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娟 《小学语文》2010,(7):105-106
导语、课文、练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的基本组成,其中课文是“主干”。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导语与练习,能够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思考灵感、调节理解方向,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学透语文,让他们在“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聂亚敏 《考试周刊》2010,(12):62-62
乐曲讲究好的“引子”,文章讲究好的“开头”,讲课同样讲究好的“导语”。一段精彩的导语不仅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发教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我针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设计导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艺术空白”的审美效应引发阐述了“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效应。以创新思维的开发为基点,结合心理学知识.从导语、文本解读、课堂质疑、板书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创造力、想像力所发挥的作用。同时点明运用“空白艺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而“对话”是语文新课程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如何解读文本,完成读者、作者、文本间的多重对话,致使师生在文本对话中感悟、交流、沟通、升华,《生命,生命》一文课堂的教学,或许对你有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5.
一、对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的解读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第24题是一道由导语引出标题的作文题。 导语的第一句话提示了谁和谁为邻?你和我为邻;紧接着提示了“你我为邻”后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你依存着我,我也依存着你。导语的第二句话提示了“你”的两种形态,其一是“有形”的你,其二是“无形”的你。所谓“有形”的你,可以理解为实指的“你”,  相似文献   

6.
“单元导语”,作为新课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编者对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对于一个单元教材而言,它有着统领全组、目标定位和学习导航的重要功能。正确解读与运用单元导语,能在很大程度上拉近我们与“教材编者”之间的距离,实现“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维对话,提升阅读教学的“对话”质量。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高效课堂呢?这就需要我们解读“导语”,明晰意图;读透“导语”,把握方向;用好“导语”,实现意图。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凭借的是语文教材,是课文。课文表达着一定的思想内涵,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指的是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与此同时,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呢? 一、巧设导语,创造情感教育的意境。导语,俗称“开场白”,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一个好的导语设计,能使这堂课引人入胜,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导语也是创…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同地。教材对于本次“综合性学习”是这样安排的:先在“单元导语”中明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意义,接着在第一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作具体的布置:“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最后,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交流展示。  相似文献   

9.
一、对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的解读 (一)对导语的理解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依然是一条由导语引出标题的作文题。导语对“原点”作了4种解释。  相似文献   

10.
钟敏 《现代企业教育》2008,(20):187-187
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文道统一”,来教书育人。在导语中“渗透”。在课文学习中“渗透”。在“练习”教学中“渗透”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大纲中注明“语文教学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不往复,逐步加深”。简而言之,大纲中提到的“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注重情感教育呢?一、上课前利用“导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精心设计恰当的导语可帮助学生较快地融进课文的学习中。如教学《这不是一颗流星》,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都知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同学都…  相似文献   

12.
试谈导语的设计与选择萧县丁里中学赵克钓导语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重要环节。导语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文、因时、因人潜心设计与精心选择导语,能唤起学生的无限情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先声夺人”的良好效...  相似文献   

13.
人们往往把好的文章结构归结为“凤头”、“猪肚”、”豹尾”。其实,一堂好的语文课也一样应有其科学的规范和灵活的格局。设计好的导语、插语、结语,是语文教学整体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 一、“先声夺人”的导语 如果教师一上课就对学生说:“打开××页,现在来讲××课。”这样的导语虽无可厚  相似文献   

14.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山东徐洪业,季月珍导语,俗称“开场白”,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它所用的时间虽不长,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却给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带来很大影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个好的导语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诱人,引人...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要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就要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 师必须掌握激发学习语文兴趣的六大艺术,那就是:创设情境艺术;设计导语艺术;以美激 情艺术;讨论交流艺术;选点提问艺术;运用多媒体综合教学艺术。运用这些艺术手段,激 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创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 学习状态,让学生好学、乐学,努力掌握语文知识,探求语言真谛,提高语文素质,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6.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呢?我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导语”的道德教育 “导语”是课堂教学最关键的一环,要想把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出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  相似文献   

17.
<正>教科书基于单元整体性的编排原则,语文园地设置的栏目和编选的内容,与篇章导语页中明确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交相辉映,既是对单元内容的梳理,又是对课外内容的有效拓展。教学语文园地,教师需要做到前与单元内容贯通,后与课外内容联通。教师要精准解读编者如此编排的用意,将语文园地的教学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盲从于既有观点,让学生在求异和质疑的教学氛围中,勇于批判,敢想敢“破”,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在讨论和相互辩驳中“立”,推断出正确的结论,并能验证观点的合理性,从而在思辨中有更多个性解读的收获和创造.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听了一些研究型、竞赛型的语文课,让人感觉到:预习有了,解读没了;导语有了,题解没了;讨论有了,读书没了;媒体有了,范读没了;赞扬有了,导向没了;局部品评有了,整体感知没了;热闹的有了,积累感悟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没了。课堂上掺杂着“非语文”的因素,舍本逐末,邯郸学步。但语文课姓“语”。教师应考虑语文的本体.努力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一直是一堂优质课的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导语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为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