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晓晔  朱侠 《传媒》2001,(12):36-39
编者按: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界一批具有高学历的人员相继走进了发行部.他们的到来,给出版社发行部门输入了新鲜血液,吹进了一种全新的气息,出版社的发行改革由此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们将这批人叫做出版界的发行"新生代".将近6年过去了,他们已经做了些什么?正在做什么?将来打算做什么?带着这些业界人士关心的问题,记者最近对刘晓东、刘国辉、于殿利三位"新生代"人士进行了一次访谈,交谈的结果给人留下的最强烈的印象是:发行"新生代"已经走向了成熟.  相似文献   

2.
我国2/3以上的大学出版社规模很小,很多大学出版社的销售收入还在5000万元以下.加强图书市场营销力度,扩大本版图书发行量,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发挥出版资源优势,将前端编辑环节的"计划性"与后端销售环节的"市场性"衔接起来,就成为每一个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编辑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最早成立大学出版部的霍普金斯大学把出版部与研究室、图书馆同称为大学的"第三势力",提出了"要普及知识,要普及地既深且广"的口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对花样迭出的"贺岁片"电影、"新春音乐会"已不再陌生,细心的人会发现,2001年春节文化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玩意儿--贺岁书.其中较有影响的,像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在家贺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年夜饭>,中国邮电出版社和童趣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新世纪儿童大礼包>等,分别是针对不同层次读者的贺岁书.看来,图书出版也开始搭乘贺岁便车,盯上了节假日市场.那么,"贺岁书"现象的出现,对出版界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通过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有关文件精神,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出版社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关键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找准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像石油大学出版社这样地域偏僻、行业特殊的出版社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的浪潮正在改变着财富的分配分式,"以知识为本钱,迅速暴富"的梦想时刻在考验着以知识为服务基础的期刊社的精英.第十一届全国书市期间,笔者有幸与全国诸多的面向市场的期刊社老总面晤,他们普遍对社里顶级精英、后备人才的"大雁南飞"、"弃刊奔网"现象忧心忡忡.这无疑给新时期期刊社的队伍建设,特别是对拔尖人才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认为留人、管人在新时期都必须注入新的理念,即:千变万变,千难万难,都"万变不离其宗"、"解开心中千千结就不难",只要顺应时代需求,提早把握好以"知"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对应,就能够"任尔东南西北风,我之工作占主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文创市场潜力巨大,多数地方出版社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域文化优势纷纷涉足文创领域.然而,由于产品设计和运营环节存在不足,多数地方出版社的文创业务未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地方出版社要善于谋划,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推广渠道,在产品设计和经营环节下功夫,把准方向,推动"出版+文创"的融合,真正实现从"小出版"迈向"大文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者"型编辑,提高高校教材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培养目标由单一的"精英教育"向多元的"素质教育"转变,办学体制由垄断的国家办学向"官办、民办"并举改变,办学模式由纯粹的"综合型"向多种类型扩展,教学手段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函授、自考、远程"多形式发展,带来了生机盎然的又一个高等教育的春天,也带来了一个高校教材出版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9.
随着自办发行意识的深入人心,发行部在出版社的重要位置已毋庸置疑.这在不少出版社对发行部人力、物力的巨大投资上可见一斑."发行"有其这样的字面意义:"发"即发书;"行"即行不行,即发了书后行不行.具体而言,行不行的考察依据有两点:一是退货行不行;二是回款行不行.如果两者都行,发行部应该不会存在大问题了.针对这样的发行理念,出版社在发行方式上有过不少尝试,而现在最普遍的发行方式正是我要提到的"业务员负责制".  相似文献   

10.
出版业的"内容为王"必须以编辑的专业素质为保障,"互联网+"时代对编辑素质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对"互联网+"时代编辑素质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对高校出版社编辑工作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础素质、技术类素质、市场类素质和保障类素质四方面的高校出版社编辑素质体系,以期使编辑成为掌握专业出版知识、具有互联网思维、会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的"应用复合型"出版人才.  相似文献   

11.
赵刚 《出版广角》2021,(2):39-41
作为区域经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出版社积极探索"走出去"之路,不仅能开发新增量,提升自身经济效益,还能履行"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助力中华文化多维度国际传播.面对现阶段及未来出版业"走出去"的竞争局面,地方出版社需在做好传统内容产品和推广渠道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多元产品,构建品牌运营路径,进一步增强实力、活力,在服务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助力自身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科专业图书"核心出版社"采购模式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应当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出发,运用频次分析法、百分比法测定高校各学科专业的"核心出版社",构建以招标为主导的"核心出版社"采购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中写进了党章,上升为全党的意志,成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从理论上说,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实践上说,是我们党8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从地位和作用上说,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4.
在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许多大中型出版社面对在计划经济时期留下来的固有销售渠道,都普遍遇到了"销售与回款两难"的问题."在途商品"的账面数字对出版社来说也越来越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普遍采用的寄销这种营销方式在为出版社的图书铺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销售等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连带暴露出了它的一些负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文献利用率和读者影响力角度,综合读者借阅、专家推荐与评价和历史采购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实用性强、便于操作的"核心出版社"测定模型,为提高文献采访质量和效率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手机作为一项新兴媒介进入到出版产业,手机小说、手机报、手机杂志这些新型数字出版物方兴未艾,随着2009年3G正式发放牌照,凭借3G手机的高效传输技术,为手机出版更是增添了新的活力,手机才真正发挥其"第五媒体"的特性。3G的进入,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传统出版社进入手机出版这一产业的门槛降低。本文旨在为其进入该产业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出版社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出版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版高等学校教学需要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工具书及其他教学用书,推动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高等学校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覃凡 《出版科学》2018,26(1):76-81
为了解大学出版社"两微一端"平台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调查分析88家大学出版社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的基本数据.结果发现:大学出版社"两微一端"平台运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大学出版社尚未开通"两微"账号,很多大学出版社尚未开发移动客户端.大学出版社要提高"两微一端"运营水平,实现移动化转型,应注意:避免盲目开通账号;选择合适的发布频率和时间;通过账号认证;根据出版社的使用定位选择合适的公众号类型;结合出版社的资源开发特色App.  相似文献   

19.
一、注重图书策划,优化"三农"选题 <人民日报>曾经报道:为农村出书,帮农民致富,重庆市"两元钱实用知识丛书"发行200多万册.纵观当今图书市场,卷轶浩繁,然而,多数不过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两元钱丛书"偏偏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处,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局面,何以至此?首先是市场定位妥当.此套丛书,以不增加农民读者负担、靠规模赢利为指导思想,在书价普遍提高的图书市场,反其道而行之,坚持"一书一题,每册图书不超过两个印张,定价不超过两元钱",从而在图书供给与广大农民读者普遍较低的经济承受力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相似文献   

20.
时下,最时兴的一个词,叫"与时俱进".除了字面的意义之外,应该还有一层,那就是要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我们出版社内部实施十几年至今的选题管理制度,也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