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与化紧密相联,东西方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必然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本在汉英两种语言形式、语言所负载的化以及表达方式诸多差异方面阐释了汉英思维及表达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化、地理和历史的不同造成了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汉英语言的表达方式.本文试图对中西方整体性和分析性思维差异在汉英习语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思维和语言的内在关系,因为作为汉英语言和中西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语,既是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典型例证,又是这种差异的强大的凝固和模塑力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言,汉英两种语言有其相似之处,但由于民族文化和思维的不同,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又存在很大差异。着重从语言形态表达、句子结构表达、思维方式表达和造句构词表达方面说明汉语和英语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望本文的探讨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学习和掌握汉英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视角探究语言差异对汉英长句语义转换的影响。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者的语言特征、句法结构以及思维表达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译者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实现文本的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英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进行必要调适,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本文精选《中国日报》、《青年报》经典例句,从汉英的语言结构、表达形式和文化语境出发,探讨汉英翻译视角差异与规律。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惯性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在英语表达上产生负迁移现象。消除负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英语思维方式,不断改进英语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7.
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使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为了减少汉英语际转换时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提高翻译质量,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入手,探讨其在汉英语言中的表现,并以实例分析说明汉英互译中的视点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8.
汉英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汉英语言句式结构的差异,这极大地干扰了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妨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对比两种思维模式对句式结构差异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汉英文化差异造就了汉英两个民族之间的思维差异。通过对"不同的汉英思维角度""不同的事物联想"和"不同的习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汉英思维差异对汉英互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译者应重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熟悉汉英思维差异的表现形式,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把翻译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加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0.
由于思维、文化、地域的不同,汉英语言存在着种种差异。文章试从思维、文化、地域三方面的差异来剖析汉英语言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王军 《考试周刊》2012,(23):20-21
在翻译文章时,我们不仅要理解译文的内容.而且要理解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理解英汉语言表达方式和句法结构特征的差异,这样才能使译文忠实连贯。本文主要在文化、语言和语篇层面就汉英互译提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姜乐 《出国与就业》2011,(20):153-154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同国家的语言往往是表达不同思维方式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学习英语往往喜欢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表达英语,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英语,其学习英语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因此,想要在英语的...  相似文献   

13.
汉英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其语言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思维差异。思维差异反映着讲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来形成的语言倾向。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汉英两种语言亦不例外。本文拟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以及篇章布局等方面的影响着手,研究汉英思维差异所造成的语言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4.
汉英有灵句与无灵句言语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汉英语言中“有灵”、“无灵”句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到“有灵”和“无灵”句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倾向的差异,这有助于汉英语言学习者对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思维规律的认识,从而在语言学习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避免生硬、牵强的表达方式,增进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万凯艳 《海外英语》2022,(13):71-73
作为广告和语言结合体的广告语言,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表达方式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各有异同。文章旨在探讨汉英广告语言在思维方式、哲学观念、生活观念和审美观四个方面展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部分高中学生缺乏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不能正确地用英语思维和英语语言习惯去正确地表达.因此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摆脱不了其母语(汉语)思维及其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影响,写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汉式英语。要写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首要任务是认识和比较汉英句式的差异,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英语主谓意识。  相似文献   

17.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不同语言的词汇承载着不同的民族化特色和化信息。因而,汉英民族在描述相同或相似事物或概念时,往往采用不同的词汇表达方式。本通过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由于化与思维的差异所导致的词汇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着重讨论了汉语词语在其英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谚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而来的语言精华,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汉英谚语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的内涵,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汉语言语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并且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从地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四个方面来阐述汉英谚语的来源差异,并进而讨论在汉英谚语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具体应用,以达到既保持源语的生动形象又能让译者读者理解其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19.
学习汉英翻译。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翻译活动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转换。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文化的差异,而在心理文化中,对语言、文化转换最具有阻力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民族注重伦理道德和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是一种注重意合的语言;西方民族注重理性思辨和逻辑分析,使得英语是一种注重形合的语言。本文通过对比汉英思维方式和汉英语言,得出较实用的翻译技巧,以帮助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20.
由于汉英语言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巨大差异,在英语人称代词的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特别是因文体的差异和语境的不同,在翻译时应对原文采取省略、还原和替代等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通顺明白,符合汉语通常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