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明是一种创造生活的事业。在发明世界里驰骋的每一颗头脑,都是一座熔炉.它们把来自生活的思想原材料,例如对生活中某一事物的不满足等.加以熔化、提炼、改进、组合,形成新的发明构想,进而努力去实现它。发明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第一流的炼金术。  相似文献   

2.
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人们都有顾名思义的习惯,有时这样做也许是正确的,比如鸭嘴兽的确是“兽”而不是“鸭”,因为它虽然像鸭,却是一种哺乳动物。有时却与想像的完全不同,比如,海马其实并不是马,鲸鱼也并不是鱼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的材料都有电阻,它可以限制经过的电流,使物体发热。人们利用电阻发明了许多东西,给生活带来方便,但在有些情况下电阻被视为“麻烦”,不受欢迎。比如,电能是当今世界最便捷、使用最广泛的能量,但是它在输送中不断被电阻“截流”,损耗很大;电脑等一些比较“娇贵”的电器因为需要散热,不得不把一些关键部位暴露给无孔不入的灰尘。  相似文献   

4.
衰老:一个悬而未解的谜 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可以用“生、老、病、死”四个字来概括。在解释这一现象的过程中,科学已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过去,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夫妻同房之后.就会生出孩子来,而“小不点”又怎么会长大。是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来自父亲的精子和来自母亲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相似文献   

5.
潘金宽 《科学中国》2007,(10):14-16
“气垫”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气垫技术”的应用就不是人人皆知了。气垫技术可以大大减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极大提高物体的运动速度,使得许多运输工具具备多重功能,如虎添翼,显示出很强的军事和民用价值。可以断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气垫技术”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6.
刘正生 《世界发明》2003,26(5):14-15
组合发明法爱因斯坦曾说:“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善于发挥组合作用的人,往往都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新的组合,就是创造发明。大千世界,茫茫宇宙,也不过是由100多种元素、200多种基本粒子,经过千变万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革新》2002年第4期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历经坎坷终成道》。就在此间,我的又一项专利技术———一种全景特写近摄附件研制成功,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专利。这项发明纯属偶然,是在一次摆弄相机时不经意间发明的,我称它是一项“捡”来的专利。但就是这“捡”来的专利,却可以说是摄影史上关于近摄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将影响整个摄影界,意义重大。众所周知,拍摄小件物品必须使用一种近摄附件并靠近物体拍摄。目前常用的近摄附件有近摄镜、近摄接圈、近摄皮腔等。在使用这些近摄附件时,景深很浅,拍时需仔细对焦,而且只…  相似文献   

8.
不知打从何时开始,“创造”、“创新”、“发明”等词汇格外吃香起来,人们对“创造性思维”、“创新成果”、“发明家”顶礼膜拜,无比崇敬。是的,我们随时随地只要睁开眼睛一看,哪一样东西不是人类创造的结果?且不说电灯、电话、电视这些了不起的人类智慧结晶,就是日常用的针头线脑、细微芥末的各种用品,哪一样不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发明积累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2006,(8):12-12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发明了外观和功能都与昆虫复眼一样的人造“昆虫眼”。科学家说,这一仿生学成果,可望广泛应用在化工、医疗、军事等领域中。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02.5人们在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时,常常会碰到物体高度测量的问题,如监测工厂污染要测量工厂烟囱的高度,建筑工地要测量建筑物的高度……一般地,人们都是使用测斜仪和水准仪,或经纬仪等仪器,采用分级测量的办法完成测量工作。这种方法测量步骤繁、数据多、难计算,并且使用测斜仪和水准仪的误差相当大。对于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高度的测量,设计制作一种“正切定比测量仪”,会使您的测量工作步骤简、数据少、易计算、误差小。一、正切定比测量仪的设计原理与创新点任何物体的高度与其同一时刻在太阳光照射下留在…  相似文献   

11.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就是空间与时间。无疑,宇宙是无限的,东汉张衡在《灵宪》中强调“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明确指出空间和时间都是无限的。然而近现代有人拿时间和空间做文章,建立“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学说”,可他们连“空间”与“时间”的概念都尚未搞清楚。时空概念的含混不清,不利于人类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一、时空概念(1)相对的空间、时间与绝对的空间、时间(宇宙)空间最初从物体的体积延伸而来,体积有大小之分,哪个物体比哪个物体大,也就是说体积是有限的相对的。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物体的体积不是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12.
我想发明一种多功能文具盒,这种文具盒有“四怪”:第一,它可随心所变,只要你心中想什么形状,它就变出什么形状;第二,你想要它变成什么颜色,它就变成什么颜色;第三,每个人都要自己去拿文具,比如你正在写钢笔字,不小心把字写错了,你就可以对着文具盒轻声地说一声:“我要胶带纸。”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说,发明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发明家。但是,不是每个发明都有市场。由于有的发明家固有的性格和天性,注定他们的市场意识不会很强,搞出来的发明往往脱离现实,终最还是束之高阁。比如,大家一起讨论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往往都是发明的启蒙,但不要把这些特殊性方法当成一项发明而整日盲目追求。  相似文献   

14.
平静的地平线上,伸出一只有力的手,她正托着一轮小小的太阳冉冉上升……,这就是永泰小学的校徽,她巧妙地把“永泰”两字的声母艺术字体Y、T组合起来,简洁而富于艺术性,从这里也可以对学校“美育”、“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08,(3):3-3
“目”按一下圆点键,因为目就是圆圆的眼珠;“口”则按字母“0”;“命”字键入AOP;“义”用逗号键加“X”键;“鲁”字上头是一条鱼,像手写字母“D”,下面一个日像“B”,分别按“D”键和“B”键……北海市七旬老人梁传仁春节期问向记者演示了他发明的这种“跟着感觉走”汉字键入法的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6.
那些领导科学潮流的主要发明,许多都不是由有着高薪厚职的专业科学家完成的,而是由那些既有天分又没那么多思想束缚的业余或"外行"人士完成的。比如,发现天王星的是一位教堂风琴师,而复印机是由一位律师发明的,发明彩色摄影的人则是一位钢琴师……的确,这样的事例着实不少。  相似文献   

17.
通常人们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属性,属性是事物的一个基本范畴。“事物”和“属性”是否分离,两者关系如何,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如何区分是哲学上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事物的矛盾属性无处不有,无处不生,辩证法没有说明原因。本文从组合的角度研究认为:组合是事物存在的方式,任何事物既是组合的结果,又是被组合的对象。组合是事物与属性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事物一切属性皆由组合产生,内部组合产生本质属性,外部组合产生非本质属性,两个事物体间的组合产生“对立统一”属性。“组合产生属性”是哲学的阿基米德基点,一切哲学问题都与之有关,它是一把开启哲学的钥匙,用它可以诠释所有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真空”两个字,顾名思义,可以解释为“真”正的“空”无所有,也就是说,在它里面,既没有固体又没有液体,更没有气体,因为世界上的物体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总不过是这三类中的一种。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把某个地方的所有物体都拿走,这地方不是就成了“真空”吗?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固体和液体都有着一定的体积大小,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把它们取走,可是气体却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它能够无孔不入地到处瀰漫。尤其是我们生活在大气中,到处都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中研究机械运动时,总是离不开参照物。什么是参照物?某些物理教科书的定义是: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那个物体叫参照物。教科书还说,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比如人坐在行驶的汽车内,如果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如果选择汽车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在一般情况下,都选地球为参照物。我们知道,天文学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地心说”与“日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及其它行星都围绕地球转动。而日心说则与之相反,认为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与其它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现在人…  相似文献   

20.
组合法是发明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包括同物组合和异物组合两大类。正反组合法是异物组合法中的一种特殊方法,它将两个正反对立的物质或物体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新物质或物体,也叫对偶组合法。两个正反物可以是正负离子对、空穴一电子对、正负电荷对、南北磁极对和凹凸状物对等等。正反物两者共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