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裘兴江 《教学月刊》2002,(11):47-48
古字通假是古汉语教学的一个知识要点。在中学语教学中,历来是将“古今字”也纳入“古字通假”的范围。如“反—返”“见—现”“说—悦”等。旧版(第一、二版)浙江省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教材和教参都把它们作为通假字来处理了。在1989年6月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语教学词典》(罗大同主编)中,也还是把这一类字归入古字通假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有的教师竟认为古今字就是通假字。为此,本文特提出简单易行的从本质上区分古今字与通假字的方法。一、已知古今字就是在某种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的字,那么如何明确而简便地判别它,其方法就只需看古字与今字之间是否有其意义上的联系,有,则是,无,则非也。例如: (1)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 (2)将军禽操,宜在今曰。(《赤壁之战》) (3)公输盘不说。(《公输》) 以上三例中的加点字,从汉字的发展史来看,我们不难认出都是古字;与后起的字相对来说,它们的今字则分别为(1)“暮”、(2)“擒”、(3)“悦”。之所以认为“莫  相似文献   

3.
读了彭龙驹同志《中学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分类》(《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9期)后,感到他虽然对通假字作了较详尽的划分,但却把古今字和通假字混在一起,混称古今通假,抹杀了古今字同通假字的界限,实际上取消了古今字。这是不合汉字发展的事实的,也不符合中学语文教材的实际。实际上,他自己也是很矛盾的,既说“古今通假,即甲乙两字一为古、一为今,从而造成通假”,又说“其实,这是字形的演变而造成的,严格说来,这不应算是通假。但在今天看来,毕竟成了两个不同的字。”由于“字形的演变”而“成了两个不同的字”,正好说明它是古今字,而不应该是通假字。所以,我赞成他的“严格说”,不赞成他的“矛盾说”。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汉语的练习中,有些专科学生常把《石钟山记》的“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一句中的“莫”当作“暮”的通假字,把《墨子·备穴》的“以须炉火之然也”一句中的“然”当作“燃”的通假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要避免这种错误,关键之处,在于使学生正确辨别古今字与通假字,这也是大专古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我们的做法是:一、弄清学生不能正确辨别古今字与通假宇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施教我们通过调查了解、摸底测验、练习等方式,分析出学生将古今字与通假字混淆的原因有二:其一,中学语文没有引入古今字…  相似文献   

5.
作为古文献中极为常见的两个字,"说"与"悦"时常同时承担着表"喜悦"意义的任务,对此一般存在三种解释,即此二者为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通过考察文献,发现先秦时期,用来表达"喜悦"这一义项多为"说",极少用到"悦";两汉时"悦"开始与"说"平分秋色;魏晋南北朝"悦"在这一义项上渐渐取代"说";直至唐宋,基本都采用"悦"而舍弃"说"。进而得出"说"为"悦"古字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叔向贺贫》中“而离桓之罪”的“离”字,课本注“同”‘(忄羅)’,遭到。”这个注释把“离”的通假字“罹”与“(忄羅)”混为一谈。“(忄羅)”的读音为luǒ。《辞海》未收此字。《辞源》收入此字,未作具体注释。可见它在古代汉语里,极其少见单独使用。“罹”的读音为lí。它是“离”的通假字,在古代汉语里,其义之一是遭遇,作为动词使用于诗文中。如《诗经·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和张衡《思玄赋》:“循法度而离殃”中的“离”,都是遭遇的意思。又如《尚书·洪范》:“不罹于咎”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河北罹袁氏之难”中的“罹”,也都是遭遇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吕叔湘《未晚斋语文漫谈》中有《“物”作“人”讲》一文,连引了38例,用来证明“魏晋南北朝时代(主要是南方)的文献里,常把“物”字作“人”讲,[1]这看法是完全正确的,但该文最后一段说:“这个‘物’字或者泛指众人,或者总指一切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汉书》卷62载司马迁搬任安书》,有‘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之语,这个‘物’只能是指人而不是指物,但是颜师古等人对这个‘物’字没有注,王先谦的《汉书补注》也没有注。上面所引例句,时代最早的是记录西晋人的话,离开了司马迁的时代,至少有三个多世纪。这一…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今年第二期刊登的《对〈中学文言文通假字百例〉的意见》,就《百例》中部分所渭通假字提出了质疑,并简要地谈了通假字与异体字、繁简字及古今字的区别。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它有助于读者对通假字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划清通假字与古今字、异体字等的界限。目前,有不少公开出版或内部发行的“语文复习资料”和语文刊物刊登的《百例》之娄。对通假字的既念使用的情况是相当混乱的。这些资料和文章,很喜欢用一  相似文献   

9.
近日翻阅旧刊物,偶见《语文教学通讯》八○年第六期发表的《对<论积贮疏>几点注释的质疑》一文,细读之后,认为文中所提几点“质疑”是值得商榷的。一、关于“畜”字文章认为,课本把“畜”注释为通“蓄”是错误的,是“绝非通假字”。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认为课本的注释是正确的。查《说文》:“畜,田畜也。”《玉篇》:“畜,从兹。兹,益也。”《韵会》将“畜”作“稸”。“畜”字古文为“兽”。《说文》:“兽,(?)也,象耳头足,厹地之形。古文兽,下从厹,凡兽之属,皆从兽,许救反。”《经典释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课本里的“通假字”简直是“有并吞八荒之心”的秦国,又是贪心不足的吞象蛇。在人教版上用“通”字大口,在苏教版上用“同”字大口一股脑儿吞噬了古今字和异体字,使得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变成了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1.
说“确”     
确字,《说文》云:“馨石也,从石角声”。馨者坚也,是确字的本义为坚石。引申为凡坚、实之称。“确”字的俗体作“確”,徐铉《说文》注、《复古编》、《六书正讹》皆称“确”俗作“確”。《说文》无“確”字,盖确、確为古今字。坚义之“确”,经籍大多以俗体“確”字代之,如《易·文言》:“確乎其不可拔”,注:“確,坚也”。《庄子·应帝王》!“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成玄英疏:“確,实也”。《文选·刘孝标辨命论》:“確乎纯乎,一作而不易”,注引司马云:“確乎,  相似文献   

12.
近读郭锡良先生等编著的《古代汉语》,其中文选部分选有徐宏祖的《游天都》一文。文中有“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之句。句中“风钜”之“钼”,该书注释为:“钜:同‘巨’”。我以为这可能是一处笔误,此字注“同巨”,不尽妥当,应注为“通巨”,才较确切。因为,“巨”与“钜”在此属同音假借关系,或者称为通假字、通借字。 一般讲来,古汉语中同音假借字,通常用“某字通某字”来表达;古今字或同义后起字,通常用“某字同某字”表示;而异体字、繁简字则多用“某字之异体”、“某字之繁体”等形式表示。繁简字的意义、读音完全相同,只是在字形笔划上有繁简之别。“钜”、“巨”两字的本义不同,因此它们不属繁简字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琐辨 陆锡兴在《通假字管见》一文中指出:与通假字相对的字是正字。那么,什么是正字呢?我们可根据《说文解字》确立的以形定义、汉字分工的体制,用“专字专用”为准绳来衡量,符合一千八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宇词合一用字规范的、是正字;否则,是通假字。 而古今字,则是先后出现的,记载同一个词义的,在形体上有差异的一组文字。古今字中有一部是区别字。在区别字中,后起的今字,常常是正字;古字往往是与此字相对的通假字。陆文在论及通假字、古今字关系时,也正是持这种观点的。他说:  相似文献   

14.
桂馥为"说文四大家"之一,他在征引古籍佐证《说文》的过程中,解释并记录了大量的异体字、古今字以及通假字,他所说的异体字主要包括变体、或体、别体和俗体字等;他所认为的古今字主要是指古今时代用字的不同;对于通假字,桂馥通过大量文献的考据较自觉地从音转的角度来看待通假问题,抓住了音同或音近是通假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王鑫 《学语文》2013,(1):68-68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第五单元《〈论语〉八则》一课,收录了《论语》一书中的八段对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其中之一,且位于所选八段对话之首。对于此段对话中的“说”字,许多人认为其是“悦”的通假字。  相似文献   

16.
范建国 《语文知识》2001,(12):28-29
谢质彬先生《“新发于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以下简称谢文)认为:《庄子·养生主》中“刀刃若新发于硎”应解作”刀刃像刚从模子里取出来的一样”,即训“硎”为“型”,训“发”为“开”。其“后记”里还断言:“‘发’字从无‘磨’义。”我们以为其说虽新,然欠斟酌。“发”字固然多作“开”讲,然而不能以此就断言“‘发’字从无‘磨’义”。“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发”字正作“磨”解,古今《庄  相似文献   

17.
“三字”即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三字”问题主要是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者们对这“三字”的定称和术语界定比较模糊,因而导致古代汉语任课教师在教学处理上没有一个清晰的判别标准,引起学生认识上的混乱。目前流行的四套教材对“三字”界定和判别存在一定的分歧,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判别都有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古代汉语教学界对此问题应予以关注,共同扭转大学古代汉语和中学文言文教学乱讲通假的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18.
一、字的教学。要注意讲清多音字的不同读音。例如“还”,有“huán、xuán”等读音。读“huán”时作“返、归、回来”讲,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卿但暂还家”等句中的“还”字都读“huán”。读“xuán”音时作“转身”讲,如《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见桓侯而还走”。要注意讲清古今字和通假字的  相似文献   

19.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是古代汉语教材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第三册的16篇文言文(含诗、词)中涉及“三字”判定的就有26处。但是在“三字”的定义及判定标准上,无论是现行古代汉语教材还是中学语文教材都不尽如人意,造成了“三字”判定上的混乱。可见,高中语文教材里“三字”混用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课古诗三首中的《游园不值》中的“小扣柴扉久不开”句,“小扣”是否应为“小叩”呢课本给“小扣”的注释是:“轻轻地敲”。可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扣”字并没有“敲”的意思,只有“叩”字才有“敲”、“打”的意思,如“叩门”。按“叩”的解释才与诗中意思吻合。请问是“扣”还是“叩”“扣”是“叩”的通假字,所以“小扣”就是“轻轻地敲”的意思。课本只给“小扣”注明释义,没有说“扣”通“叩”,这是因为小学生没有必要接触“通假字”这个概念。古人写文章时,借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