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底,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堂中学的科学教育课,接待人员安排了一所有名的重点中学为他们开了一堂高一年级的物理课,任课教师是一位优秀的特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有理论、有实验;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当老师说“这堂课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刚好响起,掌声雷动,惟独5位美国客人没有表情。第二天接待者问及此事,他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反问:这堂课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  相似文献   

2.
数年前,在上海,我国的一位特级教师为来访的美国教育考察团出示了一节公开课后,美国专家问:这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有上的必要吗?这个故事我已听很多专家讲过,这给了我一个启示: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依靠原有知识研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障碍,出现了问题,只有有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起因: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1998年底,一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听了一堂公开课.课上完后近百名听课教师掌声雷动,可是5名美国客人却反问接待者: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2010年师陶杯颁奖活动中有一节课,至今不能忘却,这是由江苏省连云港市孙焱老师上的《百分数的意义》,上半节课讲,下半节课让学生提问,留白很多,学生发现问题一起解决,解决不了的课后再解决.课后作业不是题目,而是学案,要求学生写出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孙老师自己是这样评价的:宁可上一堂有争议的研讨课,也不上一节四平八稳的展示课.她的设计理念是:立足民族文化,改变中国学生不善于提问,变中国学生"学会答"为"学会问",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美国科学教育协会代表团访问上海.在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听了一堂特级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的课.课堂教学内容精当、层次清楚、语言规范、板书漂亮,问题设计合理.学生回答精妙。这无疑是近乎完美的优质课。然而美国代表团对此却质疑:“课堂上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学生们对答如流.既然学生都知道了,这堂课还有必要去上吗?”是啊.这就是我们要的课堂吗?  相似文献   

5.
数年前,在上海,我国的一位特级教师为来访的美国教育考察团出示了一节公开课后,美国专家问:这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有上的必要吗?这个故事我已听很多专家讲过,这给了我一个启示: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依靠原有知识研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障碍,出现了问题,只要有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一、创设良好的问题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学做广告”活动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一果农生产的苹果已与经销商签…  相似文献   

6.
吴明 《新读写》2013,(6):50-51
毕业那年,老师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整堂课上的气氛活跃.大家问了很多平时不敢问的问题,老师也都一一解答。最后老师说:“你们的问题问完了,该我来问你们三个问题。”同学们喊道:“老师,别说是三个,一百个我们也老老实实回答您。”  相似文献   

7.
平台·舞台     
视频1:一个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眉飞色舞、情绪激动,不时地提出问题来,学生或群答,或个别回答,一堂课下来,老师如打了胜仗般舒服,学生在老师那里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相似文献   

8.
没有问题才是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负责接待的上海教育科学院安排一所著名重点高中为他们开了一堂高一物理课。任课教师是一名有影响的特级教师。课堂上,教学双方很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气氛热烈,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思考题学生都完成得很好。教师教学方法灵活,重点突出,训练也有针对性,时间安排很恰当。当老师说“这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铃声正好响起来,听课的中国教师不禁鼓起了掌。但奇怪的是,几位美国教育学家却一点表情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他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反问:教师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毕业那年,老师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整堂课气氛活跃,大家问了很多平时不敢问的问题,老师也都一一解答。最后老师说:“你们的问题问完了,该我来问你们3个问题了。”同学们喊道:“老师,别说是3个,100个我们也老老实实回答您。”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讲完后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们齐声回答:"没有了。"于是老师很满意,认为这堂课很成功。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应试教育"是要让学生掌握标准答案,所以教师教到学生没有问题就是成功;而素质教育更为重视学生独立思  相似文献   

11.
毕业时,老师给我们上最后一堂课。整堂课上气氛活跃,大家问了很多平时不敢问的问题,老师也都一一解答。最后老师说:“你们的问题问完了,该我来问你们三个问题了。”同学们喊道:“老师,别说是三个,一百个我们也老老实实回答您。”  相似文献   

12.
桓玮 《初中生》2011,(9):61-61
毕业时,老师给我们上最后一堂课。整堂课上气氛活跃,大家问了很多平时不敢问的问题,老师也都一一解答。最后老师说:“你们的问题问完了,该我来问你们三个问题了。”同学们喊道:“老师,别说是三个,一百个我们也老老实实回答您。”  相似文献   

1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要在“还”字上动真格的,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中国的教师大多是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而美国的教师却不这样理解,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间听了不少课,针对老师们上课的情况,我同老师们一直在交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课是给谁上的?用教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教师的教育对象的问题。因为我听的课不论是数学还是语文或其他课,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上课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答,叫的往往是几个好学生;几个好学生答对了。老师也就眉飞色舞起来,并给予评价,并匆忙得出“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快,接着进行下一步内容”的结论。如遇听课的在场,更是如此,被叫的学生要口齿伶俐,表达得层次清楚,切中要点,甚至是标准答案。这样讲课的觉绳顺利,听课的觉得此班学生善思考,素质好。在这样一种假象面前,还有一些处于混沌之中的同学,全然被忽视了。有这样一节六年级的数学课,课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师整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语言明白精炼。教师抓住了“找谁是整体‘1’的关键”,但是没有注意到后面学习有困难学生迷惑的目光。课后,我问这些学生,“学懂了吗?”他们笑了笑。“会找整体‘1’吗?”他们摇摇头。“那为什么老师问都齐声回答明白呢?”“不说,声音小,老师会埋怨的。”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成了弱势群体,他们所受到的更多的是冷漠的目光或嘲讽的挖苦,而很少有人想办法让他们成为全体中的一员,成为心灵上受到呵护的孩子。如果每节课都这样的话,每天都会产生新的学困生,不光是知识上的学困生,而且是心灵上的学困生。  相似文献   

15.
桓玮 《初中生》2011,(Z4):61
毕业时,老师给我们上最后一堂课。整堂课上气氛活跃,大家问了很多平时不敢问的问题,老师也都一一解答。最后老师说:"你们的问题问完了,该我来问你们三个问题了。"同学们喊道:"老师,别说是三个,一百个我们也老老实实回答您。"  相似文献   

16.
正现象分析:最近有幸听取好几堂优秀课,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每一堂课中,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他们总是忘掉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依然采取"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单向度信息传递方式教育学生,学生永远只会被牵着鼻子走路,没有自己的思想.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善问善答,更要重视鼓励和教会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让师生构成"学习共同体".但是我们的老师总是在课上问的多,学生回答的多,而在这些问题中更多的是让学生理解、认识和接受现有的知识.而对于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更新与  相似文献   

17.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着33年教龄的老师展示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老师问他:“你的每~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  相似文献   

18.
室外,寒气逼人;室内,炉火正旺。一缕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照在室内洁白的墙壁上。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师生共同探究“热空气会上升”这一主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究问题,首先,我把塑料袋袋口用手撑开,袋口朝下,问学生:“当老师松开手后,塑料袋会怎样?”学生回答说,塑料袋会落到地面上。接着,我点燃酒精灯,又问学生:“当老师把撑起的塑料袋放到酒精灯上方,松开手后,塑料袋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19.
赞美要实     
自从提倡老师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所谓的赏识教育风行以来,那些溢美之辞,老师是给得慷慨了一些,学生又受用得廉价了一些。我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场面,学生也就是回答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可在老师那里却是:“你真聪明!”“你回答得太好了!”“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短短的一堂课,这样的表扬声不绝于耳,整堂课让学生的“闪光点”闪得轻飘飘的。最近,美国一些专家学者对美国社会赞美式的少儿教育方式提出了警告:赞美无过,但别走火入魔。美国人讲话喜欢用大字眼,赞美某人或某事时,经常会用诸如“我今生看到的最好的”,“这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20.
魏建玲 《科学课》2008,(12):50-50
室外,寒气逼人;室内,炉火正旺。一缕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照在室内洁白的墙壁上。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师生共同探究“热空气会上升”这一主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究问题,首先,我把塑料袋袋口用手撑开,袋口朝下,问学生:“当老师松开手后,塑料袋会怎样?”学生回答说,塑料袋会落到地面上。接着,我点燃酒精灯,又问学生:“当老师把撑起的塑料袋放到酒精灯上方,松开手后,塑料袋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