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俾斯麦在担任普鲁士首相时期,运用了一系列高超的外交策略,先后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国家的最终统一。与此同时,意大利也通过阶段性的努力实现了统一。虽然俾斯麦时期的德意关系对欧洲大陆整体国际形势的影响与其它列强相较稍显微弱,但对于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而言还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德意志统一大潮中,出身于资产阶级的拉萨尔,却担任了“全德工人联合会”主席,而后违背马克思、恩格斯的意愿。选择了与俾斯麦的合作,客观上推动、加速了德意志的统一。拉萨尔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其对德意志民族统一任务的认识、民族主义的影响及其贵族式的英雄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3.
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必须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进行。他了解到德意志的强邻俄国和法国都不希望德国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奥地利一定会同普鲁士拚死争夺统一的领导权,因此,普鲁士要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大业,非以武力和战争为后盾不可。1862年他在议会上说“德国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用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有铁和血”。他撇开资产阶级和议会的反对,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加紧扩军备战。他认为只要实现了统一,资产阶级就会拜倒在他的脚下。俾斯麦扫荡了阻碍德国统一的内外敌对势力,迅速走上了以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古代日耳曼人的勇猛、效忠和强烈的民族尊严共同构筑了最初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它为近代德意志民族主义产生过巨大的影响。17-18世纪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实现了德意志文化上的统一。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文化民族主义转变成政治民族主义,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形成了成熟的政治民族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德意志实现了统一.  相似文献   

5.
希特勒侵略政策中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东方政策即在东方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德意志民族在内的大德意志帝国,奠定德意志帝国征服世界的种族基础。希特勒以东方政策为中心做了具体的外交设想并一步步地按照其设想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德意志第二帝国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为希特勒东方政策提供了历史依据,种族主义、生存空间论、反犹主义和反布尔什维克主义成为希特勒东方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政治依据。  相似文献   

6.
俾斯麦是德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能对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建立和崛起产生重大的影响,与其性格因素是分不开的,尤其在德意志统一进程中,俾斯麦的性格特点几乎影响着全部过程的方向和进展,本通过剖析俾斯麦的性格特点对德意志统一进程的影响,揭示了历史人物的个性因素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问:1871年德国统一后欧洲外交格局有哪些变化? 答:1871年德意志民族在容克贵族的领导下,以“铁和血”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促使欧洲外交格局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甚至也影响到下一个世纪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统一的德国的出现,使得当时欧洲列强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从巴黎移向柏林。德国既有中世纪条顿骑士团的尚武精神,又有普鲁士军国主义的扩张传统,所以德国的强大构成对邻国的威胁。德国战胜法国迫使欧洲列强在外交上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8.
1834年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在经济领域迈出了德国国家统一的第一步。普鲁士是关税同盟的盟主,它利用该同盟控制了中小邦国,排挤、打败了奥地利的势力,以“小德意志道路”实现了德国的第一次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的(一)掌握下列基础知识:1.德意志统一前的政治经济状况。2.意大利统一前的政治经济状况。3.德意志统一的过程。4.意大利统一的过程。(二)认识下列基本观点:1.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德意志的统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俾斯麦和普鲁士王朝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民族意识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意大利的统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加富尔和撒丁王国王朝在意大利统一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加里波第为解放意大利南部建立了不朽功勋。(三)培养下列学习能力:运用对比的方法,列表比较德意志、意大利统  相似文献   

10.
普法战争中的俾斯麦蔡秉颀1862年,正当德意志经济发展把统一问题重新提上日程时,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他的政治抱负是由普鲁士完成德国统一。在当时能够和普鲁士争夺领导权的只有奥地利,打败奥地利,把奥地利排除于德意志以外,成为统一成败的关键。但这一任务是...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前提是什么?为什么德意志封建大邦普鲁士能够统一德国?为什么贵族出身的俾斯麦会成为德意志统一运动的代表人物?俾斯麦统一德国为德意志民族的发展留下了什么后果?本文就这些问题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期,完成统一已是德意志国家的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问题只是在于通过什么道路实现这个统一,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呢?还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道路?这取决于当时德意志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源于其化领域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在反对外国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发展、成熟。但是在19世纪开始之后,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发展进程发生了偏差,向着种族优越感倾斜,并为军国主义和民族狂热分子所利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所完成的统一。又导致了一种更富有侵略性和战斗性的民族意识,从而进一步向沙主义和军国主义演变。德意志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经济的增强,更迫切需要这种民族意识的张扬。于是。德意志民族意识最终与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4.
俾斯麦利用德国的内战的成果,在北德意志联邦作好战争准备之后,就挑动对法战争而后发制人,俾斯麦达到了目的,打败了法国,统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这是一个特种的革命”。德意志帝国就是这一革命的产物,俾斯麦功不可没,但他对法国攻城略地,勒索空前的巨量赔款,结下民族仇恨,播下新战争种子的罪过,应该受到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德意志以普鲁士为首的统一并非偶然,而是唯一可能成功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由于普鲁士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在德意志邦中最为强大,国际环境对普鲁士非常有利,其外交政策极其成功,所以它能够通过王朝战争的道路去统一德意志。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期分裂的德意志、意大利先后实现了统一,排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从此,两国迅速进入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行列。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运动主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一、相同点:1.背景相同。19世纪中期,德意志、意大利还处在严重的分裂之中。德意志在形式上是34个邦国和  相似文献   

17.
在俾斯麦的领导下,近代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不是普鲁士单纯的领土扩张,而是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领土分割,经济凋敝,主权地位及冷战中的联盟归属被悬置。在诸多因素作用下,德意志民族心理经历了一个重塑过程。德意志民族心理的重塑,为1949年新生的国家——西德的外交方略的形成奠立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统一只能是一场内部军事、政权势力与敌对的外部军事、政权势力之间的较量。德意志资产阶级与容克阶级之间的妥协,决定了帝国的妥协性。德法矛盾产生有三个原因:德意志民族主义;普鲁士军国主义;未来的帝国联邦主义政治结构。德法矛盾对德意志帝国以及整个欧洲格局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斯·伦茨是德意志帝国兰克学派代表,他运用兰克史观对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创建史进行了研究。在伦茨的解读下,俾斯麦控制了民族运动而将德意志民族国家置于欧洲国家体系之中。伦茨论断19世纪德意志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以制宪的方式而是参照列强政治角逐。在既有的德意志邦联的框架中,普奥之间的竞逐是无法避免的。在19世纪50到60年代发生的邦联改革争议是普奥战争缘由,争议的责任在于奥地利的政策。俾斯麦制定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依据其处理德意志邦联改革争议考虑。他以联邦制民族国家的形式构建帝国符合兰克学派对德意志问题的解读。总体而言,俾斯麦转化政治革命中的民族主权原则以服膺于普鲁士的欧洲列强政策,在这一意义上,他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外交行动而建立起德意志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