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杂记"是元结任职道州(今永州)期间所作一组山水游记的总名,这一名称由明代袁宏道等人提出,从一个侧面概括了元结散文的特色,也表明了元结与湖南永州山水的特殊关系,其意义与后世总称柳宗元游记有"永州八记"实具异趋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
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赢得了古今文人墨客的诸多美誉。元结、柳宗元作为唐代山水游记大家对于潇湘山水可谓意趣盎然,都在游记中展示了山水奇异之美。由于二者遭遇、心志不同,在面对相似的山水景物,触发的情感可谓大相径庭,因而选取的"山石"意象也大不一样。研读元结、柳宗元游记山水散文中的众多山、水意象,不仅可以对永州之自然风光有更多认识,并且还可以从中体会他们当时忘怀山水、寄寓身世之情。  相似文献   

3.
唐朝永州佛禅的发展状况;柳宗元在永州与禅僧的交往;游山水与禅宗丛林;山水游记体与禅宗丛林改革;山水游记中的禅机.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与禅宗丛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永州佛禅的发展状况;柳宗元在永州与禅僧的交往;游山水与禅宗丛林;山水游记体与禅宗丛林改革;山水游记中的禅机。  相似文献   

5.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玩抒写胸中郁愤的游记散文。这些文章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千万孤独”的心情,他将自我的心态情绪、人生体悟、生活见解与山水融为一体,借山水自喻,托物言志,寄情感怀。从独特的心情、独特的山水、独特的文章、独特的贡献四个角度去分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呈现其寄情于山水,绘山水以奇异;融情于山水,赋山水以灵魂的特色。作为山水游记里程碑式的发展标志,《永州八记》彰显了柳宗元作为一代文豪对山水游记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文,这些游记集中反映了他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九篇永州山水游记中,有六篇是写小溪潭的,黄溪、石渠、石涧、  相似文献   

7.
赏溪正当时     
<正>提到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大拿”,“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当之无愧。在柳宗元出生的前一年(772),另一位山水游记大家——元结去世。元结,被誉为“铁骨诗人”。他为官时,抗击叛军,休整山河,为民谋福;作诗写文,其诗受到“诗圣”杜甫的欣赏,其文启发了柳宗元的山水派风骨。  相似文献   

8.
现在不少人(包括一些文人),谈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总会提到他的“永州八记”,似乎柳宗元在永州只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其实,非也!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山水游记是九篇而不是八篇,照理应提“永州九记”。 但是,长期以来,为什么人们总是提“永州八记”呢?章士钊先生在《柳文指要》中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说: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中国文学史上的"游记之祖",有"古代记山水手"的美誉.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的文笔表达了永州柳州山水"旷如"和"奥如"的特色,但他并不是借山水来逃避,相反,以"利安元元为务"的他,以大智若愚的心态投迹山水,表现"浩乎沛然"的特异山水,创造出了泛发着勃勃生趣的山水游记作品.  相似文献   

10.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写的一组山水游记,这些作品与柳宗元当时的思想状况、生活体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这组连续性的山水游记中,作者借助生动鲜明的山水、草木、游鱼等形象,表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的高尚品格和不畏挫折、奋发向上的鲜明个性,是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是其再贬柳州时,在公务之余创作的一篇优秀的作品,同被贬永州后写的山水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一样,<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也是他山水游记中的优秀作品.这篇作品脉络清晰,结构合理,短小精致,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展示了再现形象特征的高超技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和韩国朝鲜时期汉文四大家之首李廷龟的山水游记做了简要分析,从清新幽丽的表达技巧这一角度进一步考察了永州八记的文学价值。在韩国朝鲜时期官僚文人古文运动的大背景下,柳宗元在山水文学创作的文学价值,再加上同是官僚文人的身份认同感,此时期的官僚文人将柳宗元视为效仿的对象,他的集大成作品永州八记成为模拟的典范。本文通过进一步考察此时期朝鲜官僚文人代表李廷龟的文学作品,并与柳宗元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山水创作文章表达技巧的层次上确实曾效仿柳宗元永州八记的这一文学事实,并通过李廷龟具体的山水游记作品加以佐证。通过这一现象,说明朝鲜时期的官僚文人在山水游记创作时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收容,也体现了其兼容并包的开放性文学态度。  相似文献   

13.
中唐时期,"游记之祖"柳宗元以"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的文笔表达了永州柳州山水"旷如"和"奥如"的特色:"旷如"为出,多为宜登高望远,使人心旷神怡的全景;"奥如"为入,多为曲径通幽,令游者妙会于心的近景.他以大智若愚的心态投迹山水,表现"浩乎沛然"的特异山水,创造出了泛发着勃勃生趣的山水游记作品.  相似文献   

14.
《永州八记》是指柳宗元被贬永州所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等八篇游记。历代学者对这些文章作过永州八记研究,评价甚高。本文仅从艺术贡献方面作如下探讨。一、创山水游记的独立文体山水游记是散文的—种。它根据文学创作的原则,记述作者游历中的见闻,包括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及其感受等内容。在《永州八记》问世之前,我国确有不少作者写过景色优美、文辞典雅的山水风光的文章,可是,或不独立成篇,或纯客观地静态描摹,称得上山水游记的仍然不多,只有晋代高僧慧远所写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山诗序》才可称为山水游记的最早佳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与众道徒游石门时“历险穿崖”、饱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倾注了贬谪文人的强烈的主观情感,将自然山水的审美与道家的哲学体验融合为"天人合一"的完整意境,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全新关系,从而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柳宗元对永州旅游文化资源的提升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后贬官永州,居住十年.他游历永州的山水名胜,写下大量有关永州山水和自然风情的游记诗文,增进了人们对永州奇山异水的了解.柳子在永州期间留下大量的遗迹,成为后人追寻柳子行踪的重要景观.这些都对丰富和提升永州旅游文化资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在此期间,他寄情山水,创作出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即为典范之作.其中《小石潭记》文笔精练优美,写景生动,情韵绵长,可谓游记中的经典,是被后世广为传诵的散文佳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传统名篇.  相似文献   

18.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它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永州八记》记永州地方八处名胜山水,每一篇前后都有联系,构成一组文章,是我国山水游记中的一座丰碑。它的出现,是跟柳宗元的政治生涯紧密相连的。投迹永州,寄情山水。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于唐德宗贞元九年(二十一岁)中进士,后任监定御史里行等官职。唐德宗逝世,顺宗李诵接位,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游记文学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才逐渐走向完善的.早在<诗经>中,就有不少描写景物美好的句子,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1],但这些诗中的写景只是只言片语,起着比兴的作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记大多只对山水作客观的摹写,只能说是不成熟的山水游记.直到唐代时期,游记才进入成熟时期.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标志着这种文学样式的成熟,从此,山水游记才开始大量的涌现.杨万里写了五篇以写景为主的山水游记,我们通过他与柳宗元,欧阳修的山水游记相比较,来体会他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唐永州司马柳宗元,是擅长描写山水游记的名家。他继承了《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所发展,其代表作《永州八记》鲜明地反映了他的山水游记的艺术个性——借山水,扦幽愤,文中有画,景中有情,笔调隽永,语言清新,使人读后仿佛亦置身于波光粼粼,山清水秀的优美境地之中。如果把《永州八记》比作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那么《小石潭记》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幅,让我们来细读原文,品味此文的景寓于情,情寓于景的艺术特色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