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现代生物教育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造,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和多动手,引导学生经历生物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会学习的策略与发现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控制授课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师重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异处导,在课堂上应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应试教育”的结果,导致了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教学过程中只顾对基础知识的讲授,重在让学生根据定义、公式照搬照套,机械地运用,而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智能基本因素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提高。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在教师不经意的讲解中被扼杀掉。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变教师的“讲”为“导”,变学生被动的听为主动地去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议论,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通过探究知识,发现规律,不仅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智能,而且…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已经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现代网络下的多媒体教学更以它先进的技术、崭新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多角度的领悟知识,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主动学习简单的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鼓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以主动积极的心态融入教学活动中。因此,创造一个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在其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4.
《华章》2007,(Z1)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其霞 《山东教育》2011,(12):31-31
美国教育家斯特芬森说:“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好的教师解释知识.优秀的教师演示知识,卓越的教师激励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知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短短的40分钟内,积极、主动地探究发现,在充满激情的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呢?为此,我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传播知识模式,创造一个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知识的获得已不能仅靠教师的传授,知识需要靠自己一生不断地努力学习、探索和发现。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作为任课教师,应着力研究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确立相应的培养策略.让他们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创新学习。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教师并不将所有知识和盘托出.而是留给学生一些“空白”,让他们自己展开想象,去探索、发现、领悟.这种“空白艺术”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想象,努力去填补、充实“空白”.  相似文献   

9.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授人之鱼,只食一餐,授人之渔却终身受用。”掌握知识是成才的基础,而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则是成才的关键。教师如何让学生主动发展,让他们在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中学会调适自己、适应社会.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决”教法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探索问题答案,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探求为主线,以教师点拨、概括为支点的一种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它除了教师适当讲解外更加重视学生的学,让教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这种教学模式可概括为...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实施新课程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习意识1.创设情景,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去。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创设情景,使物理概念、现象、规律生动呈现,激发学生的“钻”劲,在“钻”的过程中广泛讨论,释疑解难,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如在《摩擦力》教学中,教师拿一根光滑的金属棒,让班上公认的“大力士”和“小力士”各执一端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外语学科是学生学习语言及跨文化知识的独特学科,如何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及开发个人潜力,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有了疑问,便有了求知欲,它能够激励学生去学习、观察和实验;促使他们自主地、主动地去探究。因此,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的天空永远挂着一个个奇异的问号,并激起他们探究的冲动和创造欲。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把小学生教出“问题”来呢?一、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问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但一旦到了课堂上反而没了“问题”。事实上,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的模…  相似文献   

14.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唤醒需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进而达到“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让学生主动解决”的教学目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教学要为学生自我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在探究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核心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以达到开发智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增强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探究数学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要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把数学教学从“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模式,转变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上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在呼吁把“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构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弄清“教”与“学” 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是充分发挥计算机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要让学生“动起来”实现耳、眼、口、手、脑的“全方位”接受和“多功能”协调,教学时,教师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一、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一想,初步学会思考小学生富于想像,且易于激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联想,唤起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会思考。同时要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引导学生学会动脑筋,逐步掌握思考的方法。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新颖想法和独到见解,要形成一种学生敢想…  相似文献   

20.
马大萍 《今日教育》2022,(Z1):118-119
<正>深度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将已有的知识技能迁移应用到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是对知识技能进行整合、迁移、运用、创造的学习。“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深度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技能,形成高阶体育思维,真正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