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聘任制作为高校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正在各高校普遍推行,其核心是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由于现行法律对教师聘用合同的性质没有作出清晰的界定,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教师聘用合同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认为,聘用合同中教师的地位是劳动者,聘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教师聘用合同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力 《高教探索》2008,(1):119-124
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的聘用合同是一个新鲜事物,伴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聘用制度也会逐渐完善。完善聘用制的最关键因素在于使制度本身成为一个有法可依的制度,现阶段高校与教师之间关于聘用制的争议主要来自聘用合同的解除权。在此,通过对聘用合同的性质研究,提出对高校教师的聘用合同中解除权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3.
聘用合同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必然趋势,是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深化和延伸。本文简要分析了聘用合同管理在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中的重要意义,对聘用合同管理的内容和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加强聘用合同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聘任制的实质而言,实际上意味着是一种合同制度,聘用制度是以法律形式规范聘用关系的一种新型制度。其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部分往往就是合同的解除,尤其是教师对聘用合同的解除。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等学校聘任教师,都需要签定聘用合同,而且高校为了方便和其他一些考虑,合同都是一种格式合同。在大多数高校的聘用合同样本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往往都是规定学校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而对教师在何种情况下解除合同一般则不予写明,要么笼统的写一句“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可以解除合同”。  相似文献   

5.
聘用合同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必然趋势,是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深化和延伸。本文简要分析了聘用合同管理在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中的重要意义,对聘用合同管理的内容和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加强聘用合同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聘用合同中服务期违约的实质是教师流出与高校反流出的权利与权力博弈。约定服务期义务及违约责任的高校聘用合同具有极强的自治性,其性质应为兼具民事合同属性的特殊劳动合同。在理念上遵循“平衡协调”的高校聘用关系调整观,最大限度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合致。采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优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补充适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参照适用的多重调整维度,以公平原则为利益衡量工具,对高校聘用合同中服务期违约行为、责任承担方式及责任限度予以重新厘定,旨在实现教师生存利益与高校期待利益间的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教师聘任合同管理的几种形式、高校教师聘用与相关合同存在的问题、教师聘任期间合同管理问题分析、教师聘任合同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指出,高校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后,高校必须围绕聘用合同展开管理工作.教师必须按照聘任合同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合同管理“成为人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学校对个人履行职责的考核、奖惩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必须以合同的约定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岗位聘用合同管理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双重属性。正因如此,合同管理在实践中表现出了诸多失衡现象。本文就完善高校教师岗位聘用合同管理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聘任制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聘用合同纠纷增多,纠纷法律适用的关键在于合同性质的认定。在对几类相近合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分聘用合同与行政合同的三个区分度递进的标准——抽象合同内容、主体适格和签约履约,阐述了聘用合同与雇佣合同产生的时代背景、立法思想、基本特征、法域归属以及法律适用的区别,明确主张聘用合同具有劳动合同的本质特征,并从聘用合同劳动合同化的现实基础、合同理论、合同立法和历史必然等方面,提供了立法、理论与实践的根据。  相似文献   

10.
公立高校教师聘用合同法律性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聘用合同的归属与聘用合同的法律性质是既相关又不能等同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合同当事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内容,以及合同所适用的法律规范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以此为出发点,公立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的法律性质是调整公立高校与教师之间人事关系的合同.就“归属”而言,其具有劳动合同和行政合同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1.
<正>教师聘用合同的期限是教师聘用合同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教师聘用合同按期限可分为:试用期合同、有固定期限的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有固定  相似文献   

12.
法定解除教师聘用合同程序的规范是确保减少聘用合同纠纷的有力屏障,是制约权力的一种重要机制,它能减少立法者滥用权力,以提高法的公正性。不管是预告解除、即时解除、任意解除还是其他解除,学校法定解除教师聘用合同与教师法定解除聘用合同的程序都有所不同。这些解除程序适用于签订了固定期限教师聘用合同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具有各种身份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陈立志  王黎  彭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1):110-113,12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高校教师任用制度已由传统的任命制、委任制转为现代的聘任制、聘用制。教师聘任、聘用合同究竟是属于行政合同还是劳动合同,由于立法并未给予明确规定,使高校"人事关系"面临法律性质的困境。因此,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劳动用工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形势下,重新审视教师的身份,准确地界定高校教师在聘用关系中的法律地位已成为顺利推行教师聘用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严密、合理、具体地设定公立学校解除教师聘用合同的条件是学校推行聘用制的关键所在.教师聘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设定公立学校解除聘用合同的条件应遵循<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精神,还应体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公立学校法定解除聘用合同包括即时解除、试用期内的任意解除、预告解除和学校裁减人员等四种情形,对四种不同的情形应设定不同的法定解除条件,而设定的一些条件应适用于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及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等所有类型的教师聘用合同.  相似文献   

15.
从契约理论的视角论研究型大学教师岗位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与科研是研究型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但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国内研究型大学中普遍存在,国外经验是通过教师岗位聘用合同加以协调。本文阐述了契约的本质以及国外研究型大学教师岗位聘用合同管理的做法,并详细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身份管理的困惑以及教学与科研矛盾处理的困难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聘用合同来变革教师岗位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务聘任制下的聘用合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聘用合同管理在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中的重要意义,对聘用合同管理的内容和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加强聘用合同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教师聘用合同解除概念的使用存在混同使用和不当搭配使用的问题。除名是企业享有的一项权利,对违反学校规定的教师,学校可以解聘,也可以辞退,但不能除名。辞退属于事业单位拥有的自主权和管理权,它解除的是一般劳动关系。解聘是事业单位享有的合同权,它解除的是聘用合同关系;聘用合同的解除是解聘和辞聘的上位概念,解聘和辞聘是聘用合同解除的下位概念;落聘侧重于岗位的失去,解聘重在合同关系的消灭。落聘者在落聘之后,仍然是事业单位的在编成员,仍然与事业单位存在非聘用的劳动关系,仍然领取事业单位的工资,而解聘则不然。  相似文献   

18.
高校人才无序流动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围绕高校人才聘用合同问题,从合同的不诚信、霸王条款、合同违约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对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障碍的分析,从两方面指出了高校人才聘用合同适用法律存在的缺陷问题:一是我国人才管理法律体系的冲突明显,地方性法规不协调;二是相关法律缺乏对人才不平等、不公平竞争的禁止性规定。在此基础上,软硬结合,从诚信意识培养、用人机制改革、建立合同纠纷防范机制、实行人才信用公示通报制度、规范聘用合同、杜绝霸王条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高校人才聘用合同纠纷的具体措施,并呼吁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才资源法》和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相似文献   

19.
依法对学校不得法定解除教师聘用合同的条件加以设定,对限制学校随意解除聘用合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大有裨益。教师聘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设定学校不得解除合同的条件时应体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此,教师有疑似职业病、患职业病、患严重疾病、因工负伤、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女教师在"三期"内、距退休年龄不足五年、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尚未做出结论八种情形之一的,学校不得基于无过错解除或经济性裁员而行使法定的预告解除权。学校因教师的主观过错而解除聘用合同的,不受上述所有情形的约束。  相似文献   

20.
中美高校教师聘任合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以个体的身份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签订教师聘任合同,从理论上讲是一种劳动合同,合同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然而,我国现行高校教师聘任实践中普遍实行的实际上是教师职务岗位聘任协议。针对我国目前高校教师聘任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归结,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美国教师聘任合同的特点进行归纳,以此为借鉴,提出将教师个人聘用合同与教师集体合同相结合、充分发挥工会在聘任合同中的监督职能、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