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鹏 《北京档案》2007,(7):40-41
东长安街,东起建国门内大街西端,西至天安门广场东侧路,因位于东长安门外面得名.远在元代,今东长安街所在地是元大都城的南城墙.西长安街东起北新华街,西至宣武门内大街.北京的东、西长安街在1900年以前南北是商店、住宅、衙署,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时,崇文门大街路西成千上万的房屋被拆除,成为侵略者的租界.  相似文献   

2.
<档案春秋>2008年第6期的<旧上海租界路名琐谈(之三)>中讲:旧上海租界路名中有二条是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一条是法租界的"朱葆三路",另一条是公共租界的"虞洽卿路".  相似文献   

3.
一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早上,位于上海西区法租界内的善钟路(今常熟路)上,行人稀疏,车马零落.冬日,为孤岛租界蒙上了凛冽萧条的不祥之兆.  相似文献   

4.
《档案春秋》2008年第6期的《旧上海租界路名琐谈(之三)》中讲:旧上海租界路名中有二条是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一条是法租界的“朱葆三路”,另一条是公共租界的“虞洽卿路”。据我所知,应该不止二条,以前法租界有一条叫“麟桂路”的小路是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而如今的常熟路旧名“善钟路”,也是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  相似文献   

5.
梁土芬 《大观周刊》2012,(32):179-179
混凝土路面的铺筑施工时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文章简要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以前,上海外滩原是一片荒凉的浅滩,从苏州河到延安东路口,沿江芦苇丛生,只有一条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供纤夫们踏踏而行。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11月8日,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尔福(George-BaWur)到上海,以种种手段胁迫上海道台划地作“英租界”。自外滩地区成为“英租界”以后,这里筑起了用煤屑、炉渣铺筑的临江通道。之后不断拓展、改建成为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当时命名为“黄油漆路”。到19世纪末,上海工部局对外滩进行了一次大改造,外滩建成了20-30米宽的沥青路面,这里洋行、旅馆、货栈、银行……拔地而起,成了…  相似文献   

7.
1923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在上海设立了一家公开的出版发行机构。命名为“上海书店”。其地点在上海华界南市小北门外,民国路振业里口第11号,对面即为法租界,法租界当局称民国路为“法华民国路”。上海书店旧址,系辛亥革命的第二年,上海拆城墙、填城疫、筑马路时在旧城墙外建造的一排二层楼房之一,即令人民路1025号的楼下、楼上及1027弄的过街楼。全系砖木结构。现建筑基本如旧,由南市区文化局集资开设上海文化生活书店,店内辟墙壁一角.展出上海书店部份史料、图片,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一个基地。在192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  相似文献   

8.
论孤岛时期日本对上海公共租界行政权的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一三”事变后租界的中立与租界内的复杂状况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中国军队虽经三个月的顽强抵抗,终因实力不济,战败而退。11月12日,上海的华界以及公共租界位于苏州河以北的地区(俗称“日租界”),沦陷于日军之手。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日军没有占领苏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两租界的主权一如往昔。于是,在日军的包围下,租界变成了孤岛。孤岛的范围是: 东至黄浦江,西达法华路(今新华路)、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南抵民国路(今人民路),北临苏州河。[1]自1937年11月12日淞沪抗战结束,到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  相似文献   

9.
路基、路面是道路工程的主体结构。路面是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是由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结构物。路基与路面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路面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基、路面排水以及路肩,文章分析了路面不平整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上海租界档案在国内现存租界档案中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案卷最完整.在本世纪初期,中外政治家、法学家、外交家在研究租界时就查阅利用了大量的上海租界档案.  相似文献   

11.
上海的典当业在抗战之前有三个同业组织,即上海市典当同业公会、上海市押店业同业公会和租界内的押当公所。上海典当同业公会的前身是典业公所,该公所成立于清光绪中叶,设于老北门吴家弄39号。1931年2月典业公所改组为上海市典当业同业公会,仍设于原址,主要负责人是傅佐衡。当时会员有50余家,多为架本[1]在30万余元的大型典当。上海市押店业同业公会,成立于1928年6月,会址设在小南门大街,负责人是翁雨田、许叔航,有会员40余家。押当公所是当时租界内典当业的同业组织,设在上海公共租界文监师路(今塘沽路)902弄6号,负责人是翁…  相似文献   

12.
旧上海租界档案,是指上海设立租界后,租界管理当局——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所形成的文字、照片等原始材料。目前藏于上海市档案馆的这部分档案,总数达6万余卷,时间跨越近百年,内容涉及租界行政、司法、警务、市政建设、教育卫生、房地产管理等诸方面,其档案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在保存下来的租界档案中,堪称全国之最。租界在上海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使这一时期形成的档案对研究近代上海城市的形成、发展,剖析其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一、旧上海租界档案开发利用的历史回顾 旧上海租界档案的开发利用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3.
回音     
瞿铭荣:拜读贵刊2012年10月刊,在封三上有一张照片"1908年7月31日,上海开通的第一辆法商2路有轨电车",这张照片过去有多处地方使用过,有的注是"法商"的电车,有的注是"英商"。今本人有一想法:应是英商的,或是在英租界拍的,理由是有轨电车旁边站着一位"红头阿三"(印度巡捕或门卫)。我小时候生活在英租界,看到过这样的"红头阿三"。如果在法租界内没有"红头阿三",那么就应该是英商的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14.
《淮海路百年写真》(下称《写真》)画册已于近日正式定稿,即将交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梓印问世。 这是一部200多页的大8开的大型画册,收辑新旧图照800余帧,其中历史图照近700帧,绝大多数为首次发表。 整本画册共分道路沧桑、建筑揽胜、史事辑要、名人寻踪、商潮滚滚、文风浓郁、社情采摭、再铸辉煌和附录9部分。通过一幅幅凝固了的历史画面,将这条一向被称为上海甚至中国最富有异国情调的高雅繁华的街路,真实而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写真》真实记录了这条道路在民族屈辱中先著欧风美雨的酸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将一幅美国Perdue公司赠送给他的《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转交市档案馆保存。该图标题“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为小篆,图长110厘米,宽70厘米,系 1884年(光绪十年)原上海著名出版机构点石斋在许雨苍1875年绘制原图的基础上对租界道路加以核实填补重新绘制而成。地图按照中国传统的地图画法,并以不同颜色区分黄浦江两岸的租界和华界区域,其中绿色代表黄浦江、赭色代表美租界、蓝色代表英租界、红色代表法租界、黄色代表华界。该图清晰地标示了华洋各界界址,标示了各区域内街区、桥梁、码头设施以及各国驻沪领  相似文献   

16.
上海租界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上,都是非常奇特的东西,在政治、社会、文化与国际关系史方面,影响很大,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近代中国共设立过26个租界,其中上海租界设立最早,规模最大。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总面积最大时达48653亩,是中国其他所有租界面积总和的一点五倍以上,这些租界包括天津9租界、汉口5租界、厦门两租界、广州两租界与镇江、九江、杭州、苏州、重庆租界。在众多的租界中,上海租界殖民地色彩最强。但是,上海租界又不同于香港、新加坡等殖民地,在政治格局、社会结构、文化特征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上海租界史研究,一…  相似文献   

17.
1938年2月,我装扮成小商人模样,搭乘英商怡和洋行的轮船,从上海到了天津,进大沽口,在日伪新修的新港上岸,受到了日伪宪警的搜身检查,然后和在船上认识的万春酱园的帐房先生结伴进入天津英租界。没过半年,海上交通也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封锁了。我回不去上海,困居在旧英租界59号路。当时所有的中文报纸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1843年上海对外开埠。1845年英国人在黄浦江边的苏州河南岸建立了英租界;1848年美国人则在苏州河北岸开辟了美租界。紧接着,1849年法国人在今延安东路以南,接近旧城区(1555年上海筑城),也建起了租界,现在的中山东二路当时就叫“法兰西外滩”,这是法租界的前沿地带,今金陵东路是法租界的主街。  相似文献   

19.
公共租界档案包括上海英租界、上海美租界以及合并后的英美租界(即1899年改称之公共租界)所遗留的档案,档案主体系公共租界档案,亦称工部局档案。公共租界档案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反映租界早期历史的原始档案被各国领事馆送回国内保管,工部局警务处特务股档案则在上海解放前夕被运往美国(现存放于美国国家档案馆),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最了不起的工人运动发生在1925年的上海,爆发于繁盛一时的租界,那就是著名的五卅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