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食虫植物也叫食肉植物,因为它们不仅能捕食昆虫,也能捕食其它生物,食虫植物在植物家族中 是一个特殊的类群。所谓的“食虫植物”就是这些植物能用植物体的某个部位捕捉活着的昆虫,并分泌出一种消化液把捕捉到的虫体消化吸收掉。食虫植物的外形与其 它植物并无多大的差别,它们所具有的也是根、茎、叶和花,也能通过根吸收水分及溶解于其中的各种无机物,能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
螫人的荨麻     
田夫 《生态文化》2002,(3):53-53
蝎子和马蜂能螫人,草也能螫人吗?回答是肯定的。在植物中,荨麻科植物就是能螫人的植物。  相似文献   

3.
铁树和铁木     
植物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家族,无论大自然赋予它们的是贫瘠还是肥沃的土壤,它们都不会嫌弃,都会快乐地生长。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对大自然中物质循环和环境净化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任何生物都无法代替的,而且它们对所有生命的存在起着关键的作用。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也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植物的大家庭里既有浩瀚的森林,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2010,(5):34-34
珙桐生长在海拔7.0-1600米的深山云雾中,被尊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它有鸽子展翅般欲飞的白色花朵,所以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它是一千万年前留下来的孓遗植物,人称“植物活化石”,是我国的珍稀植物,也是峨眉山的特产。  相似文献   

5.
李静 《职业圈》2006,(9):15-16
是否多功能?夏日蚊虫渐多,市场上号称能够驱的驱蚊草也渐渐热销。驱蚊草是荷兰植学家迪克经十多年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变天竺葵植物的染色体结构,从而获得有新的遗传结构的芳香类天竺属多年生叶植物。该植物兼具澳洲天竺葵独特的放功能和另一类植物中内含的香茅醛质,它生长所散发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世上有多少种动物,就有多少种植物,有多少种植物,就有多少种以植物为生的昆虫。而在这些昆虫中,有对植物有益的,也有对植物有害的。有益的昆虫和有害的昆虫共存共生在植物或动物中,结成奇特的生物链,构成多彩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7.
在地球上生活的生物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大概要数植物。植物无处不在,不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边远的乡村,也不论是云雾缭绕的高山大川,还是神秘莫测的大洋海底,就连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里也不乏植物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在东北的森林里生活着数不清的动物,也生长着数不清的植物. 在森林里植物大家族中,有一种毛头毛脸的蕨类植物叫牛毛广,植物学上属薇科植物.  相似文献   

9.
正坚果——植物之精汇集的结晶,均为植物果实和种子,也是壳果的俗称。由于其营养丰富,对人体不但有益,而且也是人体之特需。因此,不但在林产品中坚果是傲居高端的营养品牌,而且被公认为"果虽小、能量高、营养丰、功效大"的绿色健康食品。尤其近年来,坚果更以其浓缩精华之躯,成为人类注重营养健康的新宠。坚果精华人人皆需坚果营养具有"两高一独大"的特色。一是蛋白质含量高,植物蛋白质占15%~30%,接近于豆类而远高于粮食。二是脂肪含量高达40%以上,尤其是  相似文献   

10.
肖明 《生态文化》2003,(1):60-60
在我国广西龙胜和四川的南川金佛山两地,生长着数量很少的珍稀植物——银杉,这是我国所特有的植物,是一种珍贵的孑遗植物。因其稀少,被人们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猎。 银杉是常绿乔木,喜欢生长在向阳、温暖、多雾的气候和石灰岩风化的山地黄壤上。银杉仪态高雅,刚健秀美,树干挺直,树冠塔形,分枝平展,枝条上螺旋排列着条形叶子,叶片像杉木的叶子那样扁平,叶片的上面为深绿色,下面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微风吹来,便现出闪闪的银光来,银杉之名就是这样得来的。 银杉虽然也占个“杉”字,但它跟杉木却并非同类。在植物分类系统上,它属于裸子植物的松  相似文献   

11.
金鑫 《生态文化》2003,(1):35-38
人参也叫“棒棰”,被子植物,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距今已有六千多万年的生存史。据说人参曾经生长得非常旺盛,后来,随着第四纪冰川的到来,人参也如众多的植物一样,受其影响,分布区域不断缩小。以至到了今天,人参和人参属的其它植物已成为古老的孑遗植物。 太行山系和长白山系是人参的发源地。人参的生长区域一般要具备湿润型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它适合生长在腐殖质厚,结构疏松的暗棕色森林土或山坡化棕色森林土中和朝阳避光避雨的地方。野生人参的寿命很长,在自然界中,它自然生长可长达四百多年。  相似文献   

12.
黎淼 《生态文化》2001,(3):61-61
银杏,也叫白果。是落叶乔木,树干高大,分枝繁多,在植物分类系统上属于裸子植物的银杏科,享有“活化石”之美称。据说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树种。在距今一亿四千万年的远古时代,银杏类植物处于繁盛时期,属种非常多,分布极广,几乎遍及全球,单是在我国发现的银杏类的化石,就有十多个属。  相似文献   

13.
榛子·榛蘑     
榛子、棰子、平榛、山板栗,这一长串名子,其实都是一种植物结的果实——榛子,也就是桦木科植物榛的种仁。结榛子的植物叫榛,我们那个地方叫这种树为“榛材棵子”。榛材棵子,落叶灌木和小乔木,高也就一人多高,阔卵形的叶子互生,那香脆味美的榛子就长在这一对对互生的叶子的腋窝里。  相似文献   

14.
枸杞之功     
秋天是个火红的日子,植物们从春天萌发,再经过夏天成长,到了秋天,便红红火火成熟了。 秋天里成熟的不仅仅是植物本身,还有植物们的果实。植物们的果实把秋天装扮得金灿灿,红彤彤,天地间便金碧辉煌了。  相似文献   

15.
李丽 《生态文化》2010,(3):60-61
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之中,野生灵芝如同天赐奇葩,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素有“林中灵芝仙草”之美誉。  相似文献   

16.
金疙瘩     
闫华 《生态文化》2011,(3):41-42
金疙瘩是一种植物,一种毛茛科埴物,一种能开出金黄色小花的植物,具体地说,金疙瘩就是这种毛茛科植物开出的那金黄色的花朵儿。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一种通过具象认识抽象、有形认识无形、熟悉认识未知事物的重要认知方式,重视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身体经验。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人类认识周围事物的媒介。草是植物中的重要一类,汉日双语中与草有关的词汇都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汉日语言中"草"的隐喻表现的分析,揭示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通过对比研究,探究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森林是植物的海洋,森林里有无数宝藏,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森林里也有一些很奇怪的树,这些树中有的能“吃”人。  相似文献   

19.
《职业圈》2004,(5):49
目前房地产和装修业十分红火,装修产生的毒气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现在的家装大多不环保,就连号称的绿色材料也只有20%达标,其实只要是油漆就含有毒物质,环保产品只能保证不超标或超标不多而已,所以开一家吸收装修毒气的植物专卖店大有市场.  相似文献   

20.
高峰 《生态文化》2014,(4):17-17
鸟儿保护环境和粮食 地球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细菌、原生生物、动物(包括人类和鸟类)、真菌和植物是在一个系统里和谐发展的。生物、岩石、空气和水之间以微妙的方式相互作用,从而保证了环境的稳定。如果一种动物,如鸟类灭绝或濒临灭绝,人类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