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夏国峰 《中小学电教》2011,(10):129-129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加快,信息量大增。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21世纪的现代化人才应具备特征之一。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是学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可借鉴的教学模式,适用的教学方法有限,教学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之中.本人就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谈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晓霞 《成才之路》2009,(11):30-3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小学信息技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因而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及时反思,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4.
崔玮玮 《考试周刊》2014,(81):119-119
高中信息技术是适应时代发展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计算机运用意识、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等意义重大。本文从利用游戏活动创设情境、开展任务教学及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等方面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项目教学法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项目教学法适用于学生素质参差、学生自控能力薄弱、课程应用性比较强的教学.在青海藏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意义建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提出著名的创造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创客教育实现学生由知识接受者到知识应用者和再造者的转变。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工具性学科,较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无疑是创造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再创造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薇 《黑河教育》2010,(1):62-62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正是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这一要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应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树立自主创新的学习理念,形成较全面的信息技术素质,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方法的现状,并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设想。  相似文献   

9.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内容较为丰富、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主题式教学方法能够在有效激发高中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本研究主要分析和研究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主题式教学的实践意义和实践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不断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课既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又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切入点,狠抓上机操作这一重要环节,采用“任务驱动”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学生通过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从而逐渐形成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学科意义上看,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知识能力层次上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是每一位心智正常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的;从评价方式上看,目前这门课程还未出现具有选拔性的评测。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的教育综合实践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信息技术现已经融入许多科目的教学中,在中小学的教育综合实践课程中也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3.
陈全忠 《成才之路》2012,(32):93-93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在当今社会,可以说它是一门工具课,跟学习我们的母语、学习英语、学习驾车一样重要。它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息息相关。目前,信息技术课已经普及到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好此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好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及学习此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是我们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人员的主要研究课题。现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梳理总结以下学生学习好信息技术课程行之有效的几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基于此,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势在必行。一、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新型基础学科,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运用易于学生接受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被提上了中小学的课程中,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如何体现其教育价值?如何实现其价值?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和思索中,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中,就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为重点,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及其它综合素质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传统学科,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当前,利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不但实现了分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教学目前仍未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很多内容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海南教育》2013,(2):86-86
<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基于此,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势在必行。一、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特点,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实践必不可少。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可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和主动探究的重要性。如何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有效支撑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值得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