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德尼·沙博理,这位来自美国的犹太人渴望并加入中国国籍。在其职业生涯中,他利用双语能力和双重文化积淀,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与敬仰。本文主要罗列整理沙博理的生平、主要作品及成就,并对沙博理的翻译思想整体特征进行粗浅讨论。  相似文献   

2.
可以肯定地说,凡是看过老电影《停战以后》的中国人,应该与沙博理有过“一面之缘”——他在片中扮演一位在中国执教的美国教授。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中国古今文学的杰出翻译者,巴金的《家》、茅盾的《春蚕》、柳青的《创业史》和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20多部中国当代文学名著已由他译成英文在国内出版,而由他翻译的三卷本巨著《水浒传》则于80年代初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出版。 八旬高龄的沙博理是一位居住在中国的美国犹太人,他不仅著译等身,而且还有着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3.
翻译家沙博理是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的制度化译者,参与政府机构发起的翻译活动,遵从国家的文化战略和政治意图。沙博理对茅盾"农村三部曲"的英译,不仅呈现出对革命叙事主题和语言风格的忠实转换,同时,他将文化负载词多替代为译入语中语义相近的固有文化表述,彰显出适度灵活性的特征。沙博理作为制度化翻译群体中的外来译家,他对农村三部曲的英译整体上趋向缓和,不仅符合传播国家经典革命文学话语的社会属性,而且使其语言性翻译行为更具变通性,兼顾考量译入语的文学规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位向西方国家介绍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的华籍美裔译者,沙博理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沙博理在文学翻译实践中,既践行忠实原则,又对"翻译者即叛逆者"这一意大利戏言感同身受,本文因此将沙博理的文学翻译观界定为"忠实性叛逆",认为叛逆是为了达到更大程度的忠实。即两个"忠实"与两个"叛逆":忠于原文思想和译文读者,逆于原文的部分内容和形式。通过对《新儿女英雄传》英译本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的仔细分析,对这一"忠实性叛逆"文学翻译观进行解读,以期有助于探寻中国文学作品英译之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舒杨 《科教导刊》2020,(2):35-37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环境下,古典文献的外译值得翻译界更多关注。《水浒传》[1]的翻译,尤其是沙博理译本Outlaws of the Marsh[2]是我国文化外宣的成功之作。本文以"武松打虎"回合为例,分析了沙博理译本展现的翻译素质和技巧以及文化背景,力求为古典文献翻译工作者提供借鉴,为我国文化外宣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的英译活动经久不衰,离现代最近的两个译本沙博理译本和登特·杨父子译本都是非常不错的译本。但是沙博理和登氏父子的翻译目的不同,翻译策略也不同。本文将就这两部译本中归化和异化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文学翻译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路雅琴 《华章》2007,(2):109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存在大量粗俗俚语.美裔汉学家沙博理使用了四种方法来翻译处理<水浒传>中的粗俗俚语,即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和省译法.他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利奥·希基所倡导的"语用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沙博理和登特杨(男性译者)所译《水浒传》为对照本,结合译者赛珍珠(女性译者)的双语文化背景及女性身份两大要素,探讨不同性别的译者传译《水浒传》女性形象时的翻译策略与立场差异:沙博理和登特杨译本奉行与原作一致的男性主导、女性从属立场;赛译本却从女性角度出发,引导目标读者重新评价被封建意识形态烙上负面印记的女性人物,修正了《水浒传》原著中被歪曲的女性人物形象,构建了积极反叛的女性形象,使译本更加符合西方意识形态下人们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东方早报》消息,沙博理、许渊冲、草婴、屠岸、李士俊……这些翻译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论语》、《楚辞》  相似文献   

10.
英语的被动语态常用来表达观点或者陈述事实,具有客观、间接的特点。沙博理的《小二黑结婚》英译本中运用了大量的被动句对原文进行翻译,笔者通过对译本中被动句的统计分析,发现其译本对受事者,即农民的关注度颇高,贴合了赵树理农民视角的写作,使英语世界读者借助虚构性文本对"中国故事"有了直观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邹丽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87-89
以Christiane Nord的文献型翻译策略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沙博理先生的英译本Family进行描述性分析,指出该译文属于一种有效的适度的文献型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适度的文献型翻译是对Christiane Nord的文献型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Christiane Nord的文献型翻译策略为理论基础,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沙博理先生的英译本Family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进而说明它属于一种有效的适度的文献型翻译。它既较好地保留了原著文化,又考虑了外国读者的接受力,可谓鱼和熊掌兼而得之。  相似文献   

13.
严复的"信、达、雅"对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严复认为翻译时译者应尽可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还原源语的意境和神韵。本文从严复的"信、达、雅"理论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沙博理英译本《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王亚丹 《海外英语》2013,(23):170-171
该文从关联理论视角,以沙博理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明示-推理模式,运用描述性及阐释性等多种方法,处理可能导致交际活动失败或者失误的文化缺省的问题,尽可能的达到寻求原语认知语境与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李青 《海外英语》2013,(16):116-117
水浒108将绰号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在翻译时,如何传达这些意象的文化内涵是绰号翻译的关键。文章从文化语境的视角出发,以沙博理的绰号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绰号中意象的翻译,并总结出成功的意象翻译要实现原文在译文中的文化语境重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1983年至今国内沙博理研究文献,分为三个阶段:分析译文文本特征,挖掘历史语境对译文特征的塑形作用,探讨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行为的关系及对中国文学外译的启示。这一研究进程基本上对应翻译批评研究从文本批评到文化批评,再到译者行为批评的总体趋势,也折射出研究者的视域从微观到宏观、关注对象从文本向社会现实的转移,指向中国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以实现文化自觉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水浒108将绰号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在翻译时,如何传达这些意象的文化内涵是绰号翻译的关键。文章从文化语境的视角出发,以沙博理的绰号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绰号中意象的翻译,并总结出成功的意象翻译要实现原文在译文中的文化语境重构。  相似文献   

18.
《湘南学院学报》2019,(1):96-101
以由沙博理(Sidney Shapiro)翻译的《林海雪原》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对译本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政治背景词汇、新生国家形象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阐释了译本中的译者所采取增译、加注、删译等具体翻译手法,进而实现符合国家意识形态标准的英雄人物的重塑和新生国家向国际社会确认自我身份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19.
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与译者受动性及其译者、读者、文本之间的主体间性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国文学》创刊号刊载的《新儿女英雄传》沙博理英译本为例进行探讨。在翻译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通过分析该译作中的回目、译序、标题、熟语、歌谣等的翻译,让我们了解在受制因素突出的情况下,译者如何平衡、协调制约因素与主体能动性及其主体间性关系,从而确保译介效果。这在当今"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形势下,对于翻译研究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青  廖晶 《海外英语》2013,(3X):171-172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为书中108个英雄好汉都冠以绰号。这些绰号展现了人物的鲜明的性格和生动的形象。绰号的选词精炼,每一个字眼都饱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因此,对译者来说,翻译绰号比翻译一般的文学文本更具有挑战性。该文将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对赛珍珠和沙博理对动物类绰号的翻译作简要的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