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柳公权、杨凝式、苏东坡、蔡襄均以继承颜真卿而成为光耀千秋的书法大师。元明两朝,帖学兴盛,颜真卿几乎被书坛遗忘。清康雍乾年间,先是董其昌后是赵孟颊书法笼罩书坛,帖学式微,书风萎靡。乾嘉年间颜真卿书法再次隆兴,培育了刘石庵、伊秉绶、何绍基、张廷济、赵之谦、翁同和、谭延闿等一批碑帖兼擅的书法大师,使中国书法又一次进入到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2.
颜真卿成为历史上书法大家的渊源是因其既承家学、又参名师;既学古人,亦学唐代人;既从文人书法家获益,又向民问吸取营养;既学楷书、行书,也研究其它各种书体。师古不泥、学人能化。  相似文献   

3.
苏轼曾对唐代的诗、文、书、画的佼佼者作了一个总结,他认为写诗杜子美第一,作文韩愈第一,书法颜真卿第一,绘画则是吴道子第一。这几个人当中,吴道子属于"半路出家"型,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吴道子开始是学书法的,曾经拜张旭、贺知章为老师,  相似文献   

4.
颜真卿成为所史上书法大家的渊源是因其既承家学、又参名师;既学古人,亦学唐代人;既从文人书法家获益,又向民间吸取营养;既学楷书、行书,也研究其它各种书体。师古不泥、学人能化。  相似文献   

5.
颜真卿在书法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仅论述两点:一是对影响和控制书坛四百余年的“二王”书体进行了革新,自创了颜体。关于颜真卿革新成功的原因,必须看到颜氏家族自颜回以来所形成的优秀道德人格在颜体形成中的作用。二是在书法美学方面,颜真卿重举壮美大旗,其家族的优秀道德人格促进了他对壮美思想的追求,颜真卿成为书品之美与人品之美高度契合的典型。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书法教育主要目的应当是培养青少年的书法艺术审美观。在我们的书法课堂中,一旦将书法艺术的教学简化成书法技巧的练习,是有碍于书法艺术的审美属性和文化属性传播的。例如我们在学习颜真卿《勤礼碑》的时候,除了技法的传授,我们还要让学生了解到颜真卿所处的历史背景,要让学生明白颜真卿崇高人格的养成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他的人格与书格是如何完美结合的。翻开《江  相似文献   

7.
《元次山碑》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代表作之一。现在拓本质量较差,是为憾事。河南焦作新发现之明拓本,为研究颜氏书法提供了宝贵的书法资料。  相似文献   

8.
唐代书法艺术的成就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书法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书家、书体、风格流派,还是书法理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唐代开明政治和唐太宗的鼎力推崇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颜真卿、张旭、怀素、柳公权等一代大家们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楷模。这的确是一个开宗立派、人才辈出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颜书”,是指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传世书法作品的总称,是我国人民比较喜爱的一种书体和习字“范本”。南宋诗人陆游曾家,更重视吸收“俗书”(民间书法)中生气勃勃的艺术精髓。前人评述唐代灿烂辉煌文化时,往往把颜真卿与杜甫、韩愈相提并论。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在《快雨堂题跋》里的一首绝句就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辅导》2010,(36):F0002-F0002,F0003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在书法上的成就,他和颜真卿齐名,世人美誉柳公权和颜真卿的字为“颜筋柳骨”。  相似文献   

11.
我虽酷爱书法,但对书法知识知之甚少。今读《颜真卿》,深有感触,不禁对颜真卿这位书法家心生仰慕之情。我最初学也最擅长的字体是颜体。每次翻开《勤礼碑》,流连于那丰腴端庄的碑文,我便会猜想颜真卿的样子——他一定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弱书生吧。可是,走进《颜真卿》,我才发现,我心目中那个颜真卿的形象被颠覆了。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书法艺中,“颜体”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字体。它刚劲、端庄、流畅。这种字体是经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长期摸索而创造和形成的。颜真卿少年时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但他勤奋好学,常用黄土在墙上练习写字。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诸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学习。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这位名家能把全部本领都传授给他。但是,拜师已好几个月了,老师却很少给他讲什么,只是常将自己写的字和历代名家的字迹给他,要他“倍加工学”,反复揣摸,并要他多多领悟自然万象,从中探求启示。求学心切…  相似文献   

13.
“颜筋柳骨”说的是唐代楷书的两种书体风格,分别指柳公权的“柳体”和颜真卿的“颜体”。这两种书体将唐代的楷书艺术推向了顶峰。中唐时期的颜真卿以其“内含筋力,形体端庄,楷法尽备,笔力雄强,气魄宏伟”的书风.自成一家,深受广大初学书法者的喜爱,故有“学书先学颜”之说。下面就颜真卿及其代表作《颜勤礼碑》简单地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这一书体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7月21日 晴 我虽酷爱书法,但对书法知识知之甚少,今日读《颜真卿》,深有感触,大为仰慕。我最初学也最擅长的字体便是颜体,每次翻开《勤礼碑》,流连于那丰腴端庄的碑文,我便会猜想颜真卿的样子——他一定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弱书生吧。可是,走进《颜真卿》,我才发现,我心目中那个颜真卿被颠覆了。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3)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帖《多宝塔碑》至今仍为书法范本中的珍品。安禄山造反后,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急报朝廷,并召募人马万余讨贼。其族兄颜杲卿本系安禄山提拔的常山太守,也起兵响应真  相似文献   

16.
风和日丽的春天,午后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我踏着轻松的步伐来到了初一某班的教室。相互问好之后,我开始了我的开场白:生活中,我们都渴望美、追求美。美无处不在。有自然界的美,有行为习惯的美,有形象美,有精神美等。这节课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感受隋唐时期的艺术美。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漂亮的书画作品。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并讲述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的故事。他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是我国继王羲之后在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见长,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你们看《玄秘塔碑》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  相似文献   

17.
唐代正字运动蓬勃开展,颜真卿深度参与了正字运动,并手书《干禄字书》。同时,正字运动也对他的书法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发现,以《干禄字书》为时间节点,颜真卿此前的创作中通、俗二体用字较多,而在其后的书法实践中正字选用大幅增多。可见,正字规范对其晚年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颜真卿《多宝塔碑》是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推荐的临摹范本之一。小学书法教材选用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作为临摹范本,便教利学,适合于学生书法入门的学习。《多宝塔碑》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包括笔画讲究变化,用笔注重书写性,结构追求和谐、均匀等。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11,(Z2):22
【闲言碎语】颜真卿是唐代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开创了"颜体"之风,同时他也是伟大的爱国者,有一颗热爱大唐的赤诚之心。这样的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杰出人物,对青少年的规劝,应该最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先祖为琅琊颜氏,五世祖颜之推从北齐人周,最终入隋定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颜真卿为世人所重者,一是书法,二是忠义。而在赞赏和高度评价其书法艺术的同时,又每每把艺术风格与人格品质联系起来,所谓“书如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