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底人物     
《科学中国人》2011,(12):F0004-F0004
郭光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1942年12月9日出生。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教授研究组与英国、意大利两国的合作者利用一个两粒子体系的简单模型.实验上观测到经典噪声环境中量子关联的恢复现象。研究成果11月2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1,(12):98
郭光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1942年12月9日出生。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4-7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通过实验证明,在待测粒子的“量子信息”事先被存储的情况下。“经典”的不确定关系能够被违背。他们在光学系统中利用非线性过程产生的孪生光子对制备出一种特殊的纠缠态——贝尔对角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大研究成果重新定义波粒二象性概念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合肥9月5日电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首次实现了量子惠勒延迟选择实验,制备出了光的波一粒叠加状态。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9月份的《自然一光子学》上。  相似文献   

6.
<正>物理前沿量子密钥分发实际安全性研究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团队在量子密码安全领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的王双、银振强、陈巍、韩正甫等人针对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单光子探测器实际特性展开研究,提出了包含后脉冲效应的系统优化模型,并利用雪崩过渡区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8-439
中国科大量子信息院重点实验室郭光灿院士和韩正甫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与芜湖市人民政府协作,在该市建成了世界上首个“量子政务网”,并投入试运行。首期建成的芜湖“量子政务网”连接了市科技局、招商局、经贸委、总工会和质监局等市政机关以及芜湖市电信大楼的8个用户.设置和3个子网用户节点,了4个全通主网节点以及1个用于攻击检测的节点。该网络融合了国际上现有的3种组网技术。首次设计出具有多层次、旨在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多功能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通过该网络可以完成任意两点之间的绝对保密的通信过程,不仅可以实现保密声音、保密文件和保密动态图象的绝对安全通信,还能满足通信量巨大的视频保密会议和大量公文保密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首次发现量子关联可以不被环境破坏。相关论文发表在4月1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创刊号上。在量子信息科学发展初期,人们认识到纠缠是量子信息技术优越性的关键。然而此后人们发现一个更普遍的概念"关  相似文献   

9.
科技信息     
光是什么——"非波非粒亦波亦粒"中国科大研究成果重新定义波粒二象性概念最新发现与创新中国科技网合肥9月5日电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首次实现了量子惠勒延迟选择实验,制备出了光的波-粒叠加状态。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9月份的《自然—光子学》上。现在对光的理解可归结为玻尔的互补原理,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动性和粒子性这两种属性既对立又互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近期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大幅刷新2013年德国团队创造的1分钟的世界纪录,向实现量子优盘迈出重要一步。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光的存储在量子通信领域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基于光量子存储可以构建量子中继,从而克服传输损耗建立远程通信网。另一种远程量子通信的解决方案是量子优盘,即把光子存储到超长寿命量子存储器中,然后通过直接运输量子优盘来传输量子信息。考虑到飞机和高铁等运输工具的速度,量子优盘的光存储时间需要达到小时量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5):622-633
科学家发现光子"非波非粒,亦波亦粒"的量子特性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首次实现了量子惠勒延迟选择实验,制备出粒子和波的叠加状态。实验结果显示,处于波粒叠加态上的光子,既不像普通的粒子态那样没有干涉条纹,也不像普通的波动态那样表现出标准的正弦形干涉条纹,而是展现出锯齿形条纹的"非波非粒,亦波亦粒"表现形式。该研究工作拓展和加深了人们对玻尔互补原理的理解,揭示了互  相似文献   

12.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各种不同形式研究的交叉,涉及量子力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密码学、数学、物理学的多个分支,如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学等。清华大学物理系核物理教研室主任龙桂鲁从1998年开始进行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研究工作,在他看来,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研究是一个潜在的高新技术研究,如果量子计算机一旦真正运用,那会带来一个新的时代。作为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的探路者,多年来,龙桂鲁在这一领域开拓创新,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他领导团队提出首个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开辟和引导了该研究方向;提出首个多方高维密集编码模型,发展了分布式量子通信理论;提出了分步传输和块传输方法;建立了量子搜索相位匹配理论,在科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2016年8月16日凌晨1时45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是世界第一颗从事空间尺度量子科学实验的卫星。升空之后,它将配合多个地面站,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及空间尺度量子非定域性检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以及探索广域量子密钥组网等实验。"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扩大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为未来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建立基础,并将加深人类对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的量子信息专利文献为数据源,基于专利计量的研究方法从时间、地域、专利申请人等多个层次进行专利数据分析,及时追踪量子信息技术发展态势,重点分析了发达国家的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挖掘典型机构和高价值专利。研究发现:量子信息技术正处于发展上升周期,美国是量子计算的强国,中国在量子通信稍占优势,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机是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热点。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从国家层面做好量子信息顶层规划,加强基础研究,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产学研融合发展,打造量子信息产业生态。  相似文献   

15.
除了“圈内人”,高兴森的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作为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研究员,他不太喜欢应酬,他只想安心地做他的研究。他的目标,就是要在量子信息材料研究领域不断开拓,不懈进取,朝着世界一流水平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6.
量子信息的本质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量子信息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对量子信息的哲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对量子信息的涵义还存在争论。我们认为,量子信息与经典信息既有联系,更有本质的区别。量子信息以量子相干性和量子纠缠作为其基础。量子信息是指在量子相干长度之内所展示的事物运动的量子状态与关联方式,它是微观物质的属性。量子信息不是量子实在,而是作为量子实在的状态、关联、变化、差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金秋科苑》2012,(3):109-109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迄今世界上最灵敏的新式声波探测器,能检测到量子水平的声波。该研究有望带来一种将声子和电子结合在一起的量子电路,为量子物理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物理学》上。  相似文献   

18.
武华文是加拿大籍华裔科学家,目前他已回国十三年。在作为北京宽特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旷特量子科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的岗位上,武华文教授关于量子信息技术上的研究已不是一朝一夕。这位加拿大籍华裔科学家在回国13年的时间内,在中国首先实现了量子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多种领域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1 2月 1 4日上午 历史回顾和启迪 主持人 :陈佳洱报告人工作单位报告题目周光召彭桓武冯 端何祚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历史回顾和展望 纪念量子论诞生一百周年从量子论到量子力学凝聚态物理与量子力学纪念普朗克量子论发表一百周年2 0 0 0年 1 2月 1 4日下午 量子力学新进展 主持人 :杨国桢报告人工作单位报告题目郭光灿赵维勤彭堑墀解思深孙昌璞朱邦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高等科技中心山西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清华大学量子信息引论N 维量子波函…  相似文献   

20.
量子模拟器     
量子世界的规律与我们习以为常的经典规律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这一点在实验室中得到反复验证。由于量子叠加的存在,量子世界显得比经典世界更加丰富且难以刻画。美国物理学家费曼在三十多年前就指出,用经典的计算机来描述刻画量子多体系统有着根本性的困难:随着量子系统中粒子的增加,用来刻画系统的经典计算所需的资源会呈指数增长。费曼也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所谓的量子模拟器。量子模拟器遵循量子力学规律,所以它消耗的资源随系统粒子数的增加只是多项式型的增长。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今天,费曼的想法也许即将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