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 13日,由解放军报社主管、中国国防报和中国民兵杂志联合主办的《环球军事》杂志在京出版发行。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在该杂志的创刊号上撰文指出,《环球军事》的创刊出版,对于广大官兵了解国际战略形势的风云变幻,研究世界军事领域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必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据该杂志的创办人员介绍,《环球军事》与其他军事类期刊的区别在于,他们告诉读者的是职业军人眼中的世界军事,而不是记者眼中的,因为他们的主要作者是军事专家、驻外武官及专职军…  相似文献   

2.
解放军报社后备力量建设宣传部担负着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宣传任务,目前已发展成为下辖《中国国防报》《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环球军事手机报》《中国民兵》杂志、《环球军事》杂志与《国防教育》杂志等三报三刊在内的综合性传媒部门。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9,(9):I0001-I0001
由解放军报社《环球军事手机报》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国防知识大奖赛。8月25日举行总决赛。从340多万手机报的读者中产生的11名选手,经过激烈角逐,3名军地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4.
赵利 《军事记者》2006,(5):39-40
新世纪第一个年头的3月份,伴随着拂面的春风,《环球军事》杂志悄然诞生了。创刊5年来《,环球军事》以“全国首家权威性军事半月刊”作为自己独特的品牌,通过编辑部不断努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赖,在报刊市场占得一席之地,被誉为“洞察国际风云的看台、兵家纵横博弈的舞台、促进和平发展的平台、高新武器装备的展台”。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重新颁发的部队报刊订阅标准,将《环球军事》杂志列为部队(含武警)建制连(院校学员队)单位以上订阅刊物。严把政治关,瞄准高品位《环球军事》创刊时,正值世纪之交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之际;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相似文献   

5.
王锋 《军事记者》2011,(7):47-48
2009年1月,解放军报社联合中国移动公司推出《环球军事手机报》,依托《解放军报》雄厚的采编和内容资源,在国内推出首份军队手机报,拉开了军事新闻报道登载手机媒体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杨子才 《军事记者》2001,(12):14-14
这是笔阅读《环球军事》半年多以后写的一首七古。“得乘天马览八极”,表达了我的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14,(8):63-63
解放军报社在往年编印优秀作品选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决定评选颁发年度新闻奖。参评作品是发表于上年度《解放军报》及《中国国防报》《解放军画报》、中国军网、《军事记者》《中国民兵》《环球军事》《国防教育》《国防参考》上的新闻作品,包括各种新媒体作品。每一项先评出入围作品3名,最后产生金奖1名。评选条件特别重视原创首发、独创性及传播效果,以及在军报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世惠 《军事记者》2008,(12):I0002-I0002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解放军报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从最初的一张《解放军报》和一份内部刊物,发展成了今天的三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四刊(《解放军画报》、《军事记者》、《中国民兵》、《环球军事》)、一网(中国军网)和两社(长征出版社、长城出版社),变成了实际上的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9.
颜军 《军事记者》2009,(4):45-46
每天下午3点,手机准时响起收到彩信的提示铃声。打开手机,当天最新的国内外军事新闻、精彩的军事图片开始自动播放,一帧帧出现在眼前。这就是由解放军报社主办,通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平台发送的《环球军事手机报》,也是国内军事媒体首次进入手机报这一新兴媒体领域。  相似文献   

10.
袁雪婷 《声屏世界》2014,(10):43-44
<正>由环球军事独家率先发布的中国首部航母宣传片,引发了军迷、航空迷的追捧。2014年4月21日,基于《为梦想领跑》剪辑而来的纯音乐公益片《飞鲨》在京发布。两天后,央视新闻在节目中播出了纯音乐短片《飞鲨》。一时间,我国首部航母宣传片被各大媒体转载并赢得了网民的广泛赞誉。我国首部航母宣传片的发布不仅赢得了国  相似文献   

11.
一本杂志.是应该办出点风格即特色的。《环球军事》自新世纪第一年初创刊至今.4年多出版100期.是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呢?回答是肯定的。但话也不要说得太满。或叫初步形成风格?或叫朝着形成成熟、稳定风格的方向努力?究竟怎么说,读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合法地利用图书馆。从读者利用图书馆权利保护的立法价值导向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对读者权利的保护,应从应然权利角度界定读者权利的范围和种类,从法定权利角度规范依法保障读者权益的种种方法和途径,从实然权利角度预测并完成读者权利的实现和救济,凡发生危害读者权利、侵犯读者权益事件时,应依法救济。可见,《公共图书馆法》立法是实现读者权利法律保护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江主席提出的“科技兴国”和“科技强军”战略,切实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近年来解放军报自觉地把军事科技宣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力度明显加大。今年7月5日,反映环球军事风云的《时事周刊》问世,两天后,又推出了一个旨在传播现代军事科技的《军事科技周刊...  相似文献   

14.
我喜爱阅读《新民晚报》,也十分钦服《新民晚报》全心全意为读者着想、满腔热情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因为它在许多晚报放弃在晚间出版传统、改为早晨出版的浪潮中,仍然挺立潮头,坚持晚报在晚间出版,让读者在当日晚上能够读到当天发生的重要新闻.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广受读者欢迎的.  相似文献   

15.
郑洁 《中国编辑》2007,(6):73-75
2005年7月读者杂志社推出了面向海外华人圈的《读者》繁体字版,这是继《读者》(维文版)、《读者》(盲文版)、《读者》(乡土人文版)、《读者欣赏》、《读者》(原创版)之后,《读者》杂志实施发展战略——品牌的关联延伸和媒体的国际化——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读者》杂志对海外华人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云弓 《今传媒》2004,(6):9-10
没有轰轰烈烈地造势,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读者》原创版于今年九月悄然面世。直至九月下旬,仍然有很多撰稿人不知道有这份杂志,在“中国文友论坛”上甚至有人对此将信将疑,不过这回《读者》是真的推出了原创版,而且质量一流。作为中国期刊界的龙头老大,作为一本靠文摘起家的杂志,为何在此时反其道而行之,推出自己的原创版?是文摘版的《读者》面临困境而欲图变招,还是一时心血来潮想来个“试应手”?分析《读者》杂志这几年的表现不难看出,《读者》推出原创版不仅是形势所迫,同时也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战略举动。大浪淘沙,《读者》面临四面楚歌与《读者》最辉煌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今天的《读者》所处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者》不但面临读者口味的变化,而且同时更面临越来越多同类刊物的竞争。面对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一味的风花雪月还能坚持多久?精英化的办刊方针还能在多大程度上迎合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还能走多远?君不见,当初有几家颇为流行的杂志现在不早已没落了吗?虽然目前《读者》仍然是刊物中的领先者,但他所面临的困难用危机四伏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首先,读者面的萎缩是不争的事实。上个世纪末《读者》面对的几乎是一致的好评,由于其理念先进...  相似文献   

17.
《小说月报》后期面临着停刊的窘境,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迅速、编辑的"不合时宜"、读者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商务高层起用新文学家沈雁冰改版《小说月报》是维持刊物生存、追求利润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改版后《小说月报》的主编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人接受和刊登了商务印书馆时尚、通俗广告;1923年创办的《小说世界》是商务印书馆为了把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吸引过去的大众读者再争取回来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江主席提出的“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战略,切实加强军从的现代化建设,近年来《解放军报》自觉地把军事科技宣传放在重要位置,军事科技宣传直线攀升,力度明显加大。今年7月5日,反映环球军事风云的《时事周刊》问世,两天后,又推出了一个旨在传播现代军事科技的《军事科技周刊》。此前,解放军报所属《中国国防报》还率先推出了《军事特刊》。抽样调查统计的数字,更说明了《解放军报》在军事科技宣传上的不断升温。《解放军报》1994年1—6月,一、二版刊登军事科技新闻只有52箱,其中一版头条8个;1999年1—…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是读者的阵地,是他们抒发胸臆、纵论时事、扬善贬恶、设计问策的园地。因此,《读者来信》的策划方针有别于报纸的其它版面,它必须让广大读者成为版面的主角。 让读者唱主角,一是版面上“亮相”的应以读者面孔居多,让读者走进版面,走进专栏;二是让读者关心的内容成为版面的中心。《河南日报·读者来信》版栏目的几次调整,都是“坚持以读者为第一”的宗旨,具体体现在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生产、工作和思想道德修养。一句话,把《读者来信》版办成读者的挚友。如《百姓话题》、《呼声与建议》、《为您服务》、《各抒己见》等专栏的设置,均体现了这一原则。即使看似与读者关系不那么直接的《社会调查》栏目,也是对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意义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典型性强、影响较大的信访案件的调研性报道。但反映的仍是读者的意见、呼声和要求,并不会冲淡读者唱主角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行销大江南北的《读者》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在国内 ,她以独特而持久的魅力 ,保持了 2 0多年长盛不衰的势头 ,创造了超常规发展的奇迹 ,令许多出版界同行叹为观止。《读者》诱人的魅力来自哪里 ?《读者》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综观其创业史 ,笔者认为答案只有一个 :《读者》是一位智者 !确切地讲 ,她的魅力、她的成功都源于《读者》杂志社所有管理、策划、编辑人员的睿智。《读者》的第一智是 :坚持人性关怀这一核心理念 ,从而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使读者群体逐步壮大。《读者》是1981年 4月创刊 ,伴随着我国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