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爱民 《职业圈》2014,(9):11-11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连接企业与员工的平台,也是传承、实践、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石和重要载体。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缩影,它是班组全体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与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共同认知的价值标准、共同拥有的基本信念及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因此,对企业班组文化建设进行探讨,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晶 《职业圈》2012,(23):109-110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班组文化建设,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盘电公司建设和谐企业从管理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班组抓起,使文化建设最终落脚到班组,通过建设和谐班组,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班组团队精神,努力培育优秀的班组文化,将班组文化全方位辐射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构筑班组的管理文化、安全文化,成本文化、学习文化,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促进公司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静波 《职业圈》2012,(29):15-15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中最基础、最关键、最前线的管理单位,班组安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组安全文化既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细胞”。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必要补充,因此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于海江 《职业圈》2013,(23):108-108
班组建设最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企业的发展以及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企业班组建设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成效之中。因此,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快企业班组的建设和完善,对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班组是企业的基石。班组建设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是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班组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江苏测井JS307班组在服从上级有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结合班组员工的实际情况,推行“心想事成”管理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凯荣 《职业圈》2014,(16):104-105
班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视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只有深入到班组,落实到班组,才有可能真正出成效,形成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与体系.毛泽东同志当年曾指出:“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文化建设落实到班组,对于企业而言,正有类于红军的“支部建在连上”.它之于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都将提供极大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于洋 《职业圈》2013,(24):146-146
班组是企业细胞,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只有抓好班组文化建设,企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展翅腾飞,迅速发展。班组建设,是企业综合性的基础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体,既涉及行政部门又涉及党群组织。班组既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又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企业活力的源泉。只有把班组文化建设抓好,才能强化劳动纪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推进技术和管理现代化,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只有班组充满生机,企业才会有活力和后劲,才能发掘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张豪 《职业圈》2014,(36):120-120
班组既是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载体,也是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落脚点,还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要稳步发展,就必须把班组工作抓好,提高班组工作水平和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建设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班组。只有班组充满生机,企业才会有活力和后劲,才能发掘出蕴藏在广大职工群众中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标要在班组中落实,企业效益要通过班组实现,安全生产要由班组来保证,企业文化要靠班组来建设。班组是企业孕育、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是企业职工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一、政工人员与班组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政工人员是从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的主体。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最基础、最基层的组成部分与环节。从表面上看,二者并无较大关联。其实不然.政工人员与班组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又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王新国 《职业圈》2013,(24):115-115
一、加强班站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企业内部里最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就是班组,整个企业的管理系统被班组建设的方方面面所涵盖,所以班组的建设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它体现了石油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的特点。所以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可以使得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展得到推动,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企业整体的效益有所提升,因此班组的建设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余莉  刘铝铭 《职业圈》2013,(9):26-26
新形势下,随着“三基”工作的不断深入。石油行业对推进班组建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如何充分发挥工会在班组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班组建设再上新台阶。是石油行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一。班组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抓好班组建设.油田的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否则。企业发展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第二,加强班组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企业管理思想、发展思路都要具体落实在班组、岗位,班组建设能否搞好。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加强班组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基层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执行力要在班组中体现,企业的效益要通过班组来实现,企业的安全要由班组来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措施要通过班组来落实。因此,无论是政治工作还是和谐厂区建设工作.都要从班组抓起。”尽管加强基层班组建设的方法很多。但是,笔者认为:“选准班组长、培育班组魂、夯实班组基、凝聚班组心”,是加强基层班组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林可夫 《职业圈》2012,(28):30-30
文化建设难在落地,关键在创新载体。正泰集团结合学习型班组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基层,让企业文化建设回归到员工: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把文化建设的成效列入到企业的目标管理与考核之中,实现企业文化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相似文献   

14.
张钧 《职业圈》2011,(36):101-101
近年来,大庆油田电力集团杏南工区党委始终牢固树立班组是企业基石理念。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下移到班组.将创建“标准化班组”工作作为建强基层的一个重要载体,对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班组建设之花硕果累累,喜获新经验、新成果:通过班组建设.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员工技术素质逐步增强、班组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员工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班长关心员工。互帮互助。使班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团结和谐的班组人际关系和工作空间极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加坚定了员工“把好供电南大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心和力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最基层的班组,其建设的内涵才是真正成为企业安全高效、凝聚人才、开拓创新、团结向上的活力"细胞",是企业发展的根基.结合胜利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围绕建设"百年胜利、百年创新"的总体目标,油田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等各行各业注重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和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各项工作不断向更高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6.
姜利 《职业圈》2012,(26):104-104,106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各项生产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各项任务都要依靠班组去完成。所以班组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利润得以实现的基础,是系统吸取营养的根系。所以全面加强班组建设,创建设标杆班组是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伟 《职业圈》2014,(27):114-114
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在于班组,做好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能够为企业完成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班组标准化建设。现在就供电公司的班组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班组是电网企业最基本的单位,南方电网广东江门鹤山供电局鹤城供电所配电运维班长期以来在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形成具有"'全'家福"精神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文章通过梳理该班组安全文化的建设历程,试图为国有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或启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包括:"反哺"互助精神薪火相传、发挥基层党支部的...  相似文献   

19.
班组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细胞,能够为企业创造活力。是企业工作的立足点,只有保证每一个班组都充满生机,才能促进企业长效发展,获得经济效益。企业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建设发挥班组活力细胞的作用,有助于企业深化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因此,要加强对企业班组建设工作的探究,建设高水平班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与班组建设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通过班组建设体系的切实推进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文化的实效性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解答式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