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业界动向     
出版业新秀——大雁展翅台湾资深出版人苏拾平成立的大雁文化,经过市场一年的征战,成绩斐然。目前已经有五个出版品牌加入这个平台,他们也陆续出版了20多本书。2006年苏拾平从城邦出版集团正式辞职后,筹资上千万元新台币成立大雁文化公司,希望打造一个能让编辑人专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05,(6X):30-31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最大的出版集团——城邦集团出现最大人事变动,集团董事长詹宏志日前决定退休,以完成阶段性任务的理由淡出城邦出版控股集团,成为继陈雨航、郭重兴(后又重建新集团)、苏拾平(转为顾问)后,又一位当年城邦出版集团创办人选择离开之人。詹宏志离开城邦后,仍会主导经营独立经营的PC Home on line,即网站、搜寻引擎、网站购物。  相似文献   

3.
万丽慧 《出版参考》2006,(16):27-28
用珍惜资深编辑人的心创立大雁文化 资深出版人苏拾平今年1月正式结束与城邦出版集团的关系.他去年曾公开表示,将以"公共财"的角色,分享多年出版经验,并没有再创业的打算,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在因缘际会下,2006年初苏拾平集资上千万元台币,再度筹组公司,成立大雁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雁文化).  相似文献   

4.
业界动向     
台湾苏拾平再度搭建新平台原城邦出版集团副董事长苏拾平自离职后,他的动向一直受业内人士关注,去年利用时间的闲暇,以公共财的角色,与公协会合作推出出版十大讲堂,将其出版经验及思考与各界进行了分享,新的一年,他再次集合能量,重  相似文献   

5.
业界动向     
台湾大块文化公司董事长郝明义、城邦出版集团副董事长苏拾平,经过一年多的讨论与构想,决定创办《网路与书》——Net and Books。 这是一个以服务读者阅读需求为中心的,独立于出版社、经销者、书店之外,客观而中立的媒体。为兼顾网路与书籍阅读的不同需求,同时出  相似文献   

6.
整合后的城邦出版控股集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邦出版集团成立于1996年,由三家出版公司(包括麦田、猫头鹰和商周出版)合并组成,在1997年正式营运.它也是台湾出版业资本运作的成功典范.2001年5月香港TOM集团的资金介入使其资本运作程度更加深入.他们先后又并入商周出版、尖端出版等知名传媒出版机构.2002年10月,由Tom.com在台湾投资收购的出版资产正式进行整合,定名为城邦出版控股集团.整合后的城邦出版控股集团包含城邦出版集团、计算机家庭出版集团、商周媒体集团、尖端出版集团、侬依国际媒体集团.城邦控股集团以杂志与图书的出版、发行业务为主.2002年整合后的集团事业包含40多本杂志及25个出版品牌.之后,城邦出版控股集团就进入了整体的内部整合阶段.经过一年多的调整与磨合,今年年初,城邦出版控股集团将旗下的各大出版事业集团集中到了一座办公大楼,这也标志着城邦出版控股集团将加速进入实质整合阶段.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的杂志出版市场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集团化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从2001年起,香港TOM.COM公司动用大量资金,陆续收购了电脑家庭出版集团、城邦出版集团、尖端出版社、商周媒体集团等台湾地区大型的图书及杂志出版集团,并通过对这些出版集团的整合,成立了城邦媒体控股集团,一举成为台湾出版业的龙头。城邦媒体控股集团通过强强整合、建设良性运作的管理平台,不但节约了经营成本,而且增强了集团资本运作的能力。城邦旗下的大型杂志集团,利用“品牌延伸”效果打造系列刊物,以及通过发展电子出版、开发杂志网站、培育网络社群等业务拓展多样化营销能力的经营策略,不但扩大了城邦旗下杂志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预示着杂志集团未来的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2,(12):36
正城邦在马来西亚成立城邦大楼暨城邦阅读花园位于吉隆坡大城堡的城邦大楼暨城邦阅读花园,是台湾城邦出版集团在马来西亚成立的首间有"阅读花园"的书局大楼。该四层楼的城邦大楼包括阅读花园、智慧楼、创意楼和传承楼。城邦媒体集团首席执行长何飞鹏在  相似文献   

9.
何飞鹏指出,他从一个不甘心的变成一个认命的数字阅读者,差不多是两年的时间。目前担任城邦出版集团首席执行长的他说:"看到Kindle、iPhone、iPad大行其道,我知道数字阅读这件事情,已经势不可挡了。"  相似文献   

10.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1,(7):40
城邦讲谈社合攻华文数字出版城邦媒体集团2月10日与日本最大出版集团讲谈社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在半年后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华文数字出版市场。城邦媒体集团首席执行长何飞鹏说,  相似文献   

11.
何飞鹏指出,他从一个不甘心的变成一个认命的数字阅读者,差不多是两年的时间。目前担任城邦出版集团首席执行长的他说:"看到Kindle、iPhone、iPad大行其道,我知道数字阅读这件事情,已经势不可挡了。"  相似文献   

12.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2,(10):40
格林文化正式脱离台湾城邦出版集团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格林文化公司正式脱离台湾城邦出版集团,成为独立公司。消息一出,震动整个台湾出版界。在波隆那童书展自设摊位长达13年的格林文化总编辑郝广才表示,格林文化目前已经有400位国际插画家的合作关系,将市场放在了国际。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最后一年年尾,马来西亚的两份权威华语报纸《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以头版的位置褒介了台北城邦出版集团。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令当时工作在异乡的本人,阅后感触良多。同处华语出版界,我想,大陆的出版人也许可以从中汲取些什么。 台湾城邦集团是一个由三家出版公司(麦田、猫头鹰、商周)合并而成的出版集团,创立于1996年9月,到1997年1月开始正式运作;1997年6月城邦(香  相似文献   

14.
1996年9月由麦田、猫头鹰和商周出资共同成立的城邦集团标志着台湾第一个出版集团的诞生,2001年5月,香港和记黄埔集团总裁李嘉诚以旗下TOM.COM公司名义投资台湾网路家庭PC Home集团与城邦集团,成立新公  相似文献   

15.
徐开 《出版参考》2006,(1X):31-31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城邦出版集团旗下诞生的风格出版社——边域,因总编辑李亚南离职,面临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6.
据香港媒体报道,Tom.com近日正式宣布落实重组台湾出版业务,完成后城邦出版集团将成为Tom台湾出版事业的旗舰,旗下业务部门包括商周媒体、尖端出版社、计算机家庭及城邦。重组后Tom将持有76.71%的城邦出版股份,余下23.29%则由HMG MI持有。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10,(1):40-40
近日,TOM集团旗下的台湾城邦文化宣布,推出名为“POPO原创网”的电子出版平台。城邦文化首席执行长、身兼台湾数字出版联盟理事长何飞鹏表示,POPO仅为城邦转型为多媒体出版集团策略的第一步,暂时只推出文字和图片,未来将推出更多新产品,提供包括电子阅读器、计算机和手机等多种阅读模式,为用户带来更立体的电子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8.
力惠 《出版参考》2005,(5X):34-34
据台湾媒体报道,城邦控股集团与台湾本土兴柜管理暨信息顾问公司前进国际公司合作,成功导人Oracle ERP系统。此计划由城邦出版集团总经理何飞鹏担任项目领导人,从推动内部信息系统,延伸至出版产业供应链建置共同信息平台,预计投资1亿元新台币。  相似文献   

19.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城邦出版集团旗下诞生的风格出版社--边城,因总编辑李亚南离职,面临生存危机. 来自诚品书店的李亚南,决定离开一手催生的边城出版社,回到诚品去,她说,城邦的经营风格和理念已经改变,在想法有落差的情况下,她选择离开.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两岸出版业者互动有增无减,过去图书出版品是交流重点,如今杂志业者也寻求各种合作可能。城邦出版集团旗下PC home集团总经理童再兴说,台湾杂志市场成长空间有限,可以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