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量化快速跑过程中下肢各关节力矩和各单块肌肉(群)肌应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快速跑动作所起的作用.方法:同步采集8名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时完整步态下肢运动学数据(300 Hz)、地面反作用力(1 200 Hz)数据和肌电图(120 Hz)信号,建立下肢肌肉-骨骼系统模型,应用中尺度序列二次规划拟牛顿线性搜索算法将快速跑时关节肌力矩优化并求解单块肌肉应力.结果:最优化算法所估算的快速跑时下肢冗余肌力变化与快速跑时肌电全波整流图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支撑期,臀大肌、腘绳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应力水平较高.摆动前期,髂肌、股四头肌群(股直肌)、股二头肌短头和腓肠肌为主要做功肌肉.摆动后期,只有臀大肌和腘绳肌活动积极.双关节肌腘绳肌、股直肌和腓肠肌在各时期的应力值均高于其他做功肌肉,且在整个步态中的应力峰值也显著高于其他肌肉.结论:下肢双关节肌腘绳肌、股直肌和腓肠肌受两个关节复杂的交互作用导致应力值偏高,在快速跑时被拉伤风险较大.此优化算法为了解快速跑时下肢单块肌肉力量变化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进而为分析快速跑肌肉功能和为专项力量训练的科学化及防止肌肉拉伤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年女性膝关节肌群的收缩能力、评价其下肢运动素质.方法 采用德国ISOMED2000评定肌肉的工作能力,通过缓冲跳(CMJ)、反应速度、柔韧性反映中年人的身体素质.结果 获得不同速度下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离心收缩的峰力矩、关节角度、做功能力等参数.CMJ纵跳高度22.67 cm,座位体前屈12.58 cm,两点滑步用时20"74.结论 向心收缩屈伸肌群峰力矩对应的关节角度分别在139.29°-153.00°和108.86°-125.57°之间;离心收缩屈伸肌群峰力矩对应的关节角度分别在144.29°-148.14°和112.86°-115.00°之间;膝关节屈伸肌群在120°/s的速度下做功能力较强;中年人身体素质下降很快,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通过表面肌电和高速摄像同步测试方法,揭示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拉桨技术环节肌肉用力特征及其相应的运动学变化.结果显示:1)赛艇运动员拉桨时间为0.8s,拉桨至与艇垂直时间占拉桨阶段的70%;2)拉桨环节肌肉活动顺序为股四头肌内侧头、股直肌、腓肠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腹直肌;3)肌肉做功百分比大小顺序为肱二头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背阔肌>股直肌>腓肠肌>腹直肌,aEMG值为背阔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腓肠肌>肱二头肌>股直肌>腹直肌.提示:运动员拉桨前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背阔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肱二头肌在拉桨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运动员除躯干打开稍早外,技术动作比较规范稳定,肌肉用力协调.  相似文献   

4.
不同离心速度训练对运动员肩关节伸肌群的肌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离心速度训练对上肢肌肉力量的影响,通过对24名运动员肩关节伸肌群进行不同离心速度的力量训练.结果 发现离心收缩训练对改善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有明显效果.其中3组训练前后在肌肉最大力矩、总功等方面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在以120°/s向心测试时的数据变化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足球、速度滑冰运动员髋关节屈伸肌群横断面积及力学相关指标的测定,探讨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髋关节屈伸肌群形态特征与肌肉收缩效应的特点以及两者间的内在规律,为运动员训练水平的评估及科学选材等提供理论指导。肌肉横断面积采用螺旋CT进行断层扫描,影像分析采用MoticImagesAdvanced3 0测试系统软件,力量测试采用美国Cybex Norm等速测力系统,数据处理采用SPSS 8 0软件。结果表明:足球运动员大腿肌肉横断面积大于速滑运动员,差异主要表现在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在相同测试速度下,足球与速度运动员髋关节屈伸时,左右两腿肌肉收缩力量无明显差异。但不同项目间,同一肌群在不同关节运动,不同速度下,则表现出肌肉力量的明显不同。髋关节屈伸运动时,股四头肌与股后肌群横断面积与力矩的相关程度,足球以屈为明显,速滑以右伸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运动员股四头肌、股后肌群不同断面面积及髋关节屈伸力矩的测量,探索不同项目运动员大腿肌肉不同断面的面积大小与髋关节屈伸力量相关的内在规律。肌肉横断面积采用螺旋CT进行断层扫描,影像分析采用MoticImagesAdvanced3.0测试系统软件,力量测试采用美国Cybex-Norm等速测力系统,数据处理采用SPSS8.0软件。结果表明:1)运动员股四头肌、股后肌群不同断面面积与髋关节屈伸力矩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大腿的中、上段,髋关节屈时的相关以上段为主,伸时的相关以上、中段为主。2)足球运动员在中、高速运动左髋屈时,其屈肌的力量与大腿上段肌肉的横断面积密切相关,而右侧在低、高速也具有同样的相关;而足球运动员在中、高速运动左髋伸时,其伸肌的力量与大腿中段肌肉的横断面积密切相关。速滑运动员的相关性以右侧伸肌相关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运用爱沙尼亚产MYOTON肌肉疲乏测试系统对短道速滑运动员500m比赛后肌肉伸缩性、硬度、弹性进行测试,将运动员赛后数据与赛前12h数据进行对比,并与速度滑冰相同距离比赛运动员肌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专项疲劳特征,以便为教练员有针对性地安排肌肉恢复训练。根据专项动作结构及涉及肌群,选取了腓肠肌、胫骨前肌、腘绳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臀大肌、腹直肌等8块最重要的肌肉测试。结果表明,短道速滑运动员在500m比赛后,专项动作涉及的8块肌肉的疲劳程度各不相同,与自身赛前安静状态相比,下肢小腿肌群疲劳更为明显。与速度滑冰相同距离比赛的运动员相比,腓肠肌、胫骨前肌、股外侧肌、腘绳肌、臀大肌疲劳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优秀速滑运动员冰上弯道滑跑和陆上模拟训练肌肉用力特征的对比研究,为提高陆上训练的专项性提供科技支撑。方法:以奥运冠军张虹为研究对象,采用视频与肌电同步技术采集冰上与陆上肌电参数,从做功的主要肌群、肌肉激活强度和肌肉激活顺序3个方面,对弯道滑跑肌肉用力特征及陆上模拟训练的专项性进行分析。结果:张虹胫骨前肌和股前肌群是冰上支撑阶段的主要做功肌群;胫骨前肌自收腿起至着冰止,处于持续发力状态,蹬冰时灭活;股前肌群着冰前处于激活状态,收腿阶段灭活;胫骨前肌激活程度屈过程大于伸过程,股前肌群激活程度伸过程大于屈过程;陆上模拟肌肉用力特征与专项有一定差异,但对股前肌群有较好的训练作用。结论:冰陆间肌电的差异是由于支撑条件与方式不同引起的,根据专项技术的特殊需求,对训练器材进行适当改造和对训练细节进行完善,可进一步加强训练的专项化程度,提高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正脚背踢球动作中下肢和腘绳肌生物力学特征参数,探讨踢球动作腘绳肌拉伤危险时相,同时探究腘绳肌和股四头肌力量素质与踢球动作下肢和腘绳肌生物力学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踢球动作中腘绳肌拉伤机制。方法:以15名足球专项国家一级运动员为受试者,采集180(°)/s动作角速度下的等速腘绳肌向心(Hcon)、腘绳肌离心(Hecc)、股四头肌向心峰值力矩(Qcon);采集受试者最大力正脚背踢球动作运动学和肌电数据,根据腘绳肌肌肉起止点和髋、膝关节中心的相对位置获得肌肉起止点坐标,从而获得腘绳肌3块双关节肌肌肉-肌腱复合体(muscle-tendon unit,MTU)长度,以MTU拉伸速度和标准化MTU长度为分析指标。采用样条插值法对各指标按踢球动作周期阶段进行3次归一化处理。结果:腘绳肌3块双关节肌在正脚背踢球动作小腿前摆阶段和触球随摆阶段处于激活状态并被拉长,进行离心收缩;触球随摆阶段3块双关节MTU拉伸速度、肌标准化MTU长度、肌肉激活程度均显著大于小腿前摆阶段(P<0.05),标准化MTU长度在触球随摆阶段中期达...  相似文献   

10.
对个体膝关节伸屈肌群力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实验对象为10名体院本科男生(20岁),用CYBEX6000测膝屈伸肌群的力矩。一套实验由6个角速度实验组成,分别是60°/s,90°/s,120°/s,150°/s,180°/s,210°/s。实验时,角速度间休息20秒,套间休息半小时。先每个人做3套实验。一天后,每人再做3套实验(实验为等动实验)。各人实验数据按关节角(间隔5度)、角速度组成样本后,求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以样本平均值做各关节角的不同速度的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的参数曲线族。实验发现,膝伸屈肌群的肌肉力矩,在动作开始和结束的膝角附近,膝伸屈肌群的肌肉力矩离散度大,表现为样本标准差大。其他膝角膝屈伸肌群的肌肉力矩离散度较小。各膝角的肌群力矩参数曲线并不全是随速度的增加而肌群的力矩减小。膝屈伸肌群的肌肉力矩参数曲线族呈现反S形趋势。在高速度时伸肌群表现弱趋势而屈肌群表现强趋势。分析认为是小腿的重力效应。运动员个人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的参数曲线族,可与其高速摄影解析运动学结果对照。对其做膝关节测试范围内任意膝角任意速度的动力进行估计。最大肌群力矩参数曲线可提供各速度下屈伸峰值力矩比,为医疗保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