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简讯     
《宁夏教育》2010,(3):39-39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宁夏今年城镇农村“百校牵手”今年,宁夏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组织实施“百校牵手”城镇学校帮扶农村学校计划。宁夏“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后,上学难的问题已不存在,但城乡间的教育仍然存在差距,城镇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资源、教师素质普遍高于农村学校,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是目前家长呼声最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丽  张苗妙 《人民教育》2023,(18):51-53
<正>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浙江省宁波市根据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简称“教共体”)建设。“教共体”是义务教育阶段城区或镇区优质学校与乡村或镇区学校结对形成办学共同体,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的学校发展模式。近年来,宁波全市603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覆盖率达100%。同时,宁波市江北区获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海曙区、余姚市经验入选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区域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吉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紧紧围绕“保障教育公平,推进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全市义务教育呈现均衡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泰和县、吉安县先后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吉安市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建设为着力点,确立“城乡一体发展、校校标准建设、队伍质量提升、整体水平均衡”的发展思路,以政府保障为前提,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为基础,以提升办学质量为重点,以强化队伍整体素质为突破口,统一实施城区、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实施城乡校际联盟系列措施,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地区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研究》2010,(1):189-189
近日,沈阳市教育局正式启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推进城乡学校之间的全面合作,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魏丽娜 《辽宁教育》2012,(3X):68-69
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义务教育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教育质量提升和学校内涵发展上来。近年来,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在教育质量上的差距仍然显著。应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建立教师培养、交流和管理机制,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切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7.
(节选自吉林省省长王儒林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突出工作重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各地要按照部署,把握时间节点,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实施,确保按时实现目标。重点要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统筹学校规划布局、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要着力解决好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捆绑式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利弊可简要概括为“三长两短”。 一长:强力推进均衡发展。“捆绑”带有“强制性”,比“手拉手”、“心连心”之类层次更深、要求更高,对参与“捆绑”的双方,实行“考核捆绑”、“待遇捆绑”,捆绑双方“同在一条船上”.只有“同进退.共发展”才是出路。  相似文献   

9.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能满足广大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公正,也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双高普九”成果,加快推进“教育强县”创建工作.本文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办学差距,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工》2010,(4):32-32
近日,广东省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市、县将规范化学校建设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对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情况进行全面摸查,“一校一案”,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采用中国六个省所有县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层面数据,全面评估了"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改革虽没有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城乡间学校教育财政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现状,但在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配置差距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机制"政策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强化对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责,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京成人教育》2011,(12):63-63
农村中小学、城区落后校、特殊教育等,在各地都是义务教育领域中的“短板”。近年来,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北京市加大投入改善学校硬件,优化教师队伍,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宜丰县文教局在义务教育阶段积极推进“无差别教育”,努力实现区域内学校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四个无差别,缩小城乡、校际间的差距,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基础教育实现了快速、健康、均衡发展的好势头。近年来,曾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  相似文献   

14.
本刊本期就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起点",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部地区某县城乡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县域城乡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依然严重不均衡,教育经费投入依然很不均衡,师资力量依然非常不均衡,城乡学校教学质量也存在太大差距。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提出的推进策略是:(1)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在提供充足财政支持的同时,确保办学经费的合理分配;(2)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科学合理地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必须方便农村学生就近入学,着重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明显差距,乡镇和农村学校应提升办学质量而非扩大办学规模;(3)扎扎实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4)加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建设城乡学校教师合理流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2019年,西宁市借鉴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果,打破城乡区域、隶属关系、管理层级等多重限制,整合城区与县域职业教育资源,组建了“城校+县校”3个区域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探索以“四互四共”为基础的集团化办学“西宁模式”,推动全市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城乡职业院校发展优势互补,着力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闻背景2010年9月份,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三进"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工作。泰州市教育局明确"三进"工作集中推进的时间是两年,到2012年,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要基本建成"三进"工作合格校,20%左右的学校建成"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石家庄市以建设现代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在推广桥西区“联合校”、井陉县“学区一体化”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管理和质量”这个核心,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  相似文献   

19.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城乡的差距主要是教育的差距,教育的差距是城乡差距的核心,教育的贫困是社会的贫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维护和创建教育均衡的实践。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从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但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水平仍然比较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校际差距比较大.2 0 0 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积极采取措施,逐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统筹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机制,努力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