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针对林业发展新阶段和当前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完善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初步探讨,提出林业定向培养、教育培训、人才储备等人才增量机制等林业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培养林业高素质人才的方法和如何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叙述了高素质人才的终身教育方式为在职继续教育等.从上述几个方面叙述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兼具创新人才的普遍特征与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发展特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对这一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主体协同机制不畅通等多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创新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创新人才长效评价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发挥多主体协同培养优势等策略,激发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技术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的提出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开了新的思路和历史机遇。协同创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如何从汇集优势资源、更新教育观念、借力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二是依托产学研合作,打造多元化协同培养人才平台,探索全新协同育人模式;三是浓郁人才成长氛围,完善协同培养机制,明确高校、企业或科研机构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寻求最佳利益契合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理工院校为教育背景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提出目前理工院校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对昆明理工大学复合型英语专业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实践进行分析,发现理工院校协同创新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三个模式,即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及校内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校本研究为起点,发掘具有地域优势、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持续改进协同机制,明确车辆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理念,制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对策,建立车辆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目标,持续改进教学过程,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持续改进,最终形成以提升一流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车辆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升忠 《大学教育》2023,(18):120-123
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面临的挑战,要在继续开展现有粤港澳大湾区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的同时,重点做好建立粤港澳三个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领导机构、完善促进港澳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协同机制建设的激励机制、加强粤港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队伍的交流学习等工作,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强,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层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校企协同创新为基点,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制定联合培养方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面向未来,高校可努力探索以下5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新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相似文献   

9.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变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美国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模式创新推动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注重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采用研讨式和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评价突出"向教性"和"向学性"。受此启发,我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以协同培养为路径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以完善评价机制为导向加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认识不足,导师的双重责任使教学难以规范,研究生培养学制与科研项目周期存在矛盾,管理制度不甚完备等问题。因此,要树立高瞻远瞩的协同创新理念,强化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探索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机制以及建立综合评价体制等,进一步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人才培养观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应通过完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灵活引入创新文化、加快推进民族高校区域联合和中外联合培养等积极完善协同育人创新机制,大力提升新形势下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定位,建立"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推进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产业化学院建设,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打造专业(群),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工科教师队伍,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实施"2011计划"为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契机。针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存在问题,论述了研究生协同创新之内涵与特性、构成要素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最近审批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运作特点,首先说明了遴选有创新潜质的研究生,进入"2011协同创新中心",从事研究,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该机制在培养方案、学术文化、资源共享、人才成长环境和制度改革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在团队创新作为和研究水平提升上的优势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实施"2011计划"、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利用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机制,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高职与本科院校通过项目组织、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院校协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构建“校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之一,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需求,加强高校间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以泉州师范学院牵头联办服装学院的实践为例,分析、探讨开展“校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的背景、意义和运行模式,希望为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协同机制的建立是美国州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州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主要包括内部、外部两个部分,并具有协同主体角色定位明确、协同制度完善、协同组织机构专门化、协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特征。美国州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对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即:一是强化高校协同主体地位,激发各主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协同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制度规范设计;三是校内校外相互协同配合,促进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精彩纷呈,高校、政府、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等主体间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形式在高校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当下协同主体间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协同创新视域下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有序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在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创新要素共享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山西省主管政府部门牵头、校企联动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建设校企合作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做法,即政府部门主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对多进行校企对接,健全内部管理模式,人才流动带动了知识流动,完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建设,促成了校企共同培养人才,使政府、学校、企业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形成了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格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造就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兼具的拔尖创新人才,促进了高校知识型人才流向企业,因而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的内涵与关系,研究了典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了高职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轨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创新教育平台、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