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说话作文,最忌语病。研究语病产生的原因,懂得辨析语病的方法,中学生会终身受益。下面谈谈辨析语病最基本的五种方法。一、查成份,看结构是否完整。这里所说的“完整”,并非是每个句子都要有主、谓、宾、定、状、补等各种成份,而是指句子具备了应有的成份,能把意思准确,完整的表达出来。看一个句子结构是否完整,可以从分析句子成份入手,查看其成份是否残缺。例如: (1)“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该句主语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借助句子成分分析法改正病句,首先要掌握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成分,一般可先抓"主干",即找出主、谓、宾;后理"枝叶",即找出定、状、补。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1.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成分搭配不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训练目标1.正确理解语句的意义。我们这里所说的“语句”,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句子,尤其包括了由几个有完整意思的相关“句子”组成的较大的语言单位。从语法上说,它可能是单句(含比较复杂意思的单句)、复句,也可能是句群、段落。为解说的方便,我们对涉及到的一个或多个“句子”,统称为“语句”。理解语句的意义,一般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搞清每一个句子,用了哪些词语,是怎样的语气,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二是要搞清几个意思连贯的句子,是如何拓展、又如何收束的,整体上表达了什么意思。语句的意思弄不明白,梳理、归纳就成…  相似文献   

4.
语病题的修改并不很难 ,难的是怎样诊断出病句之“症”。产生病句的原因较多 ,但中考中常出现的主要有四种情况 :成分残缺 ,成分搭配不当 ,语序不妥 ,用词不确切。针对这些病因 ,下面介绍几种诊断语病的方法。  一、审视中心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一般情况下 ,一个句子必须具备这三种成分 ,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 ,先要审视、找出主、谓、宾这三个中心语 ,看看是否残缺 ,是否搭配得当。如 :①在他的帮助下 ,使我认识了错误。②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例①中找不出主语及主语中心语 ,主语被介宾短语“…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句子教学两注意肇州县红旗小学李兆云九义大纲和全日制大纲就阅读教学对句子的要求都是理解句子的意思,只是九义大纲要求得更明确:“要使学生懂得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在句子教学中如何体现“完整的意思”呢?一、注意意思的联系九义教材和全日制教材对...  相似文献   

6.
句子并不一定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完整的“句子”也是句子,句子的语调标志不一定是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相似文献   

7.
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极为相似。两种句子从形式上看都是“主||谓 主→谓”。多年来,语法学界对此有些探讨,各家所编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中或浅说辄止,或合而为一。我们试图集中展示出两种句型的特点,进行辨析以供参考。虽然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结构顺序相同,结构成分相似,但表达的意义不同,因而分属两种不同句型.请看:(1)我请求他给我讲解。(2)我知道他来了.这两个句子的结构相似,都有两个主语,两个谓语,但仔细分析,并非相同,实质上其结构形式分别是:  相似文献   

8.
锤炼语言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添枝加叶”、“点石成金”、“高山流水”法。一、添枝加叶一个简单而完整的句子只需要写明“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谁是什么?”“什么怎么样?”也就是主、谓、宾主干齐了就行了,但这样的句子读来总  相似文献   

9.
日语语法现象的复杂性不逊于汉语语法现象。该文从日语句子结构成分入手,重点分析了"主谓谓语句"与"主-宾-谓句"的交替现象,熟知汉语语法之人亦能看出,日语"主谓谓语句"和"主-宾-谓句"的交替现象是同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或技巧的变化形式。这种转换须服从语法规则,持谨慎态度,中高级日语学习运用者不应出现偏差或失误。  相似文献   

10.
词和结构(即“句法结构”,或称“词组”、“短语”)是语言的备用单位,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一个词或结构要成为句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内容上能够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即结构上是自足的;形式上必须带有一定的句末语调。句子在格式上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本文想指出,作为备用单位的结构,本来也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相似文献   

11.
构成一个句子最基本的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在比较复杂的句子里,还有定语、状语和补语等连带成分和附加成分。如果能正确划分句子成分、准确分析成分结构,并且能把句子成分分析思想活学活用,我们就可以一把钥匙开多把锁,就能把许多知识的学习、问题的处理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病句辨析句子成分分析法是辨析病句的基本方法。分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其主干和枝叶,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发现和纠正语法错误。基本步骤为:①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或赘余,是否搭配得当。②看定语、状语和中心语是…  相似文献   

12.
邱文华 《学语文》2006,(1):29-29
“搭配不当”是《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一面对两面”是“搭配不当”的一种特殊病句类型。在复习和考试中,不少学生误以为凡是出现一正一反两方面意思词语的句子都属“一面对两面”。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判定一个句子是否“一面对两面”。不能光凭句中是否含有表示正反意思的词语,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十种武器     
病句辨析十法1.成分分析法。找出句子主、谓、宾,判断主要成分是否残缺,或搭配是否得当。2.成分分割法。分析句子每个成分的修饰语是否得当,或修饰成分的语序是否得当。3.逻辑分析法。分析前后句子,看句意是否存在重复或矛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语文第二册“句子”的教学广南县第一中学黄保兵六年制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中对于句子的要求,现行大纲和“九义”大纲都是理解意思,只是“九义”大纲更明确,要求“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什么是完整的意思,语文第二册是这样来体现的。一、注意句子之间意思的...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的练习中,由于受汉语的影响,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表达不地道、不完整的句子,这些句子或“掐头”或“去尾”,虽勉强能表达汉语意思,却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现归纳如下:一、掐头“掐头”的句子主要是指句首省了某个语,如连词、介词、不定式符号to、助动词do、does等。1.掐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中,结构助词“之”有一种特殊的用法,这就是“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组成加“之”的主谓结构,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原来的句子不能独立运用,不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只充当单句的一个成古代汉语中,结构助词“之”有一种特殊的用法,这就是“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组成加“之”的主谓结构,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原来的句子不能独立运用,不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只充当单句的一个成分,或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分句,以偏待全。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修改病句常感到困难。教材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把常见的病句分成几种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等,而不大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找出句中的“病”。我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总结了两种寻找病句的简易方法。 (一)句子简缩法。就是把一个比较长的句子简缩成只有主、谓、宾语的短句子,以便于发现句子主干中的毛病;或者把句子中某些易出毛病的词语简缩出来,以发现它们之间的错误。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主谓、主宾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前后矛盾、否定不当  相似文献   

18.
说话或做文章,应力避平板。俗话说:“文似看山不直平”,亦即指遣词炼句要富于变化,要有起伏,忌避重样和落俗套,这是语言生动活泼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篇文章的语言格式过于平板,势必令人生厌,不愿卒读。要使文章吸引读者,除了要有很好的思想内容外,还要锤炼出富于变化,绰约多姿的句式。本文特对句式变化中“整散结合”、“长短交错”两个重要技法作简要分析。一、整散结合整句和散句是从句子的结构而言的。“整”是整齐的意思,“散”是参差不齐的意思。我们说话或做文章,常常用一些结构不同,格式各异,长短不一的句子,这叫…  相似文献   

19.
贾相忠 《青少年日记》2009,(9):65-66,51
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时常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也可以形象地说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合适的修饰语、附加成分,即在一个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进行修饰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相似文献   

20.
一、简缩法。所谓“简缩法”,就是对复杂单句的成分进行分析,保留句子主要成分(主、谓、宾),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来检查句子的正误的方法。例如:①《青春之歌》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例①是复杂单句,经过简缩,全句的主干就成为“,小说塑造事迹”。这样一来,很快会发现该句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把宾语“事迹”改为“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