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为了优化军事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军事网络电视主持人应运而生。而军队网络电视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也成为亟待明确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军队网络电视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首先。军事网站从广义上讲,就是以发布军事信息为主的网站。它既包括由政府和军方创建的官方专业网站或官方权威媒体创建的网站军事频道.也包括综合性门户网站开办的军事频道、军事论坛等。  相似文献   

2.
张璐 《新闻世界》2008,(12):114-1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军事网站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军事网站的办站宗旨是:以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传播国防知识为己任,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根据对各军事网站的研究发现.其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综合网站军事频道,是属于综合网站的二级频道,如中华网军事频道,新浪网军事频道;专业军事网站,如铁血军事网等;军事论坛,这一类比较突出的就是超级大本营;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频繁不断的世界战事吸引了众多的军事爱好者,刺激了人们对国防知识的求知欲望。军事爱好者迫切希望从互联网上获取更丰富、更翔实的军事信息,这种潜在需求推动了军事类网站的发展和繁荣。在数量可观的军事类网站中,《解放军报》创办的中国军网以其及时、准确、全面的军事新闻报道.被誉为军事类网站中的“航空母舰”。中国军网以“新定位、新内容、新视觉、新秩序”为切入点,打造网站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军事类网站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以网站信息架构的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和搜索系统为核心,对中华网、人民网、千龙网、新华网四个典型网站的军事宣传教育版块进行评估,从而对建设与完善我军政治工作的主题网站的信息架构提供借鉴和支持。研究军事宣传教育网站的信息架构评估,是进一步提高网络政工信息服务质量和增强战斗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季桂林 《军事记者》2009,(10):25-26
国防部网站开通,是防务透明化的又一标志性举措,表明中国已形成开放、务实、活跃的军事外交新局面。国防部网站是宣传国家防务政策、开展对外军事交流的平台,是向外界传递军方声音、展示军队良好形象的窗口。国防部网站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发布权威信息.二是提供军人所需服务。国防部网站安全十分重要,必须综合防护,纵深防御,立体防范。  相似文献   

6.
如何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增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信心,这是我军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本文根据主办者和影响力的不同,将军事网站划分为六大类,并从信息内容、设计与操作面个方面,对各类网站的典型网站作了简单评价,并指出了目前军事信息资源网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优化措施.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7.
青年大学生浏览军事新闻的随意性和跳跃性。以及网络的共享性使一个网站牢牢控制受众变得困难。中国军网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加强合作,充分借助各大军事网站或军事频道的力量。形成集群的力量。扩大军队的声音。借助网络平台传播军事信息,应紧密关注青年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目标定位、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中国军网与商业军事网站不同的风格特色:青年大学生对中国军网的期待。促使我们必须改进网络宣传内容、形式方法,以满足其诉求。  相似文献   

8.
军事新闻受众的阅读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无论报刊、电视、广播.还是网站,军事新闻在媒体所刊(播)发的各类新闻中都占有相当比例。各种媒体以军事专版或专栏的形式发布军事新闻,关注军事发展动态,展现将士风采,传播国防科技知识,追踪世界军事风云.较好地满足了军事新闻受众的阅读期待。这一点从军事报刊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9.
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 军事网站的产生,为网络时代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关心和热爱军事的网民提供了专门的信息渠道。以中国军网和国防部网站为例,快速上升的点击量表明,军事网站备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0.
马林 《中国广播》2007,(3):66-66
《一南军事论坛》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2004年1月开办的一档军事评论性栏目。每周三17:35~18:00播出。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创新发展军事信息文化目标要注重”三个着眼”,即着眼于我军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军事转型、着眼于军事人才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型、着眼于信息条件下战斗力的提高;在军事信息文化体系构建上,要注重”四个着力”,即着力创新军事观念文化、着力创新军事科技文化、着力创新军事制度文化、着力创新军事信息行为文化;在军事信息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上.要注重”三个必须”,即在内容创新上,必须大胆借鉴学习外军信息文化;在创新主体上,必须尊重广大官兵的创新地位;在传播方式上,必须广泛采用现代传媒技术。  相似文献   

12.
宋歆 《军事记者》2002,(4):57-58
一些悲观的研究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军事新闻宣传的受众群正在流失,但事实正好相反,军事新闻宣传的受众群不但没有发生所谓的隐性流失,反而正在以很快的速度隐性剧增。就连新兴的网络媒体,也以其海量、实时、互动的军事新闻,以及形形色色、类别齐全的军事论坛,吸引和造就着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军事新闻“发烧友”。  相似文献   

13.
孙学宝 《军事记者》2009,(11):20-21
作为权威军事新闻网站,在激烈的网络新闻竞争中,中国军网全力以赴、连续奋战,成为传播国庆60周年阅兵盛况的“网上主阵地”,国内外网络媒体竞相转载、搜索的“权威信息源”,凝聚广大网民热情参与的“互动大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军人对军事电视节目的需求与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谦 《军事记者》2009,(4):47-48
电视媒体凭借着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与高效的传播途径,在军事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大众媒体,电视军事节目不仅担负着面向广大国民介绍本国的军事情况、讲解军事知识,以及进行国防教育的职责,同时也担负着提高现役军人政治素养、文化修养,传递军事信息、普及军事科技以及丰富军人文化生活的作用。如何让军事节目能够被广大官兵所接受,已成为军事电视新闻工作者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芳 《军事记者》2012,(1):38-40
军事外交是以军队为主体的对外军事交往.而军事对外传播则是对外军事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名片”.担负着军事外交主体的形象塑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事外交以“新安全观”为指导.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军队领导人往来、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军舰互访、文体交流、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军控履约、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人员培训、智力引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军事交往格局.这为开展军事对外传播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军事信息素质是推进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和生成部队战斗力的基础。军事信息素质培育应遵循整体性、动态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原则,重点围绕军事信息意识的发掘,军事信息资源的获取、判断、鉴别和利用,军事信息创新和保密安全等方面,来提高部队遂行作战任务、从事军事活动的信息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吴斌日前在2008年第8期《军事记者》上刊文,认为推动网络舆论向客观、权威、理性发展.一是要把主流媒体网站作为发展战略重点,通过多种媒体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形成网络舆论引导的合力。二是完善网络立法,加大对网站的评估力度,使网上监管有法可依。三是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确保信息及时公开.  相似文献   

18.
媒体的军事新闻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晖 《军事记者》2006,(8):17-17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军事新闻信息越来越受到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关注。留心报纸和网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关注手机短信和各类流媒体,就会发现军事新闻信息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不论是报纸上日渐突出的栏目,还是广播电视上的各类谈话类节目;也无论是形形色色的网站频道,还是滚动播发的短信和流媒体,军事新闻越来越吸引人的眼球。尤其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军事新闻信息几乎成为经久不衰的“热点”,成为人们不断关注的“亮点”。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全球信息化趋向同一的今天,全球安全和国家安全就不能不让人们所关注、关心、思考。事实上,人们对…  相似文献   

19.
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是军事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衡量部队从事各项军事活动能力最重要的考量指标。强化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反映了新军事变革的实质,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履行我军新使命的时代要求。文章分析了军事人才信息素质的基本内涵及其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心理5个侧面的主要内容,探索了军事指挥人才、军事参谋人才、军事技术人才等3种军事人才信息素质的主要特征及其强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军事广告传播对我军外宣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轶群 《军事记者》2011,(10):26-27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广告对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美国是世界上广告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商业广告活动频繁。并且很重视军事广告的传播。通常来说,广告短小精悍。包含的信息简洁、明确、突出.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对于展示军队形象、传播军事信息,促进军队“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美军的军事广告传播。对我军外宣工作也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