霞 《华章》2012,(17)
对731名高中生采用了MHS心理健康问卷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归因存在显著相关,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其自我效能感的实现有高度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当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者随机选取了广东省东莞市1679名中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学生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不同性别中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独生与否、高中生与职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学业成绩、家庭经济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热门内容。目前,国内外鲜有针对高中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尤其缺乏相应而有效的测量工具。该研究结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在文献分析和开放式调查的基础上,尝试构建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结构模型,编制了"高中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听障高中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为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感戴问卷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18名在校听障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分析发现,感戴与社会支持、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路径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在感戴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多组结构方程分析发现,男生中感戴对社会支持的预测作用显著大于女生.结论:社会支持是听障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变量.这些结果对于听障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湖南省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量化分析,以期了解我省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湖南省4个县市的9所中学共抽取813名高中生,使用信度和效度较高的SCL-90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回收有效问卷720份。结果:湖南省高中生在SCL-90量表的8项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示范性中学高中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显著高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高中生;不同年级的高中生之间,复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置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通过对新旧课程条件下高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和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显示: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未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学生,高中学生注重合作和业绩学习的重要性;成就目标定向和新课程改革可以有效地预测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在调查的基础上,从班级生态理论的视角,采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系统构建了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发现:高中生的抱负水平、志向水平、学习满意度和班级学风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影响;学习满意度在教师满意度、班级学风、抱负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这些结果为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培养及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汪依桃 《培训与研究》2007,24(4):109-110
本研究采用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357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丁珂 《职业技术》2010,(6):58-60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不同群体间的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关系,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作参考。方法:用自我描述问卷Ⅱ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64名高三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高三学生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显著,文理科学生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差异显著,应届生和复读生在非学业自我概念上差异显著;科别、是否复读和家庭所在地对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影响。②高三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概念、数学自我概念、情绪稳定性和诚实可信赖能显著正向预测总体情感指数;与父母关系、情绪稳定性、数学自我概念能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结论:高三不同群体的学生在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存在着显著差异,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前者能显著预测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