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民大量焚烧秸秆,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土壤生产力的破坏。为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负外部性,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对农户秸秆就地焚烧的行为进行了干预,但收效不大。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秸秆焚烧的外部性影响和政府干预措施做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特别推荐     
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遭遇雾霾天气的时候,读到费锐阳同学的《一件让人想不通的事》,颇多感慨和感动。习作写的是,小作者看到舅爷爷在焚烧秸秆,却没有勇气制止的事。我们知道,在农村,焚烧秸秆一直是个大问题,这种做法极大地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3.
夏秋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朋友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平添了一丝烦恼。夏季小麦收割之后,麦田里留下了成堆成堆的麦秸和很深的麦茬。这些秸秆成了农民的负担。农民们为了省时省力,方便种植下茬作物,就把麦秸和麦茬直接焚烧。固然,农民朋友节省了力气,给种地带来了方便,为抢种赢得了时间。殊不知,焚烧秸秆,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4.
每年夏收、秋收时节,许多地方因农民焚烧秸秆而“狼烟”四起,并呈愈演愈烈趋势。焚烧秸秆首先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汪若海指出,焚烧秸秆的最大祸害在于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和氛素养分在焚烧过程中几乎丧失殆尽,只留下一些磷素和钾素,而磷素多呈不溶解状态,难被作物吸收。由此造成的地力下降将会给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影响。其次秸秆的焚烧污染了环境。秸秆不完全烧烧时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悬浮微粒)飘浮在空气中,其中的氛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下又有可能产生二次光化学污染物,再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理位置相对特殊的陕西省,通过综合考虑一般因子和陕西省特有因子,利用GIS技术进行多源信息处理与分析,对该区域的雾霾成因机制及危害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对居民点及交通、地形、降水分布、秸秆焚烧等几个影响因子的对比及相关分析,发现雾霾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后,基于上述实验,对陕西省雾霾的防范治理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我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在此情况下,完全由农民来处理,就出现了大量焚烧的现象.依笔者看,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是困扰农业生产的难题。由于秸秆柔韧,机械难以粉碎,所以每逢收获季节,农民们只好焚烧秸秆,不仅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还造成生物质资源浪费。中科院的专家新近从作物品种自身的遗传变异入手,利用离子束辐照水稻种子,经过大量实验获得了突变体样品,其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别再任性了。你看,这灰蒙蒙的天空,这肆无忌惮的雾霾,这令人窒息的空气,正在威胁着多少人的健康,让多少人陷于无助和恐慌之中。不要抱怨大自然的无情,这全是你们人类任性的结果,你们放任汽车数量无限制增长,让那么多大烟囱狂吐黑烟,还有农民,一到收割季节就焚烧秸秆,天空能不向你们示威吗?人类,别再任性了。你看,有多少江河,多少湖泊,都由原来的可直接饮用,变成了如今浑浊一片,  相似文献   

9.
立项背景 我国是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近6亿吨.近年来,农业主产区秸秆大量过剩问题日趋突出,农民就地焚烧秸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和各级政府均将秸秆禁烧视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大事.养畜过腹还田,不仅可增产畜产品,为农田增加大量有机肥,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A5):192-193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伴随着汽车尾气的排放、农田秸秆的焚烧、雾霾范围的扩大等环境问题,给人们的呼吸系统带来严重伤害,一时间防污染、防雾霾类型的防护型口罩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与劳动防护类、医用防护类口罩相关的政策,但是对于民用口罩的相关规定及标准少之又少。因此,应加大对民用过滤式口罩技术的创新力度,颁布规范化、标准化的法律制度,为消费者普及口罩正确佩戴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秸秆焚烧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力发展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是各农业生产主体、生产力要素之间矛盾斗争的结果.通过对秸秆禁烧矛盾的分析,提出解决秸秆焚烧的治理对策.认为生产力要素不协调,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导致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最根本原因,提出调整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农业生产关系是解决秸秆禁烧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每年夏秋之际,麦、稻等农作物收割以后,农民往往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四周弥漫,不仅污染空气,如果附近有机场,还可能造成飞机起落时不安全。  相似文献   

13.
每年夏秋之际.麦、稽等农作物收割以后.农民往往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四周弥漫.不仅污染空气,如果附近有机场.还可能造成飞机起落时不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安徽省秸秆焚烧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估,秸秆的危害主要是根据往年的秸秆焚烧量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分析,使用mathb并利用组合预测求解出了各方案层的权重向量,而对于秸秆综合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在预测到在未来8年秸秆量的基础上,使用EXCLE对秸秆利用带来的收益进行分析的,最后根据模型求解得到的结论,对安徽省秸秆的综合利用给予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昨天傍晚,我正在家中写作业,突然,一股浓烟从窗户钻进来,迅速弥漫了整个房间。接踵而至的是一股刺鼻的气味,呛入口鼻,我呼吸困难,胸闷难受。我厌烦地向窗外望去,只见许多叔叔阿姨正卖力地焚烧秸秆。望着被大火映红的天空,我决定对秸秆焚烧情况进行调查。我调查了三其村两个小队31户人家,结果显示:29户人家在地里焚烧秸秆,两户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1998,(11)
科技部、农业部、环保总局在山东省济南市联合召开现场会,推广秸秆气化技术,防止收割期间焚烧秸秆现象发生。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的城郊、田间地头,随意焚烧秸秆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而且污染大气环境,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据了解,我国年产秸秆超过6亿吨,大量过剩。农民常常就近在田间地头、道旁焚烧秸秆,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给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事实上,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有多种用途:可直接还田作肥料;可作为家畜的饲料、生活燃料、造纸原料;还可用于建材、化工、食用菌、草编等行业。只要综合利用,不仅能彻底解决"一烧了之"带来的巨大危害,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专家表示,如果我国把秸秆、下脚料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焚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当代农业科技相对不是特别发达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研究价值。针对农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现象,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其中最为重要的农业焚烧政策是"烟雾管理计划",该计划在环境保护严重影响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制定的,它的内容虽然是在保护大气环境,但实质上仍然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美国的农业焚烧政策为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而作出的努力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秸秆焚烧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久利 《科学教育》2004,10(6):56-57
农作物秸秆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由于没有很好的利用,近年来大面积秸秆焚烧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毁坏树木和耕地,甚至引发交通、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近期,正值夏收季节,油菜、小麦相继成熟,新一轮的“焚烧行动”又拉开序幕。从2004年5月23日开始,已经连续几天合肥市城区上空到处弥漫着浅灰色烟雾,闻起来刺鼻,而且对眼睛也具有相当刺激性,  相似文献   

20.
<正>在风沙雾霾多发的寒冷季节,现代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戴口罩出行。古代没有口罩,遇到风沙雾霾怎么办?早在先秦时,古人已设计出了有遮蔽功能的女用面衣,后又发明了更时尚的幂蓠、帷帽等。此外,古人的衣袖、巾帕亦都能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