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数感”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授而能够获得的,培养学生的数感,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去感知、去体验。  相似文献   

2.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实 :学生有着扎实的数学基本技能就是计算 ,但一旦出现错误时 ,学生只会简单地重复计算。在此过程中 ,学生参与的只是计算的技能 ,而缺少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态度和对数学的情感等。发展性目标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能够进行一定的估计、推测和反省。一、与现实生活联系培养数感决定数学修养的高低 ,最重要的标志是看其能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 ,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 ,老师根据学校运动会的实…  相似文献   

3.
吕彩霞 《甘肃教育》2011,(24):33-33
所谓“数感”,就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应用数的意识,它可以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感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用数学观念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如何理解数感,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解决生活问题呢?  相似文献   

4.
数在人们的数学学习中更是贯穿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一、在生活体验中感知数感数学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是人们对生活实践的抽象概括。新课程更是提倡数学的应用性,要求要引导学生主动感知、发现、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数的意义,建立数的联系,从而初步建立数感。通过体验生活来感知数感,首先要让学生养成一种  相似文献   

5.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形成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数感来源于数学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良好的数感,可以将数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学得也更为轻松.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6.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它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建立明确的数的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联系数学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桥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增强学生对“数”的感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实现数学教学的深层次价值。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估算教学、引导动手实践、注重问题探究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感,实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这就是数感。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实践证明,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数进行充分感知,不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9.
数感能力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接感受,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实现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案,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数感要素融入学生的思维认知体系之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实践活动、生活场景、角色扮演、数学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感能力,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被首次提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包括联系现实背景和具体情境理解数并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为解决问题选择有用的策略和恰当的方法,能估计结果并对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等等.那么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走近数学,在生活情境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  相似文献   

11.
马红芳 《甘肃教育》2011,(10):75-75
数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表达和交流,帮助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建立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2.
刘海凤 《林区教学》2012,(12):73-73
数感首先是一种感悟,儿童的感悟与生俱来,又在他们的自主活动中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内容提出来,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让学生能体验到数概念的是生活的必需品、在生活情境中实践,把握数的大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计算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吴永河 《小学生》2010,(5):45-45
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经常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这就是一种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理解“数感”,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建立数感,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14.
韩姝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X):114-114
一、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15.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数感"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授而能够获得的,培养学生的数感,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去感知、去体验。  相似文献   

16.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中,要以学生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向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以下是本人对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感的几点看法。一、在生活情境中培养数感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的理解数学的内涵。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体验数感。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被首次提出,而且在六个核心概念中被摆在了首位。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可以通过感知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并能表示生活中的数,从而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18.
解大庆 《海南教育》2014,(12):84-85
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加之生活经验贫乏,数学能力尚处在起步阶段。数学课程标准高度重视低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得当,教学有法,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可以得到较大发展,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笔者通过多年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感受到,若从数学语言、数感、空间观念、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一、培养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是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使学生经历……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在“内容标准”中的几个不同学习阶段都对培养数感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可见,培养学生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对学生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奠基意义。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数感。  相似文献   

20.
数感是对于一项所有学习研究数学的人们都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需要从小积累的技能。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力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感的教育需考虑学生能力,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首先为学生明晰什么是数感,再于点滴中不断渗透数感的培养。把数感教学从抽象化具象,以生活实例为学生打开大门,之后又凝具象为抽象,引导学生将数感运用到数学课程当中。深化学生的数学认识,培养出高数学素养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