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我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我与您在阅览桌上邂逅心因兴奋而狂跳手因喜悦而颤抖眼睛急于往页码里走目光却在封面上抚摸不够《山东教育》我渴望的朋友当我走进你的时候总要为“教师文苑”一步步回首陶醉于一篇篇美文佳作为一场场酸甜苦辣泪流那真那善那美怎不让人心动《山东教育》我知心的朋友当我在教学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你默默为我分难解忧一个个“调皮鬼”变得“驯服”那枯燥的文字也成了乐符在教育改革的大潮里您是航标是舵手《山东教育》我的良师益友如今你已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教育的硕果压满枝头我愿做一名辛劳的园丁年年岁岁把你护守我…  相似文献   

2.
虽然我早已经不再年轻,可是,我依然和年轻人一样在日日成长,一天天向更美丽的人生目标迈进。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山东教育》是一缕春风,给了我成长的力量和温暖的扶助。结识《山东教育》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我在一所厂办小学做教师,偶然翻阅《山东教育》,看到一则教师文学大赛的征稿启示,我恰好刚学着写小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投去一篇反映教师生活的小说。一位在报社工作的朋友知道了,说:“编辑部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稿件,不认识编辑记者,稿件不会有人看的。”我丝毫没有想到,《山东教育》的编辑竟然十分认真地阅读了我这位无名小卒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教育》编辑部组织广大教师就“如何对待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展开讨论,我认为很有必要、十分及时。当前,确有部份教师以学生“不能完成作业,影响下一课的听讲”为理由,把学生驱赶出教  相似文献   

4.
不知不觉,《山东教育》已经陪伴我走过了7个春秋。《山东教育》,我的启蒙老师。2004年,在我第一次踏入我所任教的学校时,教导主任就给了我几期《山东教育》。我津津有味地读了好几遍,被里面的精彩内容深深吸引。《快乐点滴》告诉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会有许多许多的快乐,这无形中减轻了我的紧张和胆怯。《飞鸽传书……》教给我如何恰当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使我的"底气"更足了。《新课程新理念新做法——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  相似文献   

5.
早在1990年,我就爱上了《山东教育》。那年,我初登讲台,要参加县里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活动。选好了教材,我却不知如何设计。校长见我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就送给我几本《山东教育》让我参考。我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气儿读完后,心中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6.
声音     
教育主体教师成为应答的“呼机”;教育客体由人降为“检索机器”;教育资料文化误为教育信息。——《教育文摘周报》刊发“现代教育中网络学习的负功能”早些天,就在我跟一个朋友交流如何教育信息化,如何校校通时,有一位教育一线的老师(专家)这样说,“谁能帮我把搜索引擎做好!!”,在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读者来信转眼间又快要过年了,我订阅《家庭与家教》杂志已经整整3年,可第一次与《家庭与家教》相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是2002年过年,我和丈夫带着儿子到一位教师朋友家串门,糖果和糕点旁放着一本《家庭与家教》杂志,我便拿起来翻看,谁知其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看入迷了,竟连朋友叫我吃饭都没听见。朋友走过来,拍拍我说:“怎么样?觉得这本杂志不错吧?”“嗯!真是蛮有用的。怪不得你孩子教育得那么好,再看我那问题儿子,都上初一了,可还不知道用功,整天跟我们顶牛,不晓得怎么办才好。”“其实,教育孩子关键在方法,只要家长肯下工夫,掌握科学,就一定能成功。我就是从这本杂志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相似文献   

8.
罗爱芹 《山东教育》2008,(12):60-60
早在1990年,我就爱上了《山东教育》。 那年,我初登讲台,要参加县里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活动。选好了教材,我却不知如何设计。校长见我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就送给我几本《山东教育》让我参考。我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气儿读完后,心中豁然开朗。于是,我依照其中的一篇教学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连夜赶写了一份教案。  相似文献   

9.
管金凤 《山东教育》2008,(11):60-60
一说起《山东教育》我就精神振奋。从事教学工作已有十一个年头了。回首这十一年,酸甜苦辣尽在其中,但无论我身处何种境界,总有《山东教育》这位多智多才的“导师”在默默地帮助我,引导我,启发我,成为我工作中的指向灯,照亮并启迪我闯过工作上的每一道“难关”。  相似文献   

10.
贵刊 2000年第 16期《如何对待作文中的社会问题》一文令我感触颇深。我反复阅读 ,总觉对作文《压岁钱》的批语不敢苟同,在此提出一点拙见。   作者林涛指出,《压岁钱》一文所涉及的问题“令人不知如何应付”。这篇作文写的是,在学校开展“献爱心”活动中,一个学生不知捐多少钱合适。妈妈认为她应“倾囊相助”,把 100元钱全部交上;爸爸则认为“交 10元钱表示点意思就行”,因为“这种活动一年好几次”,这次全交上,“下次交什么 ?”应当“教会孩子实实在在地生活”。最后在奶奶的调解下,她交了 30元钱。学生在文章最后说:“老师…  相似文献   

11.
赞“我首先是教师”蒋敦鑫《语文学习》的“作家自选文”专栏,发表了作家王晓玉的一组文章。王晓玉给自己的选文写了个“前言”,题目就叫《其次才是作家》,申言“我首先是教师”。文短意长,启迪人们应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师职业,如何看待第二职业,如何对待某些人对教师...  相似文献   

12.
正自从成为一名教师,《山东教育》便成了我最喜欢也是最需要的教育杂志。《山东教育》上那些一线教师的教育故事和教育感悟,常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灵感与启发。我也曾写过自己的教育故事,但一想到投稿就有许多的顾虑涌上心头:稿件发出之后会不会有人认真审阅?会不会把我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文章丢在一边  相似文献   

13.
一本好的杂志如同一个好的朋友,一日不见,非常想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接触了《教育科学论坛》,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教育科学论坛》成了我的朋友,影响着我的生活和工作。如今,她像一个老朋友似的,时时提醒着我,警示着我,让我反思自我,反思教育,反思家庭,反思……读了第9期“学困生”,我们怎么关注?”后,我深深地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王少元 《宁夏教育》2010,(10):25-25
《宁夏教育》比我的教龄长一岁。我伴随《宁夏教育》走过了29年。回观《宁夏教育》30年来刊登的一篇篇文章和我周围教师的成长,《宁夏教育》就像播种机,从多方面给宁夏教育发展提供思想支撑和实践指导,引领着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5.
参加教育教学工作25年来,《山东教育》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常伴我左右,帮助我由一名普通的山村小学教师成长为今天的中学高级教师。更让我自豪的是,在2005年和2006年《山东教育》上,曾刊登过我的“教育感悟”。  相似文献   

16.
捧起心爱的《北京教育》,要说的话很多,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我真有“几度把笔字难成”之深切感受了!我,边疆云南的一名普通教师。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捧读了一看封面就想翻翻的《北京教育》杂志,文章的开篇就把我吸引住了,遗憾的是没时间细读后边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河南教育》创刊25年了。25年来,她走过冬夏,走过春秋,走过幼稚,走向成熟,走进了教师心中。她指引着教改方向,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我第一次见到《河南教育》是在1981年,那是民师选招考试的日子。考完后,监考老师放在桌上的一本《河南教育》忘记带走了,我费了好大劲才送给他。看着衣衫褴褛的我,他既感动又慷慨地说:“送给你吧。”那时我月工资3块钱,别说我,就连学校也订不起一份《河南教育》,于是这本杂志就成了宝贝。大家争相传阅,爱不释手。印象最深的是有个老师从这本杂志上撕了一块纸卷烟吸(那时农村老师普遍…  相似文献   

18.
在我家的藏书中,《山东教育》占了一个不小的比例。从 1989年至今,本刊每期里的文章我几乎都认真地读过。可以说,我是《山东教育》的忠实朋友。   多年来,我读《山东教育》的最深感受就是:一刊在手,为师不愁。下面我就以实例谈谈这个问题。   一、当班主任不愁 1989年秋,我分到了松丰联小任教。一上任,校长便安排我当五·一班的班主任。我当时一点经验都没有,心里没底,于是向其他教师请教,大家说那个班的学生很调皮,只要抓住个“严”字就可以了。我便依计而行,上下课都板着面孔,说话也格外严肃,对调皮的学生,轻则批评…  相似文献   

19.
钟爱读书的我,独爱宁静的夜晚,远离喧嚣,清茶一盏,孤灯守夜,圣书一卷;书香四溢,如品香茗,身心受益,其乐无穷。灵犀相通者——《山东教育》也。初识《山东教育》时,我还是个师范生,从她的字里行间,我读懂了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在新时代应具有更高的素质,更新的理念,更活的教法。师范毕业后,我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初为人师的我以极高的工作热情投身教学。可事与愿违,总是工作中处处出纰漏,犹如老虎吃天——不知从何下口,处在“江郎才尽”的困境,真正领会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也”的丰富内涵。在我独自徘徊时,《山东教育》像一盏明灯,一个…  相似文献   

20.
当下的语文课堂有一些乱象发人深思。比如,将《动物游戏之谜》上成生物课,在《别了,“大不列颠尼亚”》的课堂上大谈特谈香港回归,以走马观花的“角色表演”取代《雷雨》的教学;面对《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等文本,教师不知如何备课,以布置学生自读草草了事……这些纷繁的语文课,大都不姓“语”,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