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及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第17届亚运会田径比赛奖牌榜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从而研究亚洲田径比赛发展的现状.研究表明:中日争霸格局瓦解,获得金牌的国家地区分散趋于明显,以巴林、卡塔尔等为代表的中西亚国家逐渐崛起,成为冲击亚洲田坛的新生力量,亚洲田径格局朝多极化发展;亚洲田径实力虽得以提升,但整体低落,仍落后于美国、俄罗斯等田径强国;我国田径"亚洲霸主"的地位难以撼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探究,分析亚洲田径竞技实力.指出:我国应以田径"1516计划"为契机,抓住中国田径的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田径运动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州亚运会我国田径竞技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田径比赛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亚洲田径多极化的态势逐步成型,中国亚洲田径强国的地位依然巩固;竞走、男子三级跳远、跨栏、女子马拉松、女子投掷等几大项目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部分潜优势项目是我国在亚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项目,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是奠定我国亚洲田径强国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备战2012伦敦奥运会,对中国田径运动队目前竞技实力进行研究尤为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根据2002年以来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以及亚运会上的综合表现,发掘田径竞技项目的优势和潜优势项目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以期对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及积极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奖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伦敦奥运会前世界田径实力演变:美国队独步世界田坛的局面正在逐渐被瓦解,其领先优势也日渐缩小;俄罗斯女队继续保持领先,其他欧洲国家传统项目虽保持优势但已呈现下降趋势;非洲军团实力提高;中北美洲、欧洲和非洲的优势项群分别为速度项群、快速力量项群和耐力项群;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田径竞技实力依旧薄弱。中国队取得了18年来田径世锦赛的最佳成绩,但落后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归纳分析等方法,通过对2014年韩国仁川亚运会田径比赛奖牌分布的归纳分析及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田径比赛奖牌分布的比较,以期发现亚洲田坛新格局:中国队整体实力强劲,依旧领跑亚洲;以巴林、卡塔尔为代表的西亚军团,凭借"归化"选手的出色发挥,称雄男子短跑和男女中长跑项目;昔日亚洲田坛霸主日本队,在亚洲诸强的冲击下,整体实力滑坡;中亚、南亚、东南亚国家田径竞技实力依然落后.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对釜山亚运会和多哈亚运会田径奖牌榜及比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并选取多哈亚运会中国田径队夺金项目与雅典奥运会相应项目的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田径运动成绩在亚洲处于首位,但仍存在项目发展不平衡、高水平后备人才缺乏及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等问题;继续坚持我国田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后备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完善项目布局的同时,突出重点项目的发展是我国田径竞技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影响我国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比我国与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在竞技年龄上存在的差异,就影响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延长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第25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本届亚锦赛成绩、奖牌归属情况和获奖牌国家地域分布特点以及中国队田径竞技实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25届亚锦赛创造了多项亚锦赛纪录,亚洲田径竞争格局发生改变,日本队一跃登上榜首,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印度队持续稳中进步,不断挑战中国田径排名,中国在亚洲田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国队整体竞技水平有所下降,尤其在短跑项目上后备人才短缺,田径项目发展不够均衡,仍然存在“阴盛阳衰”现象。并提出提升策略:坚持举国体制的优势,优化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科学统筹田径项目发展,提升田径竞技实力;坚持体教融合,巩固田径后备人才队伍;加强科学化训练,构建科学训练模式;打造高水平智能化田径训练基地,营造优质训练竞赛环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第11届全运会和第16届亚运会田径快速力量项群男、女单项前3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参赛年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和参赛年龄特征均表现为: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参赛年龄具有明显的组别特征,表现为:投掷组>跳跃组;肌肉力量的发展程度以及身高和体重比例的合理程度与世界优秀选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田径快速力量项群运动员达到竞技顶峰的年龄偏小,保持最佳竞技能力的时间短,过早退役现象普遍。建议高度重视初级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避免训练的过早"专项化",最大限度地开发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在选才和育才过程中加强跟踪监测力度,处理好"选"与"育"、客观测试与专家评定和心理测试与平时观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竞技田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我国竞技田径发展系统模型,深入探讨了我国竞技田径经费分配结构的变化对竞技田径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田径运动是基础奥运项目,也是历届奥运会中金牌最多的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中国田径运动目前与世界田径强国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介于以上理由,研究各国在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表现实力,探讨各国的优势项群地域归属及目前国际田径竞争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目前田径实力,找出问题,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西亚(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等为代表)在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亚运会中取得的成绩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亚国家田径项目崛起的社会学因素进行探析,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从近三届亚运会成绩我们可以看出,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等为代表的西亚国家对亚洲田坛冲击很大,改变了亚洲田坛金牌分散的局面;(2)西亚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在田径上投入极大地鼓舞了运动员的士气,提高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3)西亚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从国外合法"引进"优秀运动员,使得西亚在运动员的配备上更上一层;(4)西亚在近几年奥运会和其他重要赛事的带动下,为西亚田径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5)西亚女性的解放,女性参加运动会的允许,使得西亚在女子的成绩上大大提高,同时提升了西亚的整体实力;(6)西亚在亚运会比赛中暴露出的非合法化问题也较突出,如兴奋剂、雇佣军等非合法化问题的显现,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田径比赛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大多数项目的水平高于上一届,男子项目成绩提高的比例大于女子。2)与世界水平相比较,亚洲田径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3)占据奖牌榜前3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和巴林;东亚优势项目的分布面较广。4)近年来,西亚田径项目发展成绩斐然,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历届亚运会举办国的所得金牌数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法,对亚运会举办国的得金优势进行了量化,对亚运会与奥运会举办国的得金优势进行了比较,并对广州亚运会我国军团的得金优势及得金数进行估计,旨在全面了解亚运会举办国得金优势的规律与特点,为2008年后我国首次举办和参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备战和目标定位提供参考资料。结论:1)亚运会举办国在举办当届的得金实力远远高于非举办届;2)亚运会举办国优势依届而变化;3)举办国得金优势与举办国的实力呈反变关系,实力弱得金优势大,反之亦然,亚运会第一集团举办国的得金优势远远低于第二集团。4)亚运会举办国得金优势和同时期奥运会举办国得金优势没有明显差异。5)2010年广州亚运会我国军团的得金优势将为0.3693左右,得金数将为220枚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从第14届亚运会看西亚田径运动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07-209
西亚在第14届亚运会上一举夺得11枚金牌,成为本届比赛中的黑马,从而导致了亚洲田坛的实力格局变化。剖析其迅速崛起的原因将有利于我国田径运动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巩固在亚洲田坛的霸主地位。章运用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亚诸国在本届亚运会田径比赛中的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身体条件、优越的训练比赛条件、强大的经济支持以及在比赛中暴露的运动员非合法问题是其崛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在亚运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历史与战略两个角度分析了东南亚与亚运会的关系.从历史角度看:首先,亚运会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东南亚板块的努力与贡献,东南亚举办亚运会次数最多,贡献最大,亚运会的历史历程深深地打下了东南亚烙印;其次,东南亚板块竞技体育的实力尽管与东亚板块有较大差距,但终究构成亚洲体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亚运会参与率最高且较为稳定;若干项目实力不俗,在亚运会总体金牌榜上排名第二,仅次于东亚板块.从战略角度看:亚运会作为整个亚洲仅有的统一性运动体系,需要不断发展.东南亚板块应该具备自身的亚运会发展战略,这些战略可以概括为:适当举办亚运会,以实现体育和政治双重目标;继续以地区运动会为基础,促进地区竞争,增强整体竞技水平;积极支持南太平洋国家加入亚运会,促使亚运会持续、稳定和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奖牌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弱势项目和劣势项目。并对照2012年伦敦奥运会设定的比赛项目,提出我国参加下届伦敦奥运会在备战对策和参赛策略上的几点建议:①保持和稳定优势项目的夺牌强势。②挖掘弱势项目中个别小项的夺牌潜力。③抓好新设项目同一起点的竞争。④暂时放弃毫无夺牌希望的劣势项目。力争下届伦敦奥运会继续保持金牌和奖牌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伦敦奥运周期开始世界田坛的格局和中国田径实力与世界水平的差距,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归纳法对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奖牌榜的分布和前8名的成绩分析,结果表明:田径运动全面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各项目成绩提高明显,获得积分的国家达到了62个;美国巩固田坛霸主的地位,俄罗斯金牌数目显著下降,牙买加获得金牌榜第2名;北美洲、欧洲和非洲的优势项群分别为速度项群、快速力量项群和耐力项群。  相似文献   

19.
第14届亚运会田径竞赛新格局及运动实力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第14届亚运会田径决赛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了参赛国及整个亚洲竞技田径运动实力.结果表明:本届比赛奖牌、得分成分流态势,亚洲田坛竞争格局并不均衡,呈鲜明的4类集团等级(金字塔)结构特征.以世界田径水平来衡量,亚洲女子成绩表现优于男子,径赛项目稳中有升,田赛项目呈衰退趋向.此外,还对亚洲田径项目优势类别进行了划分,并就其近期发展战略目标作以客观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索契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勇夺3枚金牌、4枚银牌和2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13位,在亚洲各国家和地区代表队中居领先地位。在3枚金牌中,有2枚来自短道速滑,在再创成绩新高的同时也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演绎推理法,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短道速滑项目的基本特征、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旨在为短道速滑项目的全面普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