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杰 《初中生必读》2016,(Z1):21-22
有一位讲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说着,讲师拿起一杯水。有人说200克,也有人说300克。"是的,它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讲师又问。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讲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  相似文献   

2.
正正上课时,老师突然拿起一杯水:"同学们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200克,也有人说300克。"是的,它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老师又问。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老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1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1  相似文献   

3.
一位讲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问学生:"这杯水有多重?"有说20克的,有说500克的。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若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讲师在压力管理的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听众说:"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听众有的说20公克,有的说500克不等,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  相似文献   

5.
放下这杯水     
老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学生:“各位同学,你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学生们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老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你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一杯水的质量是一样的,但是你若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我们都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大道理: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我们才能够拿得更久。压力是好事,但对待压力一定有一个“度…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07,(7):49-49
心理课上,一位老师端起一杯水,问在座的学生:“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有的学生说40克,有的说500克不等。 老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端住它多久?”  相似文献   

7.
一位讲师在给同学们上一堂如何缓解压力的课。他拿起一杯水,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同学们的答案从20克到500克不等。讲师说:这杯水到底有多重并没有多大关系,我  相似文献   

8.
一位讲师正在给同学们上一堂如何缓解压力的课。他拿起一杯水,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同学们的答案从20克到500克不等,讲师说:“这杯水确切有多重并没有多大关系,我们要考虑的是你得拿着  相似文献   

9.
价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威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他继续问道,还是有人举起手。  相似文献   

10.
从医院回来,我翻箱倒柜找那个信封。母亲问我:"陈木青见过龙儿了?"我说:"是。"母亲又问:"医生怎么说?还能撑多久?"我找到了那个信封,从里面抽出那几页纸,是离婚协议书。我说:"医生说他没几天了。我要马上同他离婚!"母亲失色,大声说:"你疯了?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还在乎这几天吗?"  相似文献   

11.
一杯水压力     
正上课时,老师突然拿起一杯水:“它只有200毫升。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 很多人都笑了:“200毫升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相似文献   

12.
拍脑瓜     
施琦 《中学生天地》2015,(2):38-39,31
左脑风暴小波、哈里和简森三个人是同学。有一天,三人坐在一起说一件事情。事后有人问小波:"哈里说的是真的吗?他是不是在说谎?"小波回答:"没有,哈里没有说谎。"这个人接着问哈里:"简森说的是真的吗,他是不是在说谎?"哈里回答:"是的,简森在说谎。"这个人又问简森:"小波在说谎吗?"那么,简森会如何回答呢?  相似文献   

13.
<正>"妈……"王睿张开嘴喊了一半,寂静的教室里突然抬起六十多双眼睛看着他,王睿顿时红了脸,生生地把后半句"妈"咽进了喉咙,嘴里咕哝着:"我以为在家呢!"同学们这才反应过来,"哈哈哈哈"地笑开了花,一旁的老师也笑了,走到王睿身边,抚摸着他的头说:"睿睿,有事吗?"王睿不好意思地笑了,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上述这一幕,作为教师特别是女教师的您一定经历过吧?笔者曾经历过多次,每次都是笑笑而过,只觉得这不  相似文献   

14.
看过一个故事。一天.一位老教授给大学生做演讲。他端着一杯水,问听众:“大家猜猜看,这杯水有多重?”有的说50克,有的说125克,也有的说150克。教授不置可否,只是笑着对大家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拿着它一点也不累。如果我端几分钟,会怎么样?”听众答道:“没什么。”教授点点头。又问道:“如果我端一个小时呢?”“胳膊会酸痛。”教授又点点头,  相似文献   

15.
一杯咖啡     
<正>教授来上课时,同学们都很吃惊,因为他端着一杯咖啡来到了教室。他把这杯咖啡举得很高,让班上每个同学都能看见。"请你们大家猜猜我手上这杯咖啡有多重?"教授这样问大家。"50克!""100克!""125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教授笑了:"老实告诉你们,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称过这杯咖啡的重量。"接着教授提高嗓门继续说,"但是请你们注意,下面我要提问题:如果我把这杯咖啡这样举几分钟,会有什么结果呢?"  相似文献   

16.
一瞬间     
她紧偎着他,说:"上帝啊,青春过得多么快呀!我们彼此相爱过,还是没有爱过--这怎么能忘记呢?自从咱们相识以来有多久啦--是一个小时还是整整一辈子?"  相似文献   

17.
国内有个朋友让我帮他找一些资料。我问:"你什么时候要?"他说:"这两天吧。"因为跟他很熟,于是我接着问:"两天是多久?"他说:"一个星期。"中国人说话喜欢用虚数,这对于我周围的德国人来说,就会给弄糊涂了。对他们来说,两天就是两天,怎么可能变成一个星期呢?"我马上办。"这句话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一分钟、一小时,但也有可能意味着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这要说给德国人听,他们该睡不着觉了,非琢磨出个所以然来不可。为了提高效率,德国人基本上什么都要量  相似文献   

18.
梁梅 《高中生》2013,(1):25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了医院。"你弟弟住院多久了?"我问。"6年。"做兄长的回答。"6年?"我震惊。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知道了。"  相似文献   

19.
[题目]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然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相似文献   

20.
认可平淡     
偶遇故友.闲谈中他问:"你还在上学吗?"我说,"我不上学干什么?"他问:"你上什么大学?"我说:"师范!"他说:"作教师,一辈子平平淡淡有什么意思,年轻有为,干点别的多好!"我说,"我觉得作教师挺好的."他听了我的话欲笑未笑,那意思分明写在脸上:都什么年代了,还死守老一套不放,迂不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