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幸福而完满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充满精神自由的、有德性的、具有生命价值意义的生活。而现实的教育生活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教师自我放弃和缺乏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教师发展就是为了让自己拥有充实而有意义的幸福生活。教师应该学会感悟生命价值,在追求完满生活中促进专业发展;强化自我发展意识,在学会优雅生活中提升专业品质。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力量,新时代背景下,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要对生活和事业热情、执著,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爱心,公正正直,在其职业生涯中,具有生命意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教师既要关注自身生活质量,善于自我调节,追求职业幸福,也要关注学生生命,积极开展主体性教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能够改变教育观念,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有自我发展能力,能够自觉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3.
目前,部分地区在高考改革中加入信息技术科目的考核,一些曾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地位烦恼与苦闷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彷徨与失落中,仿佛见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触摸到了职业发展的希望。作为,“大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笔者也一直在追问自身职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今天,当信息技术走进高考是否真的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终极追求?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才能找寻到自己的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其实质就是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位居主人翁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管理,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成长是一条循序渐进、螺旋递升、追求生命质量至高的道路。教师是特殊的社会公民,他有着和其他社会成员不同的成长规律:文化意识伴随教师度过人生的全部历程;在“传道受业解惑”中展示自身的生命价值;永不停息的求索精神得到世人的尊敬。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立足自己的专业去终身学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甘当人师,立足事业的发展不断地探索,以此构成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境界。  相似文献   

6.
崔五洲 《课外阅读》2011,(10):129-129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艺术,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让学校成为养育人性的圣殿。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成长是一条循序渐进、螺旋递升、追求生命质量至高的道路。教师是特殊的社会公民,他有着和其他社会成员不同的成长规律:文化意识伴随教师度过人生的全部历程;在"传道受业解惑"中展示自身的生命价值;永不停息的求索精神得到世人的尊敬。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立足自己的专业去终身学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甘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辉  傅华平 《教书育人》2006,(11):33-35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各方面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Stephen D.Brookfield和Timothy G.Kegan认为,反思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个人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关注教师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不断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建设中"教师文化"是关键。当前在一些教师身上,职业价值主要停留在外在价值及报酬上;主体意识不强,缺少专业成长追求与规划;对教学研究认识有误区,缺少合作互助氛围。重构教师文化,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性假设,把握教师文化重构的灵魂;确立奉献社会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职业观,实现职业意识觉醒;不断改进行为方式,把对教育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作为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建设中"教师文化"是关键。当前在一些教师身上,职业价值主要停留在外在价值及报酬上;主体意识不强,缺少专业成长追求与规划;对教学研究认识有误区,缺少合作互助氛围。重构教师文化,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性假设,把握教师文化重构的灵魂;确立奉献社会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职业观,实现职业意识觉醒;不断改进行为方式,把对教育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作为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1.
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所特有的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它是自我意识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按时间维度划分,至少包括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代云珠 《河南教育》2007,(12):14-15
发展性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既是管理民主化在教师评价中的具体体现,也符合教师追求主动发展的人性要求.发展性评价能够提高全体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引导教师注重自身专业结构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浅析哲学视野中的教师需要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教师和教师专业发展重新认识的基点下,分析了教师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阐明教师在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功利、真善美、自身超越等的追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教师自身需要的满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教师人格价值的实现会有利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自我意识的"回归":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 教育不能以牺牲教师的幸福来造福学生,而应该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幸福自我的活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的发展进入高原状态,他们习惯于根据学校的要求来跟进自己的行为,没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与发展目标,这是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教师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在因素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更稳定持久的因素。教师具备终身教育的观念、学会学习的能力、专业反思的精神和自我更新意识,使自身职业的价值更多来自内部,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尊严与人性光辉的职业。  相似文献   

16.
使教师不断地获得专业成长的关键是不断调动教师自身的内驱力,使校本走向师本,即以教师发展为本,唤醒教师的事业追求和自我价值。教师是自我导向、自我驱动的学习者,是专业发展的主体。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搭建平台;让教师自主设计、规划自己的成长方案;让教师自主发展研究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惑,并不断地反思,从而不断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专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六种范式提出过"反思论"。"反思论"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自身的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在不断的反思调整中,构建自我,以此使自身专业得到不断的成长。随着近年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反思式教育不断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而且反思式教学也不断地得到实践,并且效果显著。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推广,广大高中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迎接全新的挑战,同时也要求教师不  相似文献   

18.
人的发展是不断吸取文化的营养的结果。工业化以来建立起的学校文化一味追求标准化和急功近利,缺乏文化内涵。理想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理念,实践重心应该转向对学生多元发展的关注。应当认识到,充满意义的学校文化对于学生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学校要成为丰富和完善人性的场所,就必须对教师的职业角色重新进行定位,走校本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教师的专业能力只有在课堂上才能显示其价值,教师的教学个性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和发挥,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只有在不断反思课堂教学后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对于教师来说,最能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方式是从自身的实际问题出发,发挥自己之所长,研究最贴近自己的工作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校本教研作为校本培训的主渠道,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有效地提升了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不仅可以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而且破除教师对“研究”的迷信,增强自己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自身的生活方式,从而在研究中,更深刻地理解自己行为的社会意义.体会到自己职业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