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新一旧"指的是新课标、新高考和旧教材."两新一旧"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最突出的困境就是"两新"与"一旧"之间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差异性,高中英语教师总是在教与不教之间犹豫.研读新课标、巧用旧教材、借鉴新教材是解决这个困境的关键路径.高中英语教师应明晰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要求,结合新高考题型特点,在用旧教材教学的过程灵活应变,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提升的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由于数学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的,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新课时,可先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再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关键必须恰当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如下几种关系. 1 新与旧(联旧引新,讲新带旧) 物理学的知识系统性很强,前面没有学过或者学得不够好,要想学好后面新的知识是相当困难的.新知识是从旧知识发展来的.要充分了解旧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新知识的密切联系,可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来建立新的概念.在上课时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联旧引新,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相似文献   

4.
一、问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丰富的感性积累处 1.问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知识的“要点”是连接的,旧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开始,以故引新、以旧启新,不断拓宽知识的外延.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把新知识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思考.在新知识讲授之前,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认知的桥梁”,促使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动力,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  相似文献   

5.
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化学新授课,旧知识复习的如何,直接影响到新知识的教学.化学新授课应该重视旧知识的复习.旧知识的复习要以夯实新知识教学的基础为目的,根据复习内容的难度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复习的内容要与教学的内容密切相关,选择的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讲授新知识前提问,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架桥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扩大到认识一般事物.有些课节的知识,与前面的旧知识之间就存在这种关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运用这个规律由浅入深地讲好新知识呢?这就要复习提问相应的旧知识,然后逐渐扩展到新知识上.  相似文献   

7.
指导思想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新的知识转化为旧的知识去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新的不新,旧的不旧,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感觉中,顺利完成简单分数应用题向稍复杂的应用题的迁移、过渡。一、作好铺垫 1.教具演示:出示一根五节(每节等长)  相似文献   

8.
所谓负迁移,就是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的作用和影响,妨碍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或者新的知识、技能已经初步掌握,旧的知识、技能对它仍起一定的干扰作用。在教学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和基本技能时,常常受负迁移的影响而出现错误。 一、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哪些干扰 (一)在领会新知识过程中旧知识的干扰。 1.有些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中的整数除法、比、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教学中,要注意沟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部规律,使之系统化.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教学中,怎样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呢? 一、以旧引新,沟通概念间的联系比、分数和除法都是具有密切联系的不同概念.因此,教学新知识前,要充分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样易于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熊光哲 《物理教师》2005,26(3):22-24
学生在校学习 ,大部分知识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 .因此 ,对教师来说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认为关键必须恰当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 联旧引新 ,讲新带旧物理学科系统性很强 ,前面没有学过或者学得不够好 ,要想学好后面的新知识那是困难的 .新知识是从旧知识发展来的 ,要充分了解旧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与新知识内在的密切联系 ,这对新教材内容深浅的处理 ,多寡的取舍 ,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还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知识来建立新的概念 .在上课时 ,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联旧引新 ,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引探教学法     
引探教学法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是广东省深圳市教学研究室中学高级教师陈永林倡导创立的.(1)引探教学法的特点.①通过回想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讲解引例,为学生学好新内容减少困难,这样,从旧课引入新课自然,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思维不会断线.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要新,以兴趣引发思维所谓导入新,就是要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努力寻找一个新的着眼点,从一个新的角度,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或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心理与思维在短时间内兴奋起来。1.由现有知识导入,手法要新。任何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旧知识导入新课的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听课显然也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课前预习 知识上的准备主要是新课涉及到的有关书籍。知识的复杂准备与新知识的预习准备,对新知识的预习应主要抓住的难点,明确听课重点,是一种重要准备。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上课要接受新知识但也要温习旧知识。预习的过程,是一种旧知识的温习过程、准备过程,也是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过程,即温旧纳新的过程。学习某种新知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联系哪些旧知识,哪些要做到重点准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听课中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体系之中,形成崭新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 ,有教师的、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设施等方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 ,搞好课堂教学 ,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一、新与旧中学数学的系统性很强 ,新知识均是从旧知识发展而来的 ,因此 ,讲解新课时 ,一般要以复习旧知识入手 ,通过对比、联想 ,引入新课讲解新知识。同时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 ,又尽可能地联系到旧知识。这就是“联旧引新 ,讲新带旧”。但旧知识何时复习、联想 ,其深度和广度如何 ,这应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新旧知识之…  相似文献   

15.
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方法会产生一种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学习新知识时,由感知诱发产生联想,而回忆起旧知识;通过思维活动,再将与新知识相类似的旧知识转移到新知识中,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一堂课要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一、承接过渡法 新课导入时,复习旧知识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获取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7.
一、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设问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拓广和引伸。教师选择新旧知识的连接处精心设问,能使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旧知识纳入迁移轨道,让思维沿知识链“旧知识固定点——新  相似文献   

18.
教学导入:师范生应具备的课堂教学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入技能的方法 1.复习导入法.科学知识是系统连贯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受新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忘记了,或淡漠不清,接受新知识就会发生困难.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引入法复习引入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课堂的开头要抓住新旧知识联系的部分,先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新知识,做到以旧引新,激学导思,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境地。如,教学Book Ⅱ.Thanksgiving Day时,通过让学生Say something about"Christmas Day",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设计认知结合点,使学生会学课堂教学一定要在“认知结合点”上做文章,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1.创设旧知结合点。任何知识都是整体认知结构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结,离开了认知结构,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识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识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