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法是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划分不同的法的部门依据其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是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取决于是否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在现实中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表面上确实与民商法、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类似,但并不能据此否认经济法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况且,现实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量的社会关系需要不同部门法从不同角度予以调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而且的确存在某些社会关系,已有的老部门法(如民商法、行政法)已经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解,而必须由一种新型部门法——经济法调整。  相似文献   

2.
利益冲突的根源在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充满冲突的利益关系中发展和进步,关键在于利益存在一致性,利益冲突存在协调的余地和可能,所以,利益冲突和协调是社会的常态。法作为利益关系的"协调器",其作用在于通过权利(权力)义务的合理配置平衡协调各方利益。以人为本,平衡利益作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理念,渗透到各个法律部门中。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导致公私因素的相互交融,也为追求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之和谐的经济法提供了法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是20世纪法律体系适应社会本位思潮的一大创新。经济法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是市场经济的法。经济法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基石,在本质上,是国家之手和市场之手相结合的法;分别以社会效益、社会公平为目标价值与功能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平衡协调、综合、系统调整的功能。它的出现使法与经济实现全方位的结合,使法能更直接、更有力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然而,经济法制建设也面临解决现存的问题、消除制度性的障碍和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保障改革的深入与开放的扩大两大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是20世纪法律体系适应社会本位思潮的一大创新。经济法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是市场经济的法。经济法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基石,在本质上,是国家之手和市场之手相结合的法;分别以社会效益、社会公平为目标价值与功能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平衡协调、综合、系统调整的功能。它的出现使法与经济实现全方位的结合,使法能更直接、更有力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然而,经济法制建设也面临解决现存的问题、消除制度性的障碍和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保障改革的深入与开放的扩大两大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法的公私融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具有公私融合性,是区别于传统部门法的现代部门法."法律部门应当由需要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多样性的客观存在决定,并不是仅仅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现代国家顺应某种客观必然性或出于某种主观目的,紧紧结合传统法律规范和手段,统一调整某一社会活动领域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6.
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内外部矛盾的关键所在,但是无数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法制密不可分,在我国法治体系中,经济法无疑是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直接法制保障。任何法律的制定必然是出于一定的社会目的,而任何法律的价值也在于实现了一定的社会功能,所以本文就从功能角度对我国经济法进行研究,包括对经济法社会经济功能的概述,以及经济法的社会经济信息传输功能,经济行为组织与利益分配功能,刺激社会经济发展功能,避免经济纠纷功能等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论。本文通过对以往学说略加评述,认为“国家调制论”的观点比较适宜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并从经济法产生上探寻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特征.同时通过分析传统法律用以调整这种关系的不适性,得出这种社会关系由新的法律部门——经济法调整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范围,以期略有贡献。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的发展应与人类社会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现代经济法是平衡协调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维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现代经济法的固有理念。这既可从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背景、存在与发展的客观基础、实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等层面得到验证,也可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实质层面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的产生时间存在分歧,可以分为两类观点:一类观点认为产生于古代社会;另一类观点认为产生于资本主义阶段。笔者认为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产生于古代社会。因为经济法产生的含义就是指经济法律部门的产生,但经济法律文件、经济法律规范与经济法律部门是同时产生的。经济法产生不以生产社会化或垄断的出现为前提,国家社会经济职能是国家固有的,从国家产生就具有,并不是以后才具备的。经济法体系中所包括的一些法律子部门在古代社会就已经产生了。  相似文献   

10.
当前,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教育、人才等问题也较突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干预、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具有综合性、直接性等独特功能。文章论述了经济法功能的科学内涵,揭示了经济法本身固有功能对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作用,从而明确了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社会公共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为了矫正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之法必将对上述两者施行调控而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调。现阶段,经济法必须对转型期的社会现实作出积极回应,完善其作用范围,更有效地保障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是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职能尚不完整,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而缺乏法律保障是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存在不足的重要原因.为了加强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法律保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完善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呈现多样化发展,政府经济职能范围不断拓宽,政府作用社会经济生活的权力也在扩张,这对国家经济职能提出新的挑战。经济法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规制此类行为,因为法治国家中政府经济权力的运行不可能游离于法律之外。但同时应该看到这种干预活动的局限性,那就是经济法并不能抑制“政府失灵”。政府干预的成败在于市场与政府政策的互动配合中是否做到“各得其所”,我们不能对经济法寄予过多期望。并且,政府干预的成功应该寄希望于政府经济活动的民主化和与广泛的专业化的社会组织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度化、法律化保障。经济法的使命就是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协调、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法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5.
自从研究经济法理论以来,我先后提出过四种理论观点:"结合论"、"纵横统一说"、"分合论"、"社会基本矛盾论"。它们所处的时期、阶段不同,名称也有异,但主旨思想和理念却一贯始终,30年不变。在东西方经济法产生、形成上如果找不出共同的原因,它就无规律可言,就无法形成统一的经济法科学。现代经济法产生、形成的一般条件有: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发达的(或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即现代市场经济;有组织管理经济职能的现代国家机器;有公法与私法结合的综合系统调整经济的现代法学理论思想和法律体系。经济法理论所主张的划分和确立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经济法主张主客观标准统一论。此外,有关法的基本原则、主旨观念、调整功能等,也都可作为进一步划分和确立法律部门的标准。自1986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草案)的说明》公布后,经济法界发生了"守纵去横"的倾向,过度强调国家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的"国家论"成为经济法理论中的最强音。如果没有国家介入经济生活,就没有经济法。但我不同意"国家论"过度强调国家的绝对主导作用,过度漠视企业的基础地位。搞纵横分裂、想让经济法偏安于"纵向"一角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研究高校规章制度的行政法进路,无法为高校规章制度乱象治理提供有效药方。软法理论为高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构建提供了新思路、新工具。将高校规章制度定性为软法,有益于培育高校的理性自治品格,控制大学自治权力蜕变为社会专制。应基于软法的机理,重塑高校规章制度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
法经济学分析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有学者认为这是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一次扩张,也是法学家视角的一次转移,使得法学和经济学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同时,经济学在经济法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学科的角度,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相距甚远,然二者亦有共通之处。本文即通过分析两者的特质,在界定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了二者的暗合之处——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经济法学经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段岁月里,经济法的地位问题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焦点,有肯定赞同,也有抨击否定,至今也很难说有一个大一统的意见。本文旨在把握经济法能够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实质要件,联合形式要件进行思考,综合地看待经济法和其它部门法的关系谈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以为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价值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划分部门法价值的标准,批判了各种经济法价值观点,论证了经济法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促进社会公共经济利益,而且社会公共经济利益主要由经济法来保护和促进,因此,经济法的目的价值是社会公共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而社会保障法作为社会法的核心内容,同时兼有经济法的一些属性。因此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应体现出社会法与经济法在功能上的相互配合,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应由社会法来进行规范,而如何保证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则应由经济法加以规范,由财政作为社会保障的基础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