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何为朋友?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看不透,还喜欢,是什么?)一."小平您好"考何为朋友?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看不透,还喜欢,是什么?)1984年10月1日这天,"小平您好"这横空出世的四个  相似文献   

2.
陈玲 《新闻爱好者》2017,(2):I0003-I0003
数学其实是一种文化。不能简单地把它当作是一种应用工具。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时期,因为土地丈量的生活需要,数学发展出几何学;在古代的中国。数学也逐渐发展出其他的分支,以满足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需要和天文观测的需要。因此数学始终是为人们的需求而服务的.和其他的文化隔离开来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秦九韶作为南宋末期的数学家,也相应地受到了南宋理学的影响,但是秦九韶对数学的认识非常的清晰,认为数学能够"经世务,类万物",而且数学和哲学也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可以为哲学提供一般的方法,如其中的抽象、概括等,"可以通神明,顺性命"。秦九韶的很多数学问题都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问题有关,通过他的数学推理进而得到了比较重要的定理。秦九韶在数学上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其刻苦研究的精神和成就仍然鼓励着我们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4.
新闻文化是什么?数学是什么?新闻文化的数学观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新闻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传媒文化、舆论文化、交往文化、历史文化,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新闻当然有数鼍庞大的技术性理解.中国第一本新闻学的撰著者徐宝璜说,"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而美国记者博加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名句恐怕是最为人所熟知.新的知识环境之中,从传播与信息的角度对新闻所做的种种界定也是及其丰富的.这些都道出了新闻的常态、方法与规范,但与人们文化关切的姿态而言还是显得分量不足.及至卡尔·布莱尔的新闻是人们沟通心灵的工具的认知的重新被发掘,人们才又向新闻发出了历史与文化的追问.  相似文献   

6.
试论新闻事实认证的方法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理论研究中,"什么是新闻"是最基本的问题;而新闻又是对事实的报道,因而"什么是事实或新闻事实"就成了更基本的问题.如果说"新闻"是新闻学大厦的基石,那么,"事实"就是新闻学大厦的地基.陆定一晚年还说:"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性问题."①而真实性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准确把握事实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事实,尤其是新闻事实,在理论新闻学建设上,应该是具有奠基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改文风,呼唤新闻短下来。究其实,"短下来"只是第一步,更高的要求,应该是又短又好。好的短新闻,不仅仅是指篇幅上的短,而是有思想、有内涵、有韵味的短。短文未必没有深度,短不意味着浅。正如深度报道不是长文的代名词一样,肤浅的报道也不是短文的代名词。如果"短"只体现在形式上,而行文思想干瘪,内容空洞,读来乏味,那就失去了短的意义。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文短不能  相似文献   

8.
思者的疑虑     
哲学·科学·常识陈嘉映著,东方出版社,2007陈嘉映总在想事儿。他给我写信,会问近来做些什么?我给他写信,一般不提这问题,因为我知道他在做什么。说得文气些,他总在思考。之所以如此,八成是因为他有"很多困惑,很多问题"——这是他在其新作《哲学·科学·常识》中的第一句话。他的思考是追着问题走的,也可以说是被问题牵着走的。我觉得哲学研究领域历来  相似文献   

9.
江凌 《今传媒》2010,(3):112-116
什么是新闻史?什么是历史研究的内涵?中西学者有不同的回答。戈公振先生曾说:"所谓报史者,乃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发达之经过,及其对于社会文化之影响之学问也。"[1]知名新闻史家方汉奇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尹汉宁 《新闻战线》2012,(12):44-45
"走"是前提、路径、方法;"转"是观念、态度、思想方面的要求;"改"是走和转的落脚点,是"走转改"成果的呈现和检验。"走转改",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没有清新的文风,不出精品力作,"走和转"就只有耕耘,没有收获。重在改,改什么?也就是四改:改虚华之风、改冗长之风、改浅表之风、改媚俗之  相似文献   

11.
王瑾 《记者摇篮》2012,(8):57-58
从十几年前凤凰卫视的鲁豫"说新闻"开始,更多的广电媒体也陆续出现了"说新闻"的播音形式,而且到现在愈演愈烈。既然"说新闻"不是昙花一现的形式,那么在网络空前繁盛的今天,它在广播电视中有什么优势和影响呢?一、播新闻与说新闻通常讲,"说新闻"是指用日常说话的方式传布新闻,而"播新闻"被斥责成照本宣科播读新闻。多年以来,无论是传媒还是受众一度以为,只有宏亮的声音和一字一顿的节奏才能表明新闻的权威性和真实性。然而,在  相似文献   

12.
读闲书     
阅读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不论读书多少,每人都有自己的偏爱,无法强求一律。我最喜欢的,则是读"闲书"。但什么是闲书,却难以界说。我认为,凡是读对自己没有用的书,就是读"闲书"。人们常说,人生犹如竞技场。尽管是竞技,也大都还有中场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13.
高金萍 《新闻记者》2007,(11):49-5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凯利(James.W.Carey)曾经说,"新闻是民主的别称——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在相当一部分人眼中,新闻是民主社会发展的结果,认为"政治民主是(近代)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权利保证";新闻媒体代表的是"第四种权力",承担着警戒和守望社会的职责,发挥着信息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 §1.图书情报应用数学的简短回顾数学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已有悠久的历史,从远古人的结绳记事,到古埃及人的几何丈量术,到古印度人"0"的发明,到我国《周易》的排列算法,数学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数"和"形"的问题愈来愈受到人类的重视.但只到公元前六世纪,这种知识还没有形成具有逻辑关联的体系,因而只能作为数学的萌芽载入史册.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十六世纪,逐步完备起来的算术、初等几何、初等代数等,以静止的数和形的简单的组合为研究对象,形成我们现在称的常量数学.十六世纪,"运动"的概念随着天文学和力学的发展进入自然科学的中心课题,这使得变量的概  相似文献   

15.
程栋 《当代传播》2011,(1):66-68
某些学者指出,"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走出被人诟病窘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面.这不仅没有可靠的社会语境的支持,也缺乏新闻范畴体系的逻辑学依据.民生新闻是依报道对象所划分的与"吏治新闻"相对的一种新闻类型,与"公共新闻"、"公民新闻"(参与式新闻)逻辑划分标准不同,都应作为成员,共同完成新闻范畴的增量革命.三者也不是新闻史线...  相似文献   

16.
朱栋国 《大观周刊》2012,(21):201-202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也是哲学的一门衍生物。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  相似文献   

17.
正权威性,是党报影响力的根本要素,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能超过各级各类党报。这是党报自身的性质决定。分析党报权威性的构成原因和要素,促进这些要素的强化,是维护和扩大党报权威性的有效途径。党报的权威性分析什么是权威?"权威"是权力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是人们对权力的一种自愿服从和支持,是一种正当的权力,也可以说是极具公众影响力的威望。目前,"权威"二字在现代社会语言中广泛使用,已成为人们笃信参照的标准,也是彰显人、机构、组织、企业等实力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无论搞新闻写作,还是搞文学创作,都追求写得生动.这不仅是对的,而且至关重要.有人写出的文章,自己挑不出毛病,别人也找不出什么缺点,只是谁都觉得不生动,我看这往往比任何毛病、缺点都更大.世上有许多没毛病、没缺点的东西,但人们也不会仅仅因其"完整"而尊重它,因为它没有特殊价值.光光的羊粪蛋,圆圆的鹅卵石,它有什么毛病?有什么缺点?我看把它捧在怀里的人不多,道理很简单:它廉价或无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直在思考,"道"的真谛是什么?"道"在中国哲学的视野里,博大精深且意蕴悠远.海德格尔曾说,道家思想犹如一口古井,随时都可打上水来.也许,道是凝聚着理性、直觉与情感的智慧的结晶:重德求善,自强不息,平等宽容,直觉悟道.这是<论道>节目的深层追求,也是节目之外人人可悟的社会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20.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度报道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深度报道的基础。也可以说,调查研究的深入与否是决定能否写出、写好深度报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