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次,某幼儿园阿姨对她所教的中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病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衣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  相似文献   

2.
《光明日报》曾经报道过一些幼教专家在北京所做的一项心理测试。其中有一道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幼儿园的孩子们半天都没有回答。于是老师点名让每个孩子回答。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会生病的,我妈妈还得花钱给我看病。”第二个孩子说:“我妈妈不让,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的滥用1.教育盲点:人性的丢失现实中的教育往往使人触目惊心,活生生的案例会让人看不到教育本应具有的光环。一次,幼教专家到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一位老师实  相似文献   

4.
据<光明日报>载:北京的幼教专家到北京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  相似文献   

5.
据<光明日报>载:北京的幼教专家到北京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  相似文献   

6.
润物细无声     
"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们愿意把自己的外套借给她穿吗?"这是有关专家在进行一项相关心理测验时向幼儿提出的一个问题,当时,半天都没一个孩子说话,班上的教师只好点名让孩子回答。第一个孩子说:"病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会生病的,我妈妈就得花钱了。"第二个孩子说:"我妈妈不让的,我妈妈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说会弄脏的,第四个孩子则说会弄丢的……经统计,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各种理由,拒绝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穿。在场的一  相似文献   

7.
一天中午,轮到我去检查午自修。刚到教室门口,一位女生就哭着向我告状:沈梦萧把她的作文书撕了。又是沈梦萧!我强压怒火,低声说:“沈梦萧你过来,你为什么要撕她的作文书?”沈梦萧慢吞吞地走到我跟前,阴着脸说:“她为什么不借给我看?”“什么?不借给你看,你就可以撕她的书?”我火了,哪有这样的孩子?我更加严厉地对他说:“这本书给你,要  相似文献   

8.
不借给你     
在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吸着流出来的鼻涕。站在他对面的一位阿姨实在受不了了.她温柔地问道:“孩子,你有手绢吗?” “有又怎么样?”小男孩生气地说道.“我不借给你!”不借给你@落焰~~  相似文献   

9.
成人在着意培养孩子宽厚大方这种品质时,教育的方法应该慎重。既不能生硬地强迫孩子拿出心爱的东西与别的孩子分享;又不能脱离其认知水平空洞地说教;更不能因为孩子不愿与别人分享玩具而打骂孩子或没收玩具,那只能激起孩子对别人的憎恨。要达到教育的目的,最好的方法是启发和引导。一、用商量的口吻解决孩子间因抢玩具或其他物品而发生的争执。妮莎因吉森没有借给她玩具就打吉森。母亲问妮莎:“你认为打了吉森他就会把玩具借给你吗?”妮莎回答:“不。”母亲又说:“吉森玩好后你再向他借,他肯定会借给你的。吉森,你愿意得到一声谢谢吗?”吉森爽快地点点头:“当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2006,(6):36-37
美术课上小语带来了一盒崭新的水彩笔,恰好同桌的挺挺忘了带,希望能借来一用。看到此情景,我温和地对小语说:“同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愿意分享的孩子才是最棒的!”不知道是慑于教师的“威严”,还是我的“语重心长”感染了她,小语嘀咕了一句:“他总是这样。”然后很快就把水彩笔借给了挺挺。我表扬了小语,并教育其他孩子向她学习。  相似文献   

11.
“服装店”     
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玩得很带劲,我发现有许多孩子头上有汗,我示意他们脱衣服。许多小朋友脱下衣服,往我手里一塞,就跑开了。我一边抱着衣服往活动室里走,一边吆喝道:“这么多的衣服,我要去卖掉它们了!”小朋友们一个个一边伸手拿衣服,一边说:“我卖一件!”“我也卖一件!”显然,他们把“买”“卖”混淆了。我说:“好呀,可是衣服乱七八糟的,谁要?”“不要,不要!”孩子们都摆摆手说。“请你们把衣服加工整理好,再送到‘服装店’来,我卖给你们!”孩子们一个个拿回自  相似文献   

12.
头一 :热闹的商场玩具柜前 ,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哭闹着赖着不肯走 ,非要父母买其中的一样玩具。年轻的妈妈连连劝说 :“我们家已经有许多这样的玩具了”。孩子说:“不 ,不 ,我就要买。”镜头二 :一个个孩子被家长接出了幼儿园 ,霎时园内的小贩笑眯了眼 ,在孩子们“我要吃这个”、“我要吃那个”、“我也要……”的叫声中 ,家长们纷纷掏钱……镜头三 :一孩子指着自己衣服的商标神气活现地“教育”同伴 :“我这件衣服是名牌的 ,你有吗?我还要爸爸妈妈给我买名牌鞋呢!”同伴不禁黯然无语。……类似的镜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见。有资…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班这座开着60朵花的大花园中,有一朵奇葩,开得无比灿烂,她就是我班的幽默之终极大师. 这位大师姓王,是我们班最矮的女生,一米五不到.别看她长得矮,但她那小小的身躯中蕴涵着无穷的力量. 她从不承认自己矮,最经典的一句话是:“我蹲下来才一米八!”有一回天气突然变冷,我把自己170码的外套借给她,她却装作一脸不乐意:“这么小的衣服我怎么穿得下呢,去拿件大点的!”穿上衣服后,她还不忘甩着那长出一大截的袖子,夸张地感叹道:“唉,太短了!”  相似文献   

14.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孩子的朋友。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呢?在实习中我有如下体会: 首先,要主动接近孩子,关心每一个孩子,了解他的一些微小的需求。当孩子午睡起来,你帮他扣一颗他自己扣不上的钮扣;当她摆弄着纱巾时,你替她系个漂亮的蝴蝶结……热心真诚地为每个幼儿服务,渐渐地孩子就会对你产生亲近的念头,并乐意与你交往。其次,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熟悉他们的情况。幼儿常常喜欢对你说:“我家养了一只小狗。”“我舅舅结婚了。”“我这件衣服是姨妈买的,你看漂亮  相似文献   

15.
童心和童语     
一天上午,天气比较冷。张丽小朋友穿了一条新裙子上幼儿园,她的奶奶要她再穿一件外套,可她怎么也不肯。我说:“快把衣服穿上!”可她还是不愿意。我想,她一定非常喜欢这条裙子,想让我也看看。于是,我就走到她跟前说:“哟,张丽的裙子真漂亮,还绣上了小鸭子呢,快把衣服穿上吧,不然小鸭子要感冒的。”我刚说完,她立刻穿上了外衣,还用小手紧紧地捂住小鸭子,生  相似文献   

16.
一举多得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头上直冒汗,示意他们脱衣服,息一下。没有想到好多小朋友都脱下衣服,往我的手里塞。我抱了一大堆衣服,一边往活动室里走去,一边对他们说:“这么多衣服,我要去卖掉它了。”小朋友们也一个个伸手说:“我卖一件”、“我也卖一件”……显然,他们把“买”字念成了“卖”,“卖”“买”不分。我灵机一动说:“好呀,就卖给你们。可是这么乱七八糟的衣服。谁要呀?”“不要!”孩子们都摆摆手。我说:“你们先把衣服加工整理好,再送到服装店里来,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2006,(2):37-37
美术课上小语带来了一盒崭新的水彩笔,恰好同桌的挺挺忘了带,希望能借来一用。看到此情景,我温和地对小语说:“同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愿意分享的磁子才是最棒的!”不知道是慑于教师的“威严”,还是我的“语重心长“感染了她,小语嘀咕了一句:“他总是这样。”然后很快就把水彩笔借给了挺挺;我表扬了小语,井教育其他孩子向她学习。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活泼的、文静的、调皮的、稳重的……望着他们总有一种“似曾相识雁归来”的喜悦.然而就在他们中,有一个身影总是茕茕孑立.她自我封闭,很少与同学们交往,在她脸上满是12岁孩子不该有的忧郁.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个经历特殊的孩子,需要我倾注更多的爱.通过课下谈心,我了解到由于家庭关系不和睦,使得一个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子过早地“成熟”了.她很钟爱这一句话:“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人都不应该绝望.”这句话出自我借给她的一本诗集中.自从她阅读之后,我就经常在她的作业中读到这句话.从中不难看出她是多么孤独、无助.这是个有思想的孩子,只有触动她的内心世界,才能点燃她心中希望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金华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女儿14岁,近来老说某某同学的衣服很漂亮,某某同学的裙子很时尚。还说我给她买的衣服“太土了,太过时了,难看”。我告诉她:“别跟人家比穿戴,你要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学习成绩。”女儿不高兴了:“学习和穿戴是两码事,再说,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差。以后穿什么你让我自己选择。”其实,我也不是买不起孩子的漂亮衣服,但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以吗?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的活动课上,我让孩子们讲讲他们的妈妈。孩子们活跃得有如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讲开了。有的说:“妈妈很关心我,每天早上帮我做早餐。”有的说:“妈妈要做很多事,很辛苦。”还有的骄傲地告诉我:“妈妈常常帮我买好看的衣服!”我注意到班上那个留级的小女孩一直没吭声,也没举手。我走过去,对她说:“你也跟大家说说吧。”小女孩怯生生地说:“我妈妈嫁了。”我被这不着边的话逗得笑了起来,其他孩子也跟着笑了。这时,一个叫小婷的女孩子站了起来,说:“老师,您别笑了。她说的是真的,她妈妈早就走了。”接着她又转身对其他孩子说:“你们也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