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教师与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好教师指一般公认的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而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指学生喜爱的,教学生动与学生关系融洽的教师。在某种意义上说,好教师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也应该是好教师。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从专业角度称之为好教师的,并不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而在专业上比较差的教师有些恰恰是受学生欢迎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碎思录     
⊙教师最大的缺点是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最失败的教学是使学生厌学,最成功的教学是使学生乐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是教育的最大悲哀。⊙称职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不称职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转变一个差等生的意义不亚于使一个优等生考上名牌大学。⊙能使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是最好的教师,能使自己超过教师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每个教师都是一个雕塑家,他的一举一动在雕塑着自己,也在雕塑着学生。⊙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应首先热爱学生。⊙教师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不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如让学生通过自…  相似文献   

3.
构成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者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反映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其一,教师带上教材走进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很被动。教师先钻研了教材,设计了一连串问题,然后来到课堂,向学生提问:谁能回答?其二,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教师重在创设学生发问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激情,积极探索,到教学中求解。其三,学生带着教材走进教师。  相似文献   

4.
学生管理,首先牵扯到的一个问题是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学生面前呈现自己?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怎样的教师形象?当前在学生管理中,为什么有些学生不听教师的谆谆教导,甚至发生学生与教师顶撞的事情?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主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迷失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缺少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遇到阻塞,教师要开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领导;学生的言行,教师要去规范。师既是教的主体,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更是学生人生的规划师,教师要成为人师。  相似文献   

6.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成长历程和职业价值有着“天然”的内在关系;学生对教师专业化的价值及其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人性美与教师的职业道德完善,学生的学习个性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养成,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专业化维护。要发挥学生对教师专业化的功能,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尊重学生即尊重自己的职业生命与专业尊严,理解学生即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素养,服务学生即专业化教师的权威之源。  相似文献   

7.
马正闯 《教师》2011,(31):56-56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表演学生在观看。这个传统大概从班级授课制传人中国就逐渐形成了。其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在中国近千年历史的私塾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学生较少.师生间交流的机会多,学生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马上解答。这可以从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可以看出来。因为当时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可能是教师在中间,学生环绕四周,所有学生距离教师的距离一样远。  相似文献   

8.
谈到教师的责任时 ,大家都懂得 ,那就是教书育人 ,这显然是无可非议的。深一步阐述 :教师的责任是反映在教师与学生关系上的教师的自我道德要求 ,是建立在教师内部道德上的对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表现。教师的这种责任表现在思想上是无私的 ,在容量上是无限的 ,在工作上是无止境的 ,在情感上是无保留的 ,在教育要求上是无终极的。总之 ,就是使学生能够受到教育 ,使学生接受教育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谈教师的责任时 ,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个关系是以教师为“条件”来构建的。第一 ,要正确看待学生。确认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下的教师角色认知与调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努力考出好成绩是学生不言自明的任务,而教师的责任则是千方百计让学生掌握要考试的知识,努力使他们考出好成绩。在这样的教育指导思想下,知识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师在讲台上满堂灌,学生只负责听、记、背;教师不断地督促、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学生只负责完成教师留给的学习任务。这样自然而然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影显和确立起来。 教师的主体角色地位主要是由在应试教育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和特点决定的。同时,社会文化及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期望…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及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每一个教师都十分关心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尊敬他、热爱他、学生衷心的信服并乐于接近他。学生对老师的威信,是学生发自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小学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对学生进行班级制度的要求,学生虽然能够根据教师的安排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缺乏和教师的沟通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为了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小学班主任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扮演好教师角色,还需要和学生一起进行和谐班级的建设。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树立积极的班主任形象,在班级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谈尊师爱生     
在师生关系上,我们一直倡导“尊师爱生”。尊师是学生的义务,爱生也是教师的义务。除此之外,学生和教师还有什么应享有的权利呢?关于尊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是一味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强调教师被尊,而忘了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使教师的角色神圣化。于是,教师的差错学生不敢指正,学生有疑惑不敢追问;于是,教师在课内课外表演独角戏,一直演到学生毕业;于是,学生失去了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权威问题的提出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信从的力量或影响力。不过,在日益走向民主和进步的当下,提及教师权威,人们不免想到学生自由。基于对儿童的理解和发现,人们倾向于给学生尽可能的学习自由和生活自由,并尽力解除对学生的压抑,以实现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学生面前正在逐渐失去其作为权威的力量:"教师对学生讲话经常‘失灵’,教师即便是按照社会期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往往也较难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学生的‘向师性’特征渐趋减弱,教师之于学生的影响力渐趋  相似文献   

14.
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信赖教师、亲近教师,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教师的循循善诱也才能成为可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50):45-46
语文教学的高效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语,一开始上课就吸引学生,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由喜欢教师到喜欢教师所教的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已成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压力。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写作缺乏成功的经历,失去了兴趣。传统的作文训练有着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命题,学生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构思;教师解惑,学生行文;教师批改,学生自改;教师评讲,学生总结。从这个训练的过程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文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理论指导,作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 ,在与学生的各种交往中 ,教师无时不影响着学生 ,教师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在学生 ,尤其是小学生眼里 ,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以效仿的榜样 ,教师具有无可置疑的威信。因此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不可取代的影响 ,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必然构成影响学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加强教师的自身人格修养 ,已成为当务之急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让学生心理健康 ,首先教师必须心理…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客观上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广泛。教育一改过去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下面学,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角,退而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辅助者。教师为每类学生订做适应其发展的计划,提供帮助与支持。当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的活动之中时,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在教学中是教育者、引导者、观察者。教师在教学中首先以教者的身份教学生做人、求知,教师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知识、情感打开学生的心智,以自己积极的心态感染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传统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素质教育使教师在课程中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一、教师是学生成长的见证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和概括了几种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好每一节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教师要提倡学生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阅读化学课外读物;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