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以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去主动快乐地获取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再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而要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点拨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快乐"教学的尝试和大家分享一下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心得。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课堂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学习和自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应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让学生能够主动质疑、解惑、自主学习、和谐发展.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世界出发,让语文教学回归儿童,回归实践,回归基础.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紊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实行语文课程改革旨在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为此,结合语文学习,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自由地表达是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和增长综合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进行语文教学中的重心转移,使语文教学在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基础上,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可见,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更应选取最佳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轻松进入“识字乐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行有趣的识字活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放开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体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了"解放孩子的头脑、眼睛、嘴巴、双手、空间、时间"的这"六大解放"理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兴趣,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提供足够的素材,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共性发展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解决地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阶段,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课题,而课堂就是此次"革命"中的主要战地。那如何改变应试中的课堂模式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课题,而课堂就是此次"革命"中的主要战地。那如何改变应试中的课堂模式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体验,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学实践也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抓住学生学习的特点,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兴奋点”,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享受,在享受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识字的习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识字,从而扩大识字教学,成为了教学的难点。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武晶 《山东教育》2005,(19):55-5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吝惜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目前如皋全面推广的"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检测反馈等主要流程中,最大限度给予学生亲历学习的时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体验。""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长期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何在一年级的教学实践中领会新课标所提出的“自主”“兴趣”等精神实质?受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的启发,我的答案是———“诱惑”。所谓的“诱惑”在词典中的意思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