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火勃]是我国明代闽中著名藏书家,他以一介布衣,毕生致力于藏书事业,访书、购书、抄书、补书、刻书、藏书达七万余券。他精于校勘,批评“书不雠校”现象;善作题跋;重视书目编撰;主张“传布为藏”,反对“秘惜为藏”观念。徐[火勃]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明末著名的私人藏书家祁承牒的生平,重点考述了他在明末浙江绍兴著名的藏书楼—澹生堂藏书的藏书历程和辉煌业绩,使我们在感慨古代藏书“聚之艰,散之易”的同时,更为祁承牒为古代典籍的保存与传播而“苦苦以求”的执著所感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相似文献   

3.
浅论明朝中期私人藏书家丰坊及其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坊是明朝中期著名的藏书家和书法家。丰氏藏书数万卷,建有万卷楼。他的藏书来源主要包括世代相传、购求、造伪等三个方面,而尤以“造作伪书充实所藏”为主要特色。丰坊晚年因对万卷楼管理不善,大量藏书被人偷盗,加之遭遇火灾,最后将所剩书籍售予范钦,转而成为范钦“天一阁”藏书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北大图书馆的马氏特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马氏特藏书,是指已故著名小说戏曲收藏家马廉的旧藏。马廉(1893—1935),字隅卿,浙江鄞县人。其逝世前任北大教授,讲授中国小说史。他的藏书于他逝后两年售给北京大学图书馆。当时馆称这批书为“马氏文库”。马氏藏书堂号为“不登大雅之堂”,或“不登大雅文库”,后因收得明刻本《三遂平妖传》又称“平妖堂”。总计马氏书928种,5386册。其中小说372种.戏曲364种,还有一部分笑话、谜语等其它文学类书籍。藏书中善本书计188种,占藏书总量的百分之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李调元的“万卷楼”藏书始末、藏书类型和藏管理,以及利用藏书著书立说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藏书家程晋芳出生于淮安,他的藏书楼坐落在今淮安河下镇“太史令巷”,平生藏书六万册,有三万多册是在淮安家乡蒐集的。论文简述了程晋芳的藏书历程,并辨析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借书园及《借书园藏书目》 借书园又名“藉书园”,藉,就是借。周永年一生都与书籍打交道,所购所藏的图书达到10万卷,可以说是山东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大家。他作《儒藏说》,倡言纂修《儒藏》,希望古人的著述能世代相传,永不散失,也希望天下的读书人不再为借书难所困扰。他不仅首先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实践,于是约曲阜的《说文解字》大家桂馥—起买田建“借书园”。他们把自己的藏书,放在借书园,就像今天的公共图书馆,读书人可以在此读书、借书和抄书。周永年的举动让世代读书人感念不已。因此,著名目录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王绍曾先生认为借书园“实为18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之滥觞”。  相似文献   

8.
胡应麟是明朝中后期的著名学者。他酷爱藏书,以一介布衣散尽家财,通过多种途径收藏图书,其聚书达4万余册。为妥善保管图书,他还专门建立藏书室。胡应麟认为藏书当以“用”为目的,他本人也身体力行,用功甚勤,为一著述型藏书家,一生笔耕不辍,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04,(12):43-44
近日,荆门市档案局局长关明成同志荣获荆门日报社、荆门市新闻出版局、荆门市新华书店等单位授予的“十佳通讯员”和“十佳藏书户”荣誉称号,这是市有关部门对他长期以来买书、藏书、读书、写书,与书为伴,笔耕不辍精神的高度评价,也是他第二次荣获荆门市“十佳藏书户”称号。几十年来,关明成同志以藏书为乐,已藏书达5000余册,以历史类、旅游类和各类工具书为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近代著名藏书家张元济的藏书类型、访书途径、藏书用途、藏书归途等方面作了述,并分析了他的藏书、访书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清代泉州著名藏书家不下二三十家,龚显曾就是其中之一。他毕生致力于藏书事业,购书、抄书、刻书,藏书达7万余卷。龚显曾与他的"薇花吟馆"藏书及"诵芬堂"刻书在福建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私人藏书由来已久,但藏书风气之盛,莫过于明清。到清代后期,藏书高度集中,相继出现了几个著名的藏书楼,那就是山东聊城杨以增的“海源阁”、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这几家,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聊  相似文献   

13.
方功惠是清代晚期著名的藏书家,而对方功惠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藏书和刻书,对于他的藏书特点以及他成为一代大藏书家的原因却鲜有探讨,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方功惠的藏书思想以及方氏藏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龚植,泉州人,为藏书家龚显曾第四子,是著名菽庄吟社的吟侣,姐姐龚云环是板桥林家林尔嘉的原配夫人。他于1896年迁居厦门鼓浪屿,曾拥有七万卷藏书。藏书、篆刻、诗书画是他人生乐事。后来由于家道中落,"兵火虫蚀"等原因,藏书散失殆尽。文章分析了龚植藏书的源流及与其父藏书一脉相承的藏书特色。  相似文献   

15.
金毓黻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著名的东北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中国东北史与东北文献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侧重东北史学研究,著述繁富。吴廷燮曾评价他“中夏言东北战实者莫之或先”,于右任曾誉其为“辽东文人之冠”。金毓黻生前曾藏有大量书籍,这些书籍基本为义史类图书,且与其一生之学术研究密切相关。通过对其耗费一生所著之《静晤室日记》中有关藏书内容的梳理,可以反映出其藏书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6.
南宋著名藏书家、诗人尤袤嗜书成癖,他广收博采,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并“汇而目之”编成《遂初堂书目》。友人陆游曾光临其藏书室写下《遂初堂诗》,盛赞其藏书之富:“异书名刻堆满屋,欠伸欲起遭书围。” 尤袤读书更是如饥似渴,每日公退便闭门谢客,躲进书房专心攻读。他曾谈自己的读书体会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遂初堂书目序》)这段话成为文人嗜书的格言。清人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中感叹此事,写下“饥当肉兮寒当裘,足消孤寂遣幽忧”的诗句。清末民初的藏书家章钰曾以此为座右铭,将自己的书斋名为“四当斋”。  相似文献   

17.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时期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是著名的藏书家。黄宗羲的续钞堂藏书对他完成五十余种学术撰著,和一千多卷宋、元、明文史资料的选编,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惜他的藏书在身后不久均已散佚,他的一些  相似文献   

18.
钱曾以“善读为善藏”为藏书理念,提倡善藏书者首先必须善读书。而所谓“善读”,又惟有“好古”、“敏求”方能达之。这一思想既是他求真务实、不懈奋斗的表现,又是他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情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19.
孙星衍(175-1818),字伯渊,一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市)人,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小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和考据专家。孙星衍性喜藏书,一生拥有藏书三千余种,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之一;他又为自己的藏书编写了三部影响深远的书目——《孙氏相堂书目》、怦津馆鉴藏书籍记》和《廉石居藏书记》。因此,孙星衍作为一个较为典型的乾嘉学者,其藏书思想及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透射出乾嘉时代的社会风尚,对我们研究清中叶藏书的兴盛及目录版本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孙星衍对书籍的喜爱是受他的父亲孙书屏的影响。他在《孙氏调堂书…  相似文献   

20.
周永年藏书理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年是18世纪中国藏书事业的先驱人物。论文通过对“儒藏说”和“借书园”的研究,剖析了他的藏书理想.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