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探究物质组成若探究物质的定性组成,则考虑利用物质的特征反应进行组成确认,如确定某矿物中是否含铁元素,应将矿石中的铁转化为可溶的Fe3 ,再用SCN- 进行确认。若探究物质的定量成分,则需找出这种成分发生某反应时量的变化,或用一种试剂作用于混合物,其中两种成分发生反应,但等量的两物质消耗试剂的量不同,或生成的产物量不同,据此寻求可能的实验方法,再确定简便、精确可行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2.
题1 某气体M中可能含有H2、CO、CO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将M通入灼热的盛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已排尽空气)中,充分反应后管内物质减少了0.8g,再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中,洗气瓶中的物质增加了0.8g,气体M的组成不可能是( )  相似文献   

3.
1.怎样除去CO中含有的少量CO2?怎样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答: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即可除去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即可除去CO,用点燃的方法不行,因为CO的量少而点不燃。说明:①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时,所选的试剂一般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发生反应;②不能使被提纯的物质的量减少;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一般是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如将CO转化成CO2而达到除去之目的。2.能用CO2 Ca(OH)2=CaCO3↓ H2O反应解释的现象有哪些?此反应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是什么? 答: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石灰水变浑浊;存放石灰…  相似文献   

4.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的某种物质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不与空气中的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减小,气体压强减小,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本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嘏和探究欲,  相似文献   

5.
习题:很多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可在碱溶液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l2与NaOH可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醛也具有类似性质,请根据下列反应路线:(1)写出由A~E各物质的结构式。(答案为:A.HCHOB.C...  相似文献   

6.
贵刊1998年12期《谈谈反应后存在物质的推断》一文,我们认为其中的例7答案存在错误,现分析如下:例7:某氧化铜粉末中含有少量铁粉,取一定量此混合物用适量盐酸充分溶解至粉末完全消失,再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问:滤渣中肯定存在的物质和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原文答案为:“滤渣中肯定含有Cu、Fe和Zn,滤液中溶质只有ZnCl2”。我们认为正确答案应为:“滤渣中肯定含有Cu和Zn,滤液中溶质有ZnCl2和FeCl2”。贵刊1998年4期《锌粒、锌粉跟FeCl3溶液反应的产物相同吗》,1999年6期《再论锌粉跟FeCl…  相似文献   

7.
范围讨论型计算题是指当两种物质按不同的量反应所得产物不同时涉及到的一类计算型试题(如H2S与O2反应、多元弱酸与碱反应、CO2与NaOH溶液反应,Cl2与NH3反应等),这类题目实际上是过量计算的演化和延伸,解这类题目的常规思路是:写方程式,找完全反应点;以完全反应点为基准,划出相应区间;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确定出具体范围,找出计算依据,确定计量关系,经过比较复杂的解题过程,才能得出题目答案。其实,对于此类题目可以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采用配平方程式的方法进行巧解。  相似文献   

8.
需要用讨论的方法求解的化学计算题,一般都比较复杂,题目中包含着一些不确定因素,解题时必须认真剖析习题,挖掘题目中的不确定因素与哪些确定量有关(比如物质的组成、性质、反应规律、周期表中的位置等),然后围绕这些隐含的确定量,把不确定因素全部列举出来,将各种可能得到的条件分别加以讨论比较,方能化不确定因素为确定量,求得完整准确的答案。讨论型计算题解法较多、若仅就其在解题时出现的先后来划分,通常分为三类。笔者拟从教学实践出发,浅谈几种解法在化学习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催化剂等),选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 2.应采用的实验装置. 3.气体的检验方法,即怎样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需的气体.一、反应原理 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常用稀盐酸跟大理石(或石灰石)起反应来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HCl+CaCO3=CaCl2+H2O+CO2.虽然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但由于碳酸钠是粉末状,与盐酸反应十分剧烈,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很快即逸出,难以控制,不便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  相似文献   

10.
<正>离子共存是高中无机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考查的是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如果物质间相互反应的规律不清晰,不能将题给条件转化为化学知识,在分析问题时常常会出错。本文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总结出以下经验。一、熟记离子反应规律(1)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难溶物(沉淀)和难电离(弱电解质)物质时,不能大量共存。(2)若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  相似文献   

11.
物质的制备是指用一种或几种物质为原料,通过相互间的化学反应制取一种或几种新物质.物质的制备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的制备.其题型有三类:完全限制原料型;不完全限制原料型;不限制原料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许多设计新颖,颇具思考性的物质制备题.这类题目多角度、多方位考查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的反应规律;各类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物质溶解性规律的应用能力;设计物质制取程序的能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差量法是解有质量差的计算题的简便方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比例导出的来解题的方法。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质量差关系式AB关系量已未知列比例或在化学反应中,有固体、液体、气体存在质量差三种情况,与此对应,可用差量法解题的题型也有三种:一、反应前后气体有质量差例1度将CO和CO2混合气体29.362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测得气体质量量增加了10克,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显比。分析混合气体由CO和CO2组成,通过灼热CuO时,CO与CuO反应转化为CO2,使反应后气体质量增加了,因此通过气体质量差可计算出…  相似文献   

13.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度虽属两个不同概念,但在讨论分析它们时,所涉要素却可能是相同的.而且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同时发生,同时存在。现试析如下。一、对化学平面的分析1、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以上两点,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反应达到平衡时,某一物质生成和消耗的速度相等。③反应物和产物均为气体或部分为气体的反应,当反应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力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③的结论不包括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相等的反应。2、化学平衡的移动,符合勒沙特列原理。二、对化学反…  相似文献   

14.
题目:(高一课本198面填空题第(3)小题)把4体积二氧化硫跟3体积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气体是体积,其中三氧化硫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教学参考书中答案为:541此题答案有误,原因是SO2跟O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氧气虽然过量,但SO2不...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将含有一氧化碳、氯化氢和氮气的混和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剩余气体,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后还有气体。2.下图所示的实验,已知X是常见的纯净气体,玻璃管A中黑色粉末为氧化铜或木炭粉或两者的混和物(根据实验需要,酒精灯也可换成酒精喷灯)。(1)若玻璃管A中黑色粉末为氧化钢,实验过程中,A中黑色物质变红色,B中物质无变化。则X为,C中产生的现象为.(2)若X为CO2,在C装置中可导出司燃性气体。则A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B中白色粉末变兰色,…  相似文献   

16.
一、书写方法——定一法根据相对量将不过量物质定为1 mol,由此确定过量物质参加反应离子的物质的量.若不过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与物质组成比相符. 例1 写出磷酸二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  相似文献   

17.
考测点导航检验即鉴定,是根据物质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它是不是这种物质或是否含有某种成分或某一物质的组成;鉴别是利用不同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加以区别开来的操作。本节考点是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鉴别;常见离子的鉴别;物质检验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性质题例1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可根据它们的( )(A)燃烧现象不同 (B)燃烧产物不同(C)颜色和气味不同 (D)密度不同解析这是对三种气体的性质、组成及反应产物的综合考查.三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燃烧现象区别不明显,密度鉴别过于复杂,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同,故燃烧的产物不相同,可得答案为(B).二、开放性实验设计题例2请你设计一个化学实验,证明 CO_2的温室效应.实验仪器:塑料瓶、玻璃导管  相似文献   

19.
例右图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从(填a或b,下同)端通入.(2)检验:证明CO中含有CO2,装置内应盛;要除去CO2最好盛放.(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应先装满水,氧气从端通入;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端流入.(4)量气:要测量气体体积,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测量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通入,该法适用于测量的气体的体积.分析:(1)应选用的物质最好是浓硫酸,由于浓硫…  相似文献   

20.
<正>在高中化学所学的知识中,有关可逆反应的图像问题一直都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易混淆的知识点。本文通过分析含有不同图像的题目,来深入探讨关于化学平衡图像的解题规律。例1已知10℃时,某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X、Y、Z均为气体),容器的容积为3L,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容器的容积保持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t1=10s,则这段时间内Y物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